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语境下大学生发展共同体的现状与展望
2020-12-30张颖
张 颖
(徐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4)
共同体概念最早由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提出,他认为共同体具有高度整体性、依附性,个体依附于共同体。共同体具有整体性特点,突出个体对整体的服从。个体与共同体紧密联系,共同体是抽象的。共同体是个人的精神寄托,彰显个人自由。发展共同体理论认为,学习不应该仿照他人,也不仅仅是单纯获取知识的过程,而要在共同体成员参与实践活动中展开。因此,大学生发展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有利于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1 大学生发展共同体的内涵
滕尼斯对于共同体和社会的二元划分在很大程度上受其生活年代城乡对立的影响。细细想想,共同体与社会其实并无太明显的界限,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本质意志与选择意志其实是相对的,有些关系在某些情况下是本质意志,在另一些情况下却是选择意志;二是,在某些方面,一个群体可能表现出社会性群体特征,在另一些时候却表现出共同体特征[1]。学习共同体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学习共同体是师生之间双向作用的产物,建立学习共同体的本质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成长[2]。
建立大学生发展共同体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要进行科学的价值引领,充分发挥大学生发展共同体的主体作用、行政教辅的辅助作用。要将大学生发展共同体真正融入大学生日常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价值引领的重要意义,帮助大学生建构科学的价值观。大学生发展共同体要求大学生充分发挥能动性,主动吸纳共同体发展的内涵要求。大学生发展共同体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最新理论成果。大学生发展共同体,要求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新思想,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大学生发展共同体的具体要求。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发展共同体涉及内容比较多。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国家面貌发生了历史性转变[3]。共同体发展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要让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2 “互联网+”语境下大学生发展共同体现状
大学生发展共同体是指由学生院系、班级、宿舍等组成的学生共同生活、成长的组织。大学生整体素养较高,具有很强的政治觉悟。要从信息、机构、利益等多方面建设大学生发展共同体,提升大学生发展共同体人才培养效果。
从信息共同体的视角来看,当代大学生处于信息化发展时代,信息沟通手段多样,微信、微博等多种媒介,对大学生发展共同体产生影响,大学生“宅”的现象十分严重(在宿舍上网、玩游戏),与人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减少,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下降。针对这种情况,建构大学生发展共同体,可以有效增强成员间的信任理解。通过在大学生发展共同体之间开展多元化的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增强其主动承担责任的意识[4]。
从机构共同体的视角来看,大学生发展共同体机构比较完善,可以有效发挥其职能作用,促进大学生个人成长、集体成长。大学生发展共同体突出的是共同体的价值,要求大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发展共同体倡导广大学生参与到共同体的建设发展过程中,积极投入到组织活动中(特别是大学生党组织),在共同体发展过程中成长,实现大学生共同体可持续发展。大学生发展共同体的建设需要大学生积极参与,增强集体意识,为集体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利益共同体的视角来看,大学生发展共同体不存在利益纠纷,更多的是突出自身成长发展的困难、大学生发展共同体内部如何实现公平正义。大学时期是个人成长的黄金时期,也是提升自我、巩固专业知识的重要时期。在大学生发展共同体中,要致力追求实现自身专业水平的提升,提高自身能力。大学生发展共同体中的奖(助)学金评比等与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受大学生普遍关注。因此,要重视大学生发展共同体内公平正义的实现。
从价值共同体的视角来看,大学生发展共同体的价值建设要注重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将其作为自身价值追求。大学生发展共同体要弘扬守诚信、求大同、重民本等核心思想,弘扬见义勇为、尊老爱幼、扶危济困等中华传统美德。大学生发展共同体的价值建设要坚持上述价值追求,将其融入大学生共同体建设之中,渗透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实现文化育人。与此同时,要自觉抵制不良风气,抵制高消费。
3 “互联网+”语境下大学生发展共同体的展望
3.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创建大学生发展共同体
为了实现我国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要积极建构共同思想、精神支柱,以中国梦作为重要价值引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每个时期都有群众广泛认可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华优秀文化的凝聚,是在精神层面实现全体人民形成共同奋斗目标、道德规范的重要媒介[5]。在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生发展共同体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强化大学生发展,深化文化认同感,创建共同发展的精神家园,积极培养大学生发展的共同体意识。大学生发展共同体是民族发展的重要基础、精神力量的灵魂。要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发展共同体建设,巩固大学生发展共同体的根基,在大学生群体中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发展共同体属于区域共同体,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发展过程中深入理解概念,深刻认识现有问题,在信息化背景下,学习传统优秀文化,强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大学生发展共同体源自马克思共同体理念。在大学生发展共同体建设过程中,要强化大学生思想意识,加深大学生群体对共同体的认识,增强大学生群体的文化认同感。与此同时,要实现不同国家间的合作,让大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创建交流媒介,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共同体对未来发展的重要现实意义。
3.2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营造大学生发展共同体氛围
要想增强学生共同体意识,就要选择有效的方法,充分发挥大学生群体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大学文化价值认同,就是大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通过人际交往不断对自身文化价值结构进行科学调整,适应大学文化价值规范的发展。大学生应该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价值,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集体的可持续发展。高校要营造浓厚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大学生发展共同体的魅力,使其渗透在学生内心深处,将其内化为责任,成为自觉的意识,这对于大学生素养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课堂教学是传授理论知识的重要渠道,要强化学生发展意识,将其渗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大学生发展共同体要强化主阵地建设,强化主渠道建设,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深刻认识发展共同体的优势。发展共同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内容,要开展发展共同体的相关教育活动,结合信息化时代背景,对其新的意义进行科学阐释。充分发挥社会科学课程的作用,通过学科内容的讲授,加深大学生对其他文化的理解,通过生态学、地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课程的学习,深入理解社会制度。通过课外教学实践活动深化学生对共同体概念的理解,比如打造班级共同体,组织以合作共赢为主题的班会;让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增强对共同体的认同感,如实施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科学义利观教育,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命健康教育等。
4 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发展共同体是实现高等教育事业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要想实现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要价值引领,把握时代发展脉络。大学生发展共同体是高校在对大学生发展现状科学把握的基础上,做出的共识性价值理念的判断。要想实现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就必须以大学生发展共同体理念为引领。大学生发展共同体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科学的价值引领,充分发挥大学生发展共同体的主体作用、行政教辅的辅助作用,只有真正将其落实在大学生日常教育活动中,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实现大学生发展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行政教辅部门是学校的重要职能部门,为大学生发展共同体提供必要的政策、资金支持,为大学生发展共同体建设提供物质基础,有助于实现大学生共同体可持续发展。只有得到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大力支持,才能科学构建大学生发展共同体,从而真正提升大学生整体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