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药理学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2020-12-30武玉清
王 丹,孟 晶,武玉清,马 涛
(徐州医科大学,江苏 徐州 221004)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习总书记的讲话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各高校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所谓课程思政,不是增开一门课,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而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2]。
麻醉学专业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二级学科之一,主要培养从事临床麻醉、危重病医学、疼痛治疗以及急救工作的麻醉医师。麻醉药理学是麻醉学专业基础课,近两年教研室尝试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麻醉药理学教学中,现将实践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总结如下。
1 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麻醉药理学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麻醉学专业本科生年龄多为20岁左右,他们学习文化知识、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强,但由于心智尚未成熟,容易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仍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可塑期。同时麻醉学专业学业繁重,学生可能会产生不平衡心理与厌学情绪,甚至形成错误的价值导向。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对于当代麻醉学专业本科生的成长意义重大。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知识结构一般偏向于人文,教学中常常缺少医德、医患沟通、医疗与法律等与临床医学工作密切相关的内容,课程思政的开展恰恰能解决这一问题。
麻醉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往往重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学习,有些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存有偏见,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今后的工作意义不大。学生对课程的认识会影响其对教师的态度。对学生而言,专业课教师往往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更大的影响力,其一言一行都具有示范作用。因此,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可以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避免“单兵作战”的窘境。
麻醉药理学是药理学的一个分支,它既是医学和药学联系的纽带,也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主要研究临床麻醉常用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与麻醉学专业学生今后的工作密切相关,因此麻醉药理学课程思政的有效开展,对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 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麻醉药理学教学的实践
我校麻醉药理学是江苏省精品课程,主讲教师不但教学经验丰富,而且创新意识强,常常进行教学改革。我们以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探讨如何在本课程教学中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我们首先梳理了麻醉药理学中与临床麻醉关系密切的章节知识,从中选取课程思政的切入点,最终确定十余个知识点进行课程思政,并明确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麻醉药理学教学的策略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初步建立了麻醉药理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2.1 将爱国主义融入麻醉药理学教学
麻醉药理学教材蕴含丰富的爱国主义素材,例如,在麻醉药理学发展史中,我国有关麻醉的记载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列子》,汉代名医华佗利用麻沸散实施麻醉,1970年,徐州的医务人员率先进行中药麻醉。在教学中合理运用这些素材,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2.2 将正确的名利观融入麻醉药理学教学
讲解吸入麻醉药时,自然会讲到乙醚麻醉的发现过程。1846年10月16日,美国牙医莫顿在马萨诸塞总医院演示用乙醚进行吸入麻醉,外科医生沃伦在患者毫无知觉的情况下,仅用几分钟就从其颈部切下肿瘤。乙醚麻醉的成功,揭开了近代麻醉学的序幕,从此麻醉进入了历史新纪元。莫顿随之声名鹊起,被认为是乙醚麻醉的发明人。但没过多久,哈佛医学院教授杰克逊宣称自己才是乙醚麻醉的发明人,是他指导了莫顿。如果乙醚麻醉能申请到专利,会给发明人带来巨额利益,因此两人进行旷日持久的发明权之争。1862年,纽约州法院裁定,乙醚麻醉仅算是发现而非发明,没有资格申请专利保护。长期的争论官司,让莫顿精神疲惫、一贫如洗,杰克逊则精神错乱,死于波士顿一所精神病院。其实早在1842年3月30日美国乡村医生朗就首次使用乙醚麻醉切除颈部肿瘤,后来美国将每年的这天定为国家医生日。在讲述乙醚麻醉的发现过程时,首先要充分肯定几位学者对于麻醉学的贡献,同时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名利观。如果一个人只纠结于眼前利益,可能会限制自身发展,最终一事无成。因此,要培养学生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心态,使其从容应对一切名利诱惑。
2.3 将法律意识融入麻醉药理学教学
与临床麻醉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较多,如《执业医师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首诊负责制度》等,这就要求麻醉医师具备法律意识。在麻醉药理学课程教学中,引入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医疗法律法规,让学生明白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要根据医疗程序办事,用法律法规约束自身医疗行为。例如在讲解麻醉性镇痛药时,通过阐述吗啡、哌替啶等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成瘾性、戒断综合征等)会对患者和社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引导学生一方面远离毒品,另一方面严格遵守《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合理、合法、合规地使用毒麻药品。此外,还可以个别医务人员因收取药品回扣被追究法律责任的典型案例警示学生。
2.4 将团队合作精神融入麻醉药理学教学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单位各部门、各岗位之间分工协作是做好一项工作的必然要求。医院作为一个注重协作的单位,更是如此。例如外科手术需要麻醉医师与器械护士及外科、检验、药剂、病理、后勤等科室人员配合,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诊治失败,因此团队合作显得格外重要。在讲解麻醉药(如吸入麻醉药、静脉麻醉药)和麻醉辅助用药(如镇静催眠药、麻醉性镇痛药、肌松药、M胆碱受体阻断药)的临床应用时,要强调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才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使其胸怀全局、心系整体。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融入集体,才能和团队一起成长、共同进步。
2.5 将医德教育融入麻醉药理学教学
医德问题是当今社会比较关注的一个热点。每当出现医患矛盾或医疗纠纷时,人们往往认为是因为医务人员医德缺失才导致矛盾或纠纷。虽然这种单方面的指责对某些医务人员有失公允,但是有些医患矛盾或纠纷的确与医务人员医德有直接关系,所以在本科阶段就应该重视医德教育。麻醉药理学教学内容中有很多可以对学生进行医德教育的知识点,例如,在讲解麻醉药的临床应用时,引导学生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合的药物,而不是为了科室或个人的经济利益,盲目选择昂贵的药物;在讲解药物的不良反应时,结合临床上药物致死或致残的案例,提醒学生要精益求精,避免日后错误用药导致严重后果,带给患者及其家属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负担。
2.6 将马克思主义哲学融入麻醉药理学教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能为医学发展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麻醉药理学的很多内容渗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例如,绪论中药物作用具有双重性,既有治疗作用,也有不良反应,则体现对立统一规律;量效关系是指在一定范围内,药物效应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强,若剂量增加到一定限度,效应则不再增强甚至减弱,不良反应可能加重,可见药物剂量与效应的关系与质量互变定律有一定关联。在教学中,我们由此及彼,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和解决医学问题。
综上所述,在麻醉药理学教学中,我们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为主线,以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为根本,明确专业课程育人导向,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并将其引入整个教学过程,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统一,最终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麻醉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