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Dreams”基于课本主题意义的绘本拓展
2020-12-30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宾山小学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宾山小学 崔 璨
戈向红老师说过:“绘本课程建构的原则是基于课标话题。”常年执教毕业班的我,对苏教版6B Unit 8 Dreams 这一课情有独钟,于是我开始搜索跟梦想有关的绘本,我要找的绘本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紧扣主题;2.难度适中;3.故事具有真实载体。于是我找到了国外绘本Little People BIG DREAMS 系列,这里面记载了各个领域被我们熟识的成功人士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最终我挑选了Stephen Hawking 作为我的拓展素材,就Dreams 这一主题意义的绘本拓展,在实施的过程中,我有了如下思考。
一、多面解构文本
1.五指理论。课堂上时间有限,如何将绘本中最精华的部分呈现给孩子们,让孩子在大脑中有清晰的文本框架是教师能力的体现。所以,在处理文本的过程中,我们经过集体商榷,决定有取舍地借鉴戈向红老师Five fingers role(五指理论)来解构文本,分别是Setting(时间地点)、Characters(角色)、Beginning(开始)、Middle(发展)和End(结尾)。Setting 1:When Stephen was a little boy, he wanted to solve the mysteries of the universe.Setting 2:He was badly ill when he was busy enjoy studying cosmology.Setting 3:He proved“Hawking Radiation”and dictated“The theory of the universe.”通过时间轴将绘本分成三段,了解在不同的阶段霍金都做了什么,他是如何在幼年、成年和老年三个时期为自己的梦想付诸努力。在时间轴的板书设计中,我们不断地将孩子迁回到“Dream”这一主题上,让孩子们深深地感知到是梦想支撑着霍金在重症境况下还坚守着自己的那份执着。最终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发现了“霍金辐射”,口述了“时间简史”等著作。如此励志的真实案例,鼓舞孩子们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一定要坚守初心,方能到达成功彼岸。
2.问题框架。在数学课上,我们经常发现很多老师会给孩子们一题多解,这就启发了我,不能从单一的角度剖析文本,于是我们尝试采用“What,Why,How”(问题框架)来解构文本。What: What did Stephen want to be when he was a child?Why: Why did he want to be a scientist? How: How did he make his dream come true?三个问题的设计由浅入深,在第三个大问题“霍金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中,我们还延伸出了两个小“How”。一个是健康的霍金如何顺风顺水地功成名就,一个是生活无法自理的霍金在家人的支持下如何继续为梦想奋斗。
但是,无论走哪条线,我们始终都围绕着主题意义进行讨论和探究。
二、避免枯燥乏味
高年级的绘本课经常会出现问题的堆砌、浏览文本找答案、解决生字词、学生小组表演这样一系列的活动,久而久之,也略显乏味。所以我尽量避免这些情况出现的概率,思考了几个学生感兴趣的环节,来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也帮助缓解高年级文本枯燥等常见问题。
1.利用“快闪”紧抓学生眼球。我准备这节课的时候正是快闪流行的时节,快闪的英文叫“Quick Flashing”,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图片和文字迅速地闪现,再配上节奏感强的纯音乐,狠抓听课者的眼球,然后通过抢记的方式说出自己捕捉到的信息,学生表达出来的单词或词组或句子没有对错,只要与快闪中的内容相关即可。这就是我这节课的导入方式,它似一股强心剂,更如一道开胃甜点,给我的课堂开了一个好头。
2.纪录片与绘本的无缝衔接。因为我找的绘本没有动画,也没有音频,所以我想到了霍金本人拍摄的纪录片,在解决每个关键问题后,再用纪录片中的片段加以佐证,更加让孩子们信服于本节课的主旨:只要坚持梦想,就可以成功。
三、全方位总结立意
通常英语课最后都会围绕主题意义进行点题和升华,但是都不能给学生留下刻骨铭心的印象,无法走进学生的内心,引起他们的共鸣。于是我采用两种途径帮助孩子们总结立意。首先,我找到了霍金本人通过那台特殊机器传达出来的信息:“However difficult life may seem, there is always something that you can do and succeed at.”这个简短又真实的小视频可以让孩子们更进一步地靠近霍金,体会梦想的实现多么来之不易。然后,我再让学生通过畅所欲言的方式,谈一谈对霍金梦想之所以可以达成这一问题的理解。让众多的孩子一起来总结立意,相信这种提炼方式,会触及他们的内心,最起码他想到的这一点一定是他感触最深的。戈向红老师说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是课堂双向互动的基础。老师不能一味告知,不让学生主动建构,这个课堂肯定不是好的。我们知道,有两个说法,我们很熟悉,一个是以学生为中心,一个是以学习为中心。我们的课堂就要做到这两点,以这两个标准去检测自己的课堂教学。”
这次的尝试是我基于主题意义绘本研究路上迈出的第一步,我们如何将文本的内在逻辑结构、文体特征和语言形式更好地服务于主题意义的表达,如何挖掘文化价值、分析文体特征和语言特点及其与主题意义的关联,对教师做好教学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是教师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创设合理学习活动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