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数学情境图,实现教学更优化

2020-12-31江苏省南通市新区学校

小学时代 2020年27期
关键词:气球数学知识知识点

江苏省南通市新区学校 朱 睿

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刚步入系统的数学学习阶段,虽然在幼儿园的学习当中和日常家庭教育当中也学习了一些数学知识,但是这些数学知识并不系统,而单纯站在数学的角度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相对来说比较枯燥,无法激起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数学情境图则可以通过色彩鲜艳的图画,激发出学生探究的欲望和积极性,也能够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和增强他们的数学兴趣,还能营造出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真正让快乐教育融入到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提高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分层展示数学情境图

数学情境图的内容非常丰富,不同的数学情境图包含了不同的内容,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数学情境图应该分层展示。比如,在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和加减法》这一部分的学习中,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熟练掌握1~5的数的表示方法,并学会在实践中应用。教材当中给出了5个不同的图片,分别为1只小狗、2只鹅、3只小鸟、4只小鸡和5个南瓜,再分别配以两幅情境图,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分层展示不同的情境。比如,可以使用多媒体先展示1只小狗的图片,再让学生从两幅情境图当中找到对应的小狗的图片,观察小狗的神态,设计问题让学生回答。接着,逐一展示其他数字对应的图片。展示完成以后,让学生体会1~5的数字,从少到多逐渐增加的过程,从而对数的变化有初步的认识和理解。最后,回到数学情境图中,让学生再数数情境图当中的其他事物有多少,比如,有几只小鸡,有几只蝴蝶,有几棵向日葵等,在情境图当中逐渐深化对数的认识。可以看出,分层展示情境图的作用在于尊重数学规律的基础上,让一年级的小学生对数产生最基本的认识,从而能够为后续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动静结合增强应用的针对性

1.由静到动,增强数学情境效果。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情境图运用的过程中,教材当中给出的数学情境图是非常有限的,并且是静态的,在应用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的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为此,在应用数学情境图的过程中,可以将其与多媒体教学有效结合起来,实现数学情境图由静到动的运用。现在网上有很多多媒体课件,也有一些专门针对小学数学教育的动漫视频,教师可以将其与教材中的数学情境图结合。当情境图的内容变成了丰富多彩的动漫视频以后,基于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很快就会被调动起来,数学知识点也会动起来,更加利于他们理解数学的本质,对“数”的认识也会更加深刻。

2.由动到静,回归数学知识本质。多媒体教学与数学情境图在运用的过程中,既可以做到由静到动,可以由动到静,在应用的过程中非常灵活。由动到静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动态情境视频中走出来,利用静态的数学情境图,反思、学习和理解其中所包含的数学知识。比如,在学习《20以内减法》这部分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简短的视频:小明和妈妈在街上卖气球,他们一共有15个气球,视频当中先后有6个人买走了气球,让学生自己数数还剩多少个气球。学生通过观察视频很快就知道答案,还剩9个。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对比15和9有什么区别,有的学生说15比9大,有的学生则观察到数的位数出现了变化,从两位数变成了一位数。从而引出将要学习的内容,也就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说明退位减法的基本规律。学生掌握这一规律以后,再回归到数学情境图中,通过情境图的变化来把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这样利用数学情境图的由动到静,引出所要学习的知识点,再利用动态的数学情境图进行细致讲解,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小学数学基本知识的理解。

三、灵活运用数学情境图增强教学趣味性

1.用故事串联情境图。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情境图内容非常丰富,很多情境图稍微改动一下就可以变成内容丰富的故事,教师可以通过二次加工,将数学情境图加工成为故事,利用故事串联数学情境图,增强教学的系统性,并将数学知识点串联起来,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点融合在一起。还是以“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为例,教材中给出了一幅内容丰富的情境图,教师可以将其改成《快乐的游乐园》的故事,将情境限定在游乐园中,说明故事主人公游览游乐园的过程。例如,小丑叔叔在卖气球,小明是第9个买走气球的人,买完了以后还剩下多少个气球?买了气球,小明又去“捞金鱼”,阿姨的盆子里一共有19条金鱼,被小明捞走了10条以后还剩多少条?对照着教材中的情境图进行改编,并增加一些情节,让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这样的故事非常具有趣味性,又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真正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2.丰富情境图的使用方法。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使用数学情境图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将其作为创建良好教学情境,引出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点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也可以将其作为深化知识点认识的工具。在应用数学情境图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创新。当然,数学情境图的内容也应该适当地进行拓展,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从其他途径寻找新的数学情境图融入到教学过程之中,与教材中的数学情境图结合,起到更好的应用效果。还是以“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为例,在数学情境图的应用过程中可以增加20以内的减法、10以内的减法的相关情境图,对比这三种不同的减法在运算过程上的差异,学生可以看出20以内的减法包括退位减法和不退位减法两种情况,10以内的减法不存在退位减法一说,从而总结出一个比较简单的规律,那就是退位减法只存在于两位数或两位以上位数的减法运算中。在思考的过程中,教学过程也变得更加丰富,并且与前面所学的减法知识点结合起来,有利于完善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

总之,数学情境图为小学数学提供了很多便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将数学情境图与教学过程结合起来,在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情境的同时,通过数学情境图的灵活运用,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真正让数学情境图成为促进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针对性、实效性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猜你喜欢

气球数学知识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找气球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气球
一样多的气球
有趣的气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