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文化的振兴分析

2020-12-30李长虹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东北文化

李长虹,王 凤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吉林 13210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1]”文化是在对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近年来,东北三省非常重视东北文化的振兴,“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城市文化”“街区文化”的建设正在蓬勃兴起,文化兴则民族兴,文化兴则事业兴,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蔚然成为一种风尚[2]。实践证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弘扬,人的素养就会得以提高,进而促进社会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在东北文化振兴的路上,还有很多顽疾不仅需要破除,更要推陈出新。

1 东北文化振兴的制约因素

东北地处山海关外腹地,黑、吉、辽三省位于期间,东西狭长。东北文明史的开端与中原地区几乎是同步的,但时至今日并没有生长出具有独特个性的东北文化。这是由东北特殊的自然环境特点决定的:一是地理环境的相对隔绝;二是自然资源的丰富。从地图上就可形象直观地看到:东北的整个疆域呈倒悬的葫芦状,口小而越向底部越大,东北的北、东、西北三面是高山和丘陵,西部是草原和沼泽地带,南面是大海,只有西南一隅的渤海湾沿岸形成了狭长的走廊——辽西走廊。古代海上联系尚未建立时,这里是东北与关内的交通要道,中原的先进文化进入东北也只能通过辽西的狭长走廊才能实现。在自然、气候、环境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文化在缓慢的积淀发展过程中,使得东北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多地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自发的协作关系,形成了东北人潜在的生活方式是做什么都得“求人办事”,否则办不成事的心理。这种传统的思维方式更体现于东北的人情化社会,在快速发展的今天东北的办事效率也就自然会落后。同时,这种环境上的隔绝对文化的发展也形成了制约,很难形成东北土著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融汇和发展[3]。

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束缚了东北文化的振兴,随着年轻人的外出创业,乡村老龄化严重,人们“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的小农意识,不愿意走出居住地,生活闭塞,文化相对落后,人们的乡土观念也相对比较重。这种满足于自我生产、自我消费的小农经济,也使得人们的商品经济意识比较差。对于农业生产来说,东北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比较好,使得东北人老守田园、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越来越重,“三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成了东北农村“小富即安、不富也安”的真实写照。“猫冬文化”阻碍了东北文化振兴的进一步发展,使东北由解放初期全国的较富地区,逐步成为在全国人均收入排名中下游的省份。

计划经济体制是制约东北文化振兴的又一个因素。在东北,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仍然难以改变。政府作为东北文化振兴的倡导者在角色转换、职能转换上不能适应东北文化振兴建设的需要,使东北文化的振兴还存在机制上的软化现象。

官本位思想也束缚了东北文化的振兴与发展。东北很多优秀人才都集中在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而物质财富的直接创造部门人才比例不足。这与东北人的保守和落后的思想有关。

2 东北文化振兴的措施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因此文化形态决定着经济形态,并决定着社会的经济实力,经济实力来自于人才的支撑,而人的问题最根本的还是文化问题,“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东北文化的振兴是东北振兴的先决条件。文化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一个地域没有先进、厚重的文化底蕴,直接的表现是创业精神不足,弘扬创业文化、激发创业活力必须先提升生活文化水平,主要是人们的社会习惯,包括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等,东北的生活文化,关系东北人的形象、精神面貌、精神素质。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识,也是一个地区的重要标识。振兴东北文化应当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2.1 利用地理位置的独特性,打破东北文化振兴的壁垒

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近20年来,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上个世纪90年代“东北现象”的症结,正在从传统城镇化转向新型城镇化。以哈尔滨、长春、沈阳为城市群,以大连为中心的沿海城市带使东北地区城镇化的核心地域呈现由北至南分布的形式,形成了“三圈一带”的空间形态,以文化的振兴为纽带建立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形成网络化、层级式的产业与城镇分布格局。通过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机场、港口等建设,缩短城市间距离,加大一体化连接。逐渐把东北建设成社会文化事业发达、创业文化氛围浓厚、经济发展向好的局面。加大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教育引领的作用,激发全民的创业热情,让创新创业文化深入社区,让百姓从灵魂深处谋发展、想创业。

2.2 驱除计划经济的阴影,为东北文化的振兴助力

近代以来,东北多次扮演“基地”的角色,始终带有浓厚的“输出”“供给”的计划经济意识的色彩。如清朝政府将东北作为满族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龙兴之地”,这里是皇室特产贡品的基地;康熙曾设围场禁止汉人向东北流入,并制定禁入条例“柳条边”,这样的举措导致东北文化处于一种封闭状态,迟迟没有向前发展。到了近现代,东北又成为日本、俄国侵略和掠夺资源的基地;新中国成立后,东北一直在进行大规模的计划经济工业建设,为国家了提供经济积累和储备。东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有企业,计划经济的高度集中,在人们的心理上形成了定势,慢慢地沉积成一种“按上级指令走”的思维模式,没有了自主意识,思维模式也养成了一种所谓的“等待文化”,反映在社会层面,就是企业转制进展缓慢;反映在群众层面,许多东北人思想保守、因循守旧,一些下岗职工宁肯拿低保金维持生活,也不肯出去打工挣钱。“等、靠、要”的负面心理没有根除,创业文化还没有真正的形成。

2.3 高校知识文化创新,是东北文化振兴的源泉

高校是人才的摇篮,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与科技的支撑。东北拥有高校200多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高校应发挥自身的人才优势和雄厚的科技储备。东北的振兴应当以东北文化的振兴为前提,高等学校是知识创新、生产、传播、应用密集的场所,并具有人才引领的优势,加大科技成果创新与转化,加大校企合作与产学研相结合,综合分析东北自然地理位置,国企、私企需求以及资源情况,开展对策研究。依托高校的人力和智力资源,让高校人才作用得以发挥,形成一种创新创业动能,与企业合作提升企业的管理,并能指导带动企业人才能力的提升;帮助企业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让企业在竞争中摆脱困境;帮助企业培养一线应用技术型人才,发挥大学人才科技主体作用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群,形成生产、服务良性发展,掀起全民创业热潮。

2.4 移民文化的融入,增强东北文化振兴的活力

东北人口构成多以外来移民为主。从唐开始,辽西地区即有从河北、山东迁来的汉人,明代则大规模向东北移民,并在当地垦荒屯田,清末因山东、河北一带连年发生自然灾害,大量无家可归难以度日的饥民、灾民大量流入东北,出现“闯关东”的难民潮现象。近200多年的移民对当地的民族素质产生影响,他们不仅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而且也带来了与东北原有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等生活方式,起初这里是从事屯田、采矿、采参、养蜂、伐木、狩猎、经营小商品活动的。现在看来,祖先是很有创业精神的,这片土地,是他们“闯关东”开垦出来的,体现出东北人曾经的创业精神,由此也就积淀了“闯关东”文化。受地域环境的影响,东北冬天寒冷的天气使得人们无法从事户外劳作,久而久之,产生了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5]。“闯关东”精神经过岁月的剥蚀,和群体的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被消解殆尽。改革开放后,南北文化交流、商贸往来更加频繁,但东北更多的还是原材料输出,输入的仍是产品,政府应当出台政策吸引鼓励外资前来投资。

东北文化的振兴,需要东北人从内心深处重新找回祖先的“闯关东”精神,并注入新的文化元素,冲破自然经济意识的束缚,发扬那种闯荡天下、四海为家、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

2.5 传承优秀的农耕文化精神,为东北文化的振兴创造活力

农耕文化是东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东北经济生产方式的特点。在东北历史上,虽有移民不断涌入,但带来的仍然是拓荒和农耕,其主体仍是以农耕文化为主。这种基本生存方式导致东北人还处于农业文化的氛围中,从思维方式到价值观念、从生活态度到行为方式都深受影响。人们从精神、观念、意识或心理到性格特征乃至交往方式都能让人感受到浓郁的农业文化的特征,他们具有刚健、豪爽的性格,用生命与自然搏斗,当生存环境改善后,精神上渐渐养成了生活方式懒散、安逸的生活心态,但同时又有粗野、冲动、好斗的缺陷;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重人情轻法理的处事方式,创业文化的底蕴不足[6]。

当前辽吉黑三省的GDP在多个年度的全国统计排名中都是倒数,东北经济滑坡整体下滑。政府办事效率低,有影响力的产业很少、城乡变化不大,城市管理水平滞后,没有创业文化的精神支持,不能与时俱进地实现创新,东北文化很难获得长足发展,经济发展水平也很难赶超其他地区。东北必须以创业意识为主导[7],以文化创新为动力,来为东北文化的振兴掀起一场对东北地域文化的反思性批判和创造性的提升。

猜你喜欢

东北文化
东北铁锅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东北冬景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Make ’Em Laugh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大东北的春节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