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啦啦操运动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及策略分析
2020-12-31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体育部 天津 301600)
引言
如今大多数高校体育文化一直都坚持着中国原有的传统体育教学方向,若是既想要发展中国传统体育文化项目,又要引入国际先进的体育文化内容。那就必须要创设啦啦操运动融入高校体育中的策略,现在随着啦啦操运动在我国体育项目兴起,越来越多的高校生以及教师对啦啦操运动更加热爱,享受着啦啦操运动带来的喜悦。
1、高校体育文化的概念
高校体育文化主要指的是在高校教学环境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自身为主导,在体育教学中为高校体育文化创设更多的体育新型文化活动。主要包括体育精神、体育概念、活动能力。高校体育文化作为一个多样性的教学文化体系,在国外比较流行的一些体育项目,比如棒球、网球、橄榄球、排球等,这些项目如今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已经大力强化开展,不仅深入到了学生体育课程上,而且在学校的各种文艺表演和比赛中都可以看到啦啦操运动的身影。随着北京奥运会召开,以及《全民健身活动计划》的设施开展,啦啦操运动项目以及得到了快速发展。啦啦操运动之所以在高校发展之快,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啦啦操运动是一项合作性极强的体育项目,通过比赛可以拉近学生之间的友情,增进师生情感,有效提高高校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自主意识。
2、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体育文化主要是学生的体育生活和体育实践相互融合的过程,让学生通过体育竞技、娱乐、教育的手段,高校体育文化主要包括体育竞赛、体育活动、体育表演等多方面内容。这些都是体育校园文化重要组成的一部分,是一种具有丰富向外延伸的社会现象,推荐啦啦操运动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度。
3、啦啦操运动对高校学生的价值
啦啦操主要融合了体操、舞蹈、音乐三位一体的运动项目,有着极强的感染能力,学生身上的感染能力和对音乐节奏的魅力,这对高校学生有着较高发展价值,它主要是通过合作以及集体参与的意识,要求学生在训练中增强自身对队伍集体的责任和意识,学会和他人的沟通,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优化自身人际交往环境。让学生适应社会需求,为高校体育课程开展啦啦操运动项目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气息。得到社会认可,增强学生对啦啦操运动的自信心,激励学生在啦啦操运动训练中取得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起到教育性,它可以全面提高学生身心素质、提高学生肌肉耐力以及心肺功能。使得学生在训练和比赛中达到最佳状态,发挥自身潜力。啦啦操运动要求运动员始终保持微笑、感染观众、活跃气氛,促进学生在比赛中能够完美表演整个运动动作。促使个性化发展和提高学生自信心。
4、啦啦操运动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4.1、啦啦操是高校体育教学的良好实践
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主要关注的是理论性教育,很少将理论进行实践教学。在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学主要是以理论为主,利用体育课短暂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实操课程动作讲解,没有运动到实际实践教学中。开展啦啦操运动就不一样。
比如,学校要进行运动会或者竞技比赛,啦啦队只需要呐喊助威,这些活动经常举行,学生可以将啦啦操动作和舞蹈相互结合,运用到实践中实现一体化教学模式。所以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强化啦啦操运动内容、强化体育教学实践,让啦啦操运动起到积极作用。
4.2、啦啦操能促进学生交流
啦啦操运动相比于其他体育项目运动,它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因为啦啦操运动本身就是一种属于感染力极强的项目,能够在运动中给予学生更多启示。啦啦操在实际运动中,不仅要求运动员在肢体语言上的交流,更注重的是运动员在实际表演中的笑容和自信。所以,啦啦操运动在日常训练中需要一定程度上的交流,这样队员之间才能相互协作,将笑容和美传递给他人,同时啦啦操在表演过程中让学生除了提升体育方面能力外,也培养了学生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关系,增强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情感。
5、啦啦操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5.1、提升气质,提高审美能力
啦啦操运动是一种不同于其他体育项目的运动,它不仅仅是体育项目,而是有舞蹈与表演为一体的多元素艺术形式开展的体育项目。啦啦操运动的锻炼可以让大学生提升身体姿态、拥有健美的体魄、具有青春活力的形象。在啦啦操运动比赛中,艺术表现力和技术都是啦啦操运动比赛中的重点评定方式,而艺术表现力主要是队员的面部表情、身体姿态、动作和音乐的相互融合。这些都会在平时的生活上影响着他们的身体健康,不管是比赛还是表演、动作和音乐相互融合、服装搭配效果、舞蹈的美、精湛的技巧,这种融为一体的协调感,会美化人们的心灵,陶冶情操。
5.2、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
啦啦操运动属于一项有氧运动,主要是以身体动作为主,在2-3分钟期间进行不同的跳跃、步伐等难度较大的动作。通过这些动作来增强身体肌肉力量,从而使得身体各项机能得到发挥,增强身体体质。啦啦操对人体呼吸和心肺功能有着显著增强效果,在欢快的音乐下,加大身体心肺和呼吸功能,从而使得身体血液得以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欢快的节奏、惊险的动作以及超高的技巧会带动每位观众,给观众们带来不一样美的享受,可以有效排出不好的情绪,有效提高身心健康,发挥重要作用。高等体育文化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各种文化活动来促进大学生个人身心发展。
5.3、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啦啦操运动是一项集体运动项目,跟其他体育项目相比较是有很大区别的,它主要是以团队们相互合作才能完成的项目,比如抛接、托举等高难度的动作都对啦啦操队员有着强烈的合作精神才能完成,在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够保障一套啦啦操运动有效完成。队员们经过训练来增加自己的自信心、相互理解与信任会增加默契,遇到困难会迎刃而上,从失败到成功这会使得每位队员从新认知自我,进行反思来寻找自身不足、凝聚团队力量、确保协调性。这样会增强个人集体荣誉感、完善队员品格。在高校体育文化完善的推广作用下,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体质,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和荣辱感精神。
6、啦啦操运动项目在校园体育文化的意义
6.1、健身价值,全面增强身体素质
啦啦操运动主要是以动作编排、不同动作舞蹈、和身体运动构成,在表演中需要运动员做到跳跃、托举等高难度动作,展现运动员对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灵敏性对肌肉力量上的控制和身体平衡需求,而且啦啦操运动有利于强化运动员心肺功能、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提高学生整体运动能力的同时实现体育文化的建设发展目标。
6.2、磨炼意志品质,提高抗挫折能力
啦啦操运动具有非常强的竞争性,啦啦操运动可以通过表演比赛和训练促使学生在竞争中,强化自身竞争意识。培养学生战胜、超越自我的精神。啦啦操运动的技巧主要要求运动员以跳跃、翻腾的高难度动作完整完成一整套动作,在教学和比赛中难免会出现失误,这就需要运动员能够及时调节抗挫折能力,配合其他运动员进行完成训练。啦啦操运动在技能上可以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不畏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
6.3、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啦啦操运动现如今已经在高校体育运动中广泛发展,校园体育竞技比赛中以及大型表演活动都会通过充满艺术和技巧性的啦啦操来活跃气氛,优美而又精彩刺激的啦啦操运动表演可以增强体育文化发展,激发学生运动水平和审美能力,同时还可以丰富学生校园体育文化发展。
7、增强高校啦啦操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策略
7.1、提高高校重视程度
啦啦操运动要想在高校能够有效推广,就必须让相关领导重视啦啦操运动,对啦啦操运动投入经济建设拓展渠道。另外,学校应该积极举办啦啦操运动比赛,鼓励高校生积极参与,对啦啦操运动进行大力宣传,调动学生的参与性。
7.2、提升教师素质
随着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啦啦操运动在体育教学中,对高校体育教师的综合性素质要求也提出了很多需求,是因为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影响着啦啦操体育运动的教学质量,这是极为关键的因素。时代发展正在不断变化,高校为了能够引入专业教师,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就必须要对教师专业技能进行培训,强化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素质,为学生啦啦操运动提供指导。在啦啦操运动实践中,高校体育教师应该不断对自身专业知识进行培养,对学生的啦啦操运动训练方式进行专业化指导,从而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训练方向。
8、结语
综合上述,教育新课改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必须对高校啦啦体操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能够清楚认知,尤其是当下啦啦操运动作为一种新型体育运动,它让学生可以从中学习到团结以及树立自信的好处,深受学生以及教师们的喜爱和支持。高校开展这项运动是为了丰富素质教育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以及人生观,丰富学生在校园的生活、促进校园文化活动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