碘油联合三丙烯微球在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中的应用效果
2020-12-31佟
佟
作者单位:123000 辽宁 阜新,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阜新矿总医院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患者数量较多的国家之一,其中部分患者由于治疗不及时或不规范,最终不可避免地进展为肝炎后肝硬化[1]。门脉高压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在长期门脉高压状态下,患者可进一步出现代偿性脾功能亢进(脾亢)。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也是人体血液的“过滤器”,正常情况下衰老的血细胞会被脾脏选择性清除。而在脾功能亢进状态下,血细胞破坏过度,导致免疫功能受损[2]。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ES)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脾亢的微创手段之一,具有创伤小、耐受性佳和并发症少等优点[3]。然而,对于选择何种栓塞剂目前仍存争议。近年来,我们以碘油联合三丙烯微球作为栓塞剂,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脾亢的成年患者100例,诊断参照《肝硬化诊治指南》[4]。入组患者均对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查。纳入标准:年龄≥40岁;脾亢因肝硬化所致门脉高压症;具备外科手术治疗指征;无微创治疗栓塞剂或类似药物过敏史。排除标准:脾脏血管先天畸形;预期生存期<6个月;合并大量腹腔积液、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大出血;无意愿接受手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各项基础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以右侧股动脉作为穿刺点。首先,以Seldinger技术行股动脉插管,插入位置至腹腔干后进行造影,明确脾脏血管情况后插管至脾动脉开口;再次进行造影,然后以超微导管超选择插管插入脾动脉分支或胰背动脉,注入栓塞剂。观察组先后按顺序以碘油10 m L和三丙烯微球2 mL进行栓塞。对照组以0.2~0.5 mm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两组栓塞面积均约为80%。术后常规压迫止血,右下肢禁止屈曲1 d[5]。
1.3 评价方法 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后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和血小板(PLT)变化情况。并对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
1.4 统计分析 采用SAS 9.0版本软件对本研究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非重复测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重复测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PES后血液成分变化情况 两组经治疗后,W B C、R B C、H B、P L T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各血液成分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对照组术后3个月维持在较高水平,而术后6个月出现下降趋势;两组各指标变化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P E S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两组治疗后,发热持续时间、腹痛持续时间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3 讨论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都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发病人数较多的国家,每年都会因乙肝防控占用较多的医疗资源。然而,由于我国地区之间医疗水平差距较大,加之患者就诊依从性较差,因此,部分患者得不到规范诊治[6]。在长期慢性炎症和病理性修复作用下,肝细胞外基质,如胶原、糖蛋白和蛋白多糖等弥漫性过度沉积,肝脏逐渐出现纤维化;继之肝小叶结构出现紊乱,进一步形成假小叶和结节,最终进展为肝硬化[7]。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
表2 对照组和观察组PES后血液成分动态变化过程
表3 对照组和观察组PES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在长期肝硬化作用下,门脉系统血流出现淤滞,内部压力逐渐增高,首先导致脾脏充血性肿大。脾脏肿大将导致吞噬细胞系统亢进,外周血细胞数量减少,即代偿性脾亢[8]。目前,对于严重脾亢的患者,单纯行脾切除术效果较为确切,然而脾脏切除后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并且脾脏天然的血液过滤功能也一并丧失,因此,临床上逐渐尝试将介入治疗引入脾脏手术中,以P E S代替完全手术切除,这样可以保留少部分脾脏功能。长期以来,明胶海绵颗粒一直都是较为安全的栓塞剂之一,然而,由于明胶海绵具有吸收性,因此,栓塞效果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9]。因此,我们开展本项研究,探讨将碘油和三丙烯微球作为栓塞剂进行PES的可行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经治疗后,W B C、R B C、H B、P L T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各血液成分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对照组术后3个月维持在较高水平,而术后6个月出现下降趋势。这说明,在PES术后的前3个月,无论是明胶海绵颗粒还是碘油和三丙烯微球,均能获得满意的栓塞效果,由于脾亢得到有效抑制,而使外周血各成分逐渐增加。然而在栓塞3个月后,由于明胶海绵颗粒被人体吸收,栓塞效果逐渐降低;反观三丙烯微球由于不能被人体吸收,可长期存在于栓塞血管内。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以三丙烯微球栓塞前先以碘油进行栓塞,这主要是由于碘油可排出脾窦内血液,从而降低感染发生的风险,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10]。
综上所述,我们推荐以碘油和三丙烯微球代替传统的明胶海绵颗粒作为P E S的栓塞剂,以期获得更为持久的栓塞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