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性体能训练干预对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质水平影响探析

2020-12-31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中长跑参与者体能训练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三门峡 472000)

引言

传统高职院校体能课教学环境下,学生没有很好的参与积极性,导致学生体质不断下降。通过功能性体能训练与传统体能课程融合,主动干预学生体质,激发出学生参加热情,培养学生主动体能训练意识,逐渐提升大学生体质水平。

1、功能性体能训练

1.1、基本定义

功能性体能训练理念起源于美国,基于医学一种特殊的康复方式演变而来,在医学康复时理疗师会指导患者开展相关动作的练习,以达到患者肌肉恢复的效果,可以帮助患者快速恢复体质健康。

相关医学专家、教育专家、体育专家对其进行深入跨界研究,使得该训练方式逐渐进入到日常体能训练当中,以提升参与者的整体身体素质。美国部分学者对功能性体能训练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参与功能性体能训练的人员,明显身体体质较好,同时经常参与功能性体能训练的人员,身体柔韧性、肌肉爆发力、身体协调性明显高于普通人,由此可见,功能性体能训练方式具有非常巨大的实践潜能,可以在教育领域进行合理推广应用。

1.2、训练价值

通过对功能性体能训练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可知,该项训练的开展可以使得参与者的体质专项能力得到有效增强,如参与者的肌肉群、神经细胞系统、肌肉控制系统等都得到有效提升,增强了参与者体质健康。

部分学者对其体能训练进行研究得出,该体能训练活动仅是区别与常规体能训练的一种特殊训练方式。在功能性体能训练时,针对人体的生命细胞结构设计科学严谨的体能训练方式,通过特殊的配套技术动作,快速唤醒人体的肌肉记忆,使得人体大脑处于兴奋状态。

基于众多学者对功能性体能训练研究可知,该项体能训练在大学生体能课开展中发挥出了突出作用,该体能训练方式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一体化的体训方案,同时结合大学生体质给予相关体能锻炼指导,逐渐激发出大学生身体潜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体质健康,保证大学生拥有强健的身体与完整的体魄。

在大学生参与功能性体能训练时,可以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快速激活身体的肌肉技能,唤醒以往肌肉记忆,使得各部分肌肉可以共同参与到体育运动项目中,实现功能性体能训练目标。基于该体能训练思想分析可知,训练的目标并不是唤醒参与者的肌肉记忆,而是通过体能训练强化肌肉机能之间的相互配合,增强参与者的身体素质。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对大学生体质,开展功能性体能训练干预时,重点需要关注参与者体能训练的整体性与平衡性,使得参与者可以意识到自身体质的不足,并对其进行强化提升。随着参与者功能性体能训练的进行,参与者的肌肉细胞、大脑控制神经、机体行动可以表现出协同效应,即确保参与者的肌肉爆发力、肌肉耐力、反应速率得到有效提升。大学生通过参与该项体能训练,可以不断改变自身体质、强化身体素质。

2、功能性体能训练干预下大学生体质水平变化探讨

2.1、功能性训练技术

(1)热身活动。

功能性体能训练开展时热身活动非常关键,通过热身活动可以激活神经系统,可以主动避免身体运动时出现不必要的技能损伤。功能性热身活动与常规的运动损伤预防活动具有一定差异,因为通过热身活动对神经系统的激活,可以快速增强神经系统的兴奋状态,保障个体的机体可以处于快速伸缩复合状态下,提高了个体机体的动态稳定性与可靠性。

在热身活动开展下,学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状态,提升神经—肌肉之间的传导速度,保障学生快速进入体能训练状态。而传统的热身主要是开展技术动作,并没有对神经系统与肌肉激活工作起到一定重视,给学生后续体能训练造成潜在影响。为避免学生在体能训练过程中出现机体受伤问题,必须在热身阶段开展功能性体能训练热身活动,确保学生的身体机能可以全面、深层次、全方位激活。

一般的功能性体能训练热活动主要有以下方式,原地高抬腿、前后快速短跳、左右快速短跳、原地快速转动髋关节等。学生根据后续的体能训练内容,可以针对性选择相关热身活动方式,确保自己后续功能性体能训练的整体效果与质量。

(2)快速伸缩练习。

快速伸缩练习起源自欧洲,主要以跳跃性动作训练为主,后传入美国经过一位体育教练进行优化,形成了系统性体能训练。通过快速伸缩练习可以保证肌肉达到最大力量的驱动,激发出学生的体能潜力。为提升伸缩练习效果,可以利用绳梯、障碍架等辅助设备,让学生进行徒手训练,最大化激发肌肉潜能。

在快速伸缩练习时主要采取以下几种训练方式,原地开合跳、交叉前后跳跃、并脚前后跳跃、侧向并脚跳跃、正面左右跳跃、侧向换腿跳跃、正方形跳跃、六边形跳跃等。通过对快速伸缩跳跃练习归纳可知,该项体能训练主要是针对学生腿部肌肉群进行一定练习,确保学生腿部肌肉可以得到强化与提升。

(3)躯干力量练习。

躯干支柱力量型体能练习主要突出个体的核心力量,如参与者的心肺能力、肌肉协调能力、肌肉爆发力、肌肉耐力等。在核心力量训练时,不同于热身活动与跳跃练习,进行区域性机能的练习激发,而是肩部、手臂、躯干、腿部力量进行融合进行整体性训练,以实现功能性体能训练终极目标。

当参与者的躯干力量与核心能力不足时,身体机体则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下,当开展高强度体能训练时,参与者的身体将会处于扭曲状态,如中长跑时由于运动员的核心力量不足,在跑步过程在中出现身体晃动、稳定性下降等问题,直接影响到了跑步训练的效果。通过对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可知,在参与者躯干发力过程中身体机能处于对称平衡的状态下,可以保障参与者准确有效完成躯干体能训练动作。但是当参与者的躯干力量不足时,无法确保自己的身体处于平衡状态下,因此出现了身体扭曲等情况。

2.2、中长跑项目功能性体能训练干预对大学生体质水平影响分析

(1)中长跑训练特点。

中长跑训练是大学生体能训练的基础项目,属于速度耐力的体能训练,需要学生长时间、连续性的开展肌肉活动。在项目训练过程中需要保持体力的均匀分配,尽量避免能量的消耗,在跑步的过程中保持一定速度,同时在临近终点时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加速跑能力。在中长跑训练过程中,主要是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相互转化,以此为学生提供跑步消耗的能量。同时学生的体质健康直接影响到了项目训练成绩,若学生体质健康较差,则无法依照要求完成中长跑项目训练。

在中长跑训练过程中,学生主要利用肺泡对氧气进行转化,以供给跑步消耗的大量能量。在训练工作开展时,教师需要指导学生,保持深而慢的呼吸节奏,确保身体的能量转化与摄氧量可以达到均衡,以提高跑步的整体效果。在跑步工作开展过程中,学生需要利用腹部进行呼吸,以提升跑步呼吸的深度与效率,提升每次呼吸的摄氧量,避免出现摄氧不及时的问题出现。在呼吸过程中可以采取两步呼吸法,即两步呼气、两步吸气,保障中长跑所需的耐力与体力。

(2)功能性体能训练干预计划。

通过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800m与1000m跑步训练测试可知,很多大学生在中长跑训练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如跑步技术动作不规范、跑步时躯干不稳定、摆臂不科学、下肢力量较差、核心能力不足、呼吸方式不合理、体力分配不科学、无冲刺跑准备意识等。

为很好解决高职院校大学生中长跑项目训练存在的问题,教师以此设计功能性体能训练干预技术。在第一阶段主要开展基础力量训练,以提升学生的躯干力量与下肢力量,确保学生的躯干力量与下肢力量可以协同配合,提高学生的跑步稳定性;在第二阶段主要对学生的肌肉爆发力与肌肉耐力进行合理训练,以保障学生具备充足的体力与耐力完成中长跑训练。

(3)大学生体质变化。

在功能性体能训练干预计划的执行下,最后发现参与训练的大学生核心力量、柔韧性、灵活性都得到了很大提升。在训练过程中采用弹力带与绳梯引导学生进行训练,很好的激发出学生参与积极性,确保学生可以主动积极参与到体能训练计划当中,执行相关的体能训练计划内容。

学生参与训练之后进行中长跑项目,可以发现学生的跑步技术动作模式有了明显改善,其中摆臂的方式与迈步的方式出现了很大变化,训练之前很多学生都是左右摆臂或者是摆臂幅度较小,无法完成系列的跑步技术动作,训练之后学生都形成了前后摆臂的技术规范,部分学生仍旧存在技术动作问题,需要加强体能训练。

在核心力量的体能训练下,有效解决了学生跑步过程中身体晃动的问题,提高了学生跑步时的整体稳定性。学生跑步过程中步幅与步频更加趋于稳定,提高了中长跑的训练成绩。

在跳跃伸缩的力量训练下,学生的下肢力量明显提升,同时学生的身体柔韧性得到了改善,使得部分学生“坐着跑、步幅小”等问题得到很好解决。学生在中长跑时不仅可以更加节省体力,同时也可以主动规避跑步受伤问题的发生。通过对学生中长跑项目的训练成绩进行考核,发现学生的800m项目、1000m项目考核成绩都提升了十秒左右。学生的中长跑项目训练成绩提升仅是一个好的方面,更重要的是大学生通过参与功能性体能训练干预计划,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强化了学生的体质健康。

3、结束语

在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质调研后,可以发现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不容乐观,部分学生都处于身体亚健康状态。为此开展功能性体能训练干预计划,旨在改善学生的体质健康。文中就中长跑项目为例,分析了功能性体能训练干预技术对学生体质的实际影响,分析结果可知功能性体能训练干预计划的实施,具有非常有效的训练效果,改善了大学生体质。

猜你喜欢

中长跑参与者体能训练
休闲跑步参与者心理和行为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浅析打破刚性兑付对债市参与者的影响
中长跑运动员膝关节常见损伤及其致因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海外侨领愿做“金丝带”“参与者”和“连心桥”
谈中长跑运动员的赛前训练
中长跑教学中怎样使学生跑起来
新兵体能训练的伤病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