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适应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应用型人才研究与实践

2020-12-30马丽娟杨沛林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现代农业应用型办学

马丽娟,杨沛林

(1.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校办,吉林 132101;2.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实验管理中心,吉林 132101)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构建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即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不仅对促进农业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也具有重要意义[1]。

1 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需要重新审视新建农业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

农业院校一般位于农业发展优势比较明显的地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三农”服务,这就决定了农业院校应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十二五”以来,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不断推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同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2]。这就需要高等农业院校重新审视学校的办学定位,调整办学模式。新建农业本科院校只有打破传统的“精英办学”理念、“研究型”办学模式和“学术性”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紧密结合,植根于农业、农村、农民中,实行开放式办学,才能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才能培养出行业、企业真正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新建农业本科院校在确定办学定位时既要考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审视学校所处的内外环境,坚持实事求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发展战略,根据自身的办学优势找准自身发展和市场需求的结合点,把办学定位建立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三农”服务的基础之上,以培养适应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为己任,积极主动地参与地方经济的建设,才能使学校的办学定位既体现前瞻性,又具有可行性。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办学可追溯到1907年的中等农学堂,几经变迁,于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在百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始终坚持传承与发展相结合,根据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业教育规律调整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支持。2004年学校即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开启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10年牵头成立吉林省农业职业教育集团,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2012年学校党代会明确创办应用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开展了应用型本科办学的研究与实践。2014年承担了省级教学研究重点课题“新建农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研究与实践”,明确学校转型发展目标、路径和重点任务并组织实施,2015年确立为吉林省首批整体转型试点学校。多年来,学校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坚持不懈为“三农”服务,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形成了明显的办学特色。概括地讲,学校的办学类型定位:地方性、行业性、开放性、应用型。服务面向定位:立足吉林,面向全国,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三农”服务。办学特色:传承与发展相结合,坚持农业科技教育不动摇;为现代农业发展培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坚持不懈为“三农”服务,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持。

2 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需要重新调整学科专业结构

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急需高等农业教育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因此,学校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既要适应三大体系建设的需要,又要结合当地经济主导产业发展需要,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吉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农村、农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培养适应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发展及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转变面向传统农业培养人才为面向现代农业培养人才的理念,根据农业三大体系建设需要统筹考虑各学科专业(群)之间的关系,对接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和吉林省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专业结构进行了调整,构建了种植类、养殖类、农产品加工类、中药制药类、农业工程类、生物技术类、信息技术类、经济管理类八大专业群。其中,种植类、养殖类、农产品加工类对应农业产业体系,为学校的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农业工程类、生物技术类、信息技术类对应农业生产体系。经济管理类、信息技术类对应农业经营体系,中药制药类、生物技术类又对应吉林省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后三类专业群为学校的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学校本着做强“种养加”等优势特色学科专业(群),做优农业工程类、经济管理类和信息技术类学科专业(群),做特中药制药类、生物技术类新兴学科专业(群)的原则,加强学科专业(群)建设力度。通过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制造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专业,凝练专业特色,大幅度增强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在“种养加”等传统农业专业群中引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在农业工程和经济管理类专业中引入“种养加”方面的知识和技术,为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学校以专业群为单位,在校内建设20个实践教学基地,最大程度地整合教学资源,搭建教学科研平台,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校外建立500多个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打破学科界限组建科研团队,研发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培育新兴交叉学科,在科技研发和技术推广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经过几年建设,有效地促进了专业链对接产业链,专业建设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先后建成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国家级卓越人才培养试点专业各1个,建成省级品牌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点2个,对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提升学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用性和社会服务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3 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需要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农业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在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资源环境约束日趋紧张、国内外农产品市场融合不断加深和经济发展速度逐渐放缓、动力转换还不充分的大背景下,部分农产品供求结构性失衡、农业发展方式粗放、农业竞争力不强、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等问题日益凸显。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明确提出以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为引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3]。农业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形式和任务,迫切需要新建本科院校迅速做出应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改革,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随着农产品国内外市场融合程度的增加,农业生产对科技进步贡献率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因此,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发展之路,让学生在生产实践中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并能够应用于指导农业生产,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升本以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始终致力于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10年牵头成立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吸纳行业企业专家进入校院两级教学委员会,2019年学院又成立了校企合作理事会。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承担教学任务、开展科技创新等。并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一是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农业科技发展和生产一线技术要求,以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主线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构建“平台+模块”的理论教学体系、“三实一研”的实践教学体系及“人文+科学”的素质教学体系,突出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紧密结合,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突出素质教育和学生个性化培养。二是依托学校实践教学、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创业就业、社会服务五大平台和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两个载体,将实验、实习、社会实践、参与教师科研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有机结合进来,促进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课上与课下紧密结合,校内与校外紧密结合,形成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4]。三是深化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改革,突破原有学科定势,重构课程体系。改革传统的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推行基于实际应用的现场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改革,专业课程运用真实任务、真实案例教学的覆盖率达到100%。四是与企业共建在线教学课程平台,推动信息化教学、虚拟现实技术、在线教学等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五是改革考核方式,增加现场考核、项目考核、技能考核及以证代考等方式。六是成立了创新学院,建立部门联运机制,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构建了“体制机制、教学体系、支撑平台、教育模式、保障措施”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导练结合、三创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提高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有效地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机融合[5]。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实现“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资源开放化、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过程真实化、学生学习个性化、考核标准职业化”,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教学内容对接生产内容,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学校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近三年大学生在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504项,其中,国际奖2项,国家级奖149项,省级奖353项。

4 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需要加强双师双能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的教学和实践能力是影响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新升格本科院校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张,短期内引进大批教师,而且多数新教师从校门到校门,缺乏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都明显不足,因此,要想使人才培养满足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的需要,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短时间内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人才保障[6]。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实施了“三双四提升”计划,即利用五年时间,引进或柔性(双引进)引进高端人才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各10人,引进和培养博士各100人,建立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和五年不少于6个月企业顶岗实践的教师“双培训”制度,建立教师和企业人员“双交流”合作机制,促进教师到企业实践和企业人才到学校兼职任教常态化,促进了教师的教学能力、职业能力、科研能力、学历层次 “四提升”,提高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为学校转型发展和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提供人才保障。2014年以来,培养和引进博士96名,到企业实践锻炼的教师200多人,境内外培训200多人。目前,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91.12%,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5.56%,来自于企业或具有企业实践经历的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56.69%。师资队伍结构得到明显优化,一支结构合理、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的师资队伍正在形成。

5 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需要创新社会服务模式

高校除人才培养外,还肩负着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重任。应用型本科科学研究的侧重点应面向生产一线开展应用研究。随着现代农业三大体系的不断完善,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对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新品种、新标准的需求不断增加,对新型农民的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新建农业本科院校的社会服务模式和服务重点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如何通过新型农业经济组织、技术推广部门、龙头企业、种养大户辐射带动农民,扩大培训和技术推广的效果,提高科技贡献率是这几年深入思考的问题[7]。几年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与省内十多个市县和大型农业生产企业合作,为师生搭建广泛的社会服务平台,通过“四个一”工程的实施,支持专业技术人员依托一个学科,形成一个团队,选择一个项目,服务一个乡镇,形成一种“人才培养与培训、科技创新与推广、信息与技术服务”三位一体的社会服务模式,学校建立兴农网,部分专家参加12582农民专家热线,多数教师经常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推广和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和社会服务侧重在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品种、新标准、新模式、新产品的推广应用上,侧重在推进农业机械化、良种化、信息化、标准化进程上。通过以上措施将潜在的技术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进农业科研成果率先在省内转化,从而不断提高农民的职业素质,增强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近三年,累计培训农业科技人员、农村基层干部、种养大户5万余人,辐射带动农民30余万人,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技术服务。2017年学校被农业部确立为“首批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

猜你喜欢

现代农业应用型办学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