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需求,凸显概念的本质
——以认识长度单位的教学实践为例
2020-12-30江苏常州市香梅小学姚飞月
江苏常州市香梅小学 姚飞月
教育的意义不仅仅是跟随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更要能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生长。概念课教学是基础,要基于学生的思维水平,也要设计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深层思维和自主学习。以下分析将基于两节长度单位的教学实践课——《认识厘米》《认识分米和毫米》。
一、概念课教学的现状
(一)概念意义和盘托出,忽视概念的形成与理解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认识厘米》是学生们学习长度单位的起始课,所以这节课还承担着帮助学生感悟“为什么我要学习长度单位”。那么,在随堂课上,大部分教师就直接从直尺出发,概念式教学,这样的教学就是照本宣科,整个教学过程显得枯燥乏味。长度单位的出现是因为我们有统一单位的需求,而尺子的出现也是有需求的,所以,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需求,重视这些概念的形成过程与内涵意义,让学生们能更深层地理解。
(二)概念缺乏本质联系,忽视概念的延伸与拓展
《认识分米和毫米》其实是《认识厘米》的深入学习内容,两节课之间的学习模式是具有延续性的。很多教师在课堂设计时,在《认识分米和毫米》时并没有与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相结合,应该在厘米的基础上去学习分米和毫米,学习模式可以承接与延续《分米与毫米的认识》。应该在课堂中架起两者之间的桥梁,使长度单位的学习融会贯通。
二、概念课的改进方式
长度单位的教学课是特殊的概念课,如何基于学生的需求设计有效活动,让学生们感觉到概念学习的趣味性和生长性显得尤为重要。
(一)激发:基于学生学习需求,创设有意义的情境
《认识厘米》导入部分:
谈话1:哆啦A梦的大口袋里有很多法宝,今天它把这个大口袋送给了老师,你们看这是什么?(这是属于我们学校的信封)它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
看看这个信封横着的边和竖着的边,哪个长?
小结:用眼睛就能看出长短,数学上叫观察法。
谈话2:信封里藏着什么呢?一张明信片,比一比它们的这条边,哪个长?
追问:哦,用观察法进行比较有点难,你还有什么好办法吗?
小结:靠在一起,一端对齐另一端。这种方法也叫重叠法。
谈话3:信封里还有什么呢?一张纸,画了2条线段。这2条线段,哪条长?
质疑:看不出,又不能重叠,你能不能利用学具盒里的材料来想想办法呢?
用订书钉和橡皮的长作为标准(照片)。
小结1:借助工具,大家都比出来了,真是个好办法。
质疑1:2条线段都是一样长的,为什么它们量出来的数量不一样呢?(材料不同,结果不同)
小结2:要得到相同的结果,就要有统一的标准。
揭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厘米”,读作“厘米”。厘米可以用字母“cm”来表示。
基于导入部分,教师应该创设怎么样有意义的情境。笔者认为有以下三个情境设置的基本要求。
1.情境有贴合性
以哆啦A梦的大口袋做引子,非常贴合学生的现实生活。而且这个大口袋是学校的信封,所有的学具都从哆啦A梦的大口袋中拿出来,让学生感觉充满童趣和好奇。紧接着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估计信封上的有关线段的长度,如邮编的长度,丰富学生对于厘米的认知。
2.情境有连贯性
那么这个信封在本节课中也是具有连贯性的,从开头一直贯穿到结尾。从开始估计信封的长、宽到估计邮编以及其他线段的长度,一连串的学生操作都与情境紧密联系,将情境的作用融合到教学之中,并具有连贯性。
(二)体验:多种方式建立表象,利用经验估计长度
1.建立模型,感知体验
在教学《认识厘米》时,1厘米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抽象的,那么教师就需要设计多样的建模活动,帮助学生们将1厘米的表象建立在心中,形成心中的“厘米尺”。
2.利用估算,深入理解
在教学《认识分米和毫米》的课堂时,为了让学生充分建立1分米的表象。笔者设置了3个估算活动,通过多样的估算活动让学生们去充分感知1分米,并在多次的活动中正确建立表象。活动一: 估一估这根彩带长几分米(3分米);活动二:估一估课桌宽大约为几分米(大约4分米);活动三:估一估课桌的高度(大约7分米)。不同的长度,不同的视角,不同的验证方式,不断地更新、精确着学生们心中“分米尺”的概念。
3.借助工具,内化概念
在建立1分米长度表象的时候,笔者制作了1分米长的吸管,让学生们在比画吸管的过程中去充分内化1分米的长度概念。活动如下:(1)请学生们捏好这根小棒,仔细看看它的长度。(2)学生轻轻地把小棒取出来,两根手指不动,现在两根手指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3)再把小棒卡进去,需要调整的调整一下。(4)把小棒拿走,学生们闭上眼睛回想,快速比画1个1分米。(5)同桌用小棒验证一下,比画得准不准。这样的过程,用吸管这个工具帮助学生内化了概念。
4.制造矛盾,激发需求
概念课教学要时时激发学生学的需求,在矛盾的发展中创造需求,自主理解概念。
矛盾一:激发统一标准的需求
在《认识厘米》的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们对于统一单位的需求,教师可以让学生用不同的物品去量一条线段,学生们发现需要用3根小棒或者是5个钉子等,那么同样都是量一条线段的长,为什么数据不一样呢?这就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为了得到的数据具有统一性和参考性,我们要统一单位,这就出现了厘米。
矛盾二:展现直尺的创造过程
在《认识厘米》的教学中,教师在建立1厘米的表象时一直没有使用直尺,是为了逐渐引导学生对于尺的需求。让学生去量一条很长的线段,会发现用1厘米的小棒有点麻烦了,需要一段做一个标记,一段一段去量。那么就需要使用直尺,为了方便大家的测量,我们将这样1厘米1厘米的排起来就出现了直尺,在上面标好刻度。这样的教学导入就会显得“厘米课堂”的推进非常有味道,学生也会在这样的矛盾中去自主推进认知。
(三)内化:利用模式自主学习,前后连接由点成面
1.一课内:前后板块的模式化学习
概念课不仅要教会学生去理解概念,还需要建立一定的模式,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模式去进行自主学习。那么在进行《认识分米和毫米》的教学时,在教学认识分米时,教师有意识地创造了一个认识分米的模式。通过指一指、数一数、比一比、找一找、估一估的模式,学生可以自主学习毫米,这样的方式有助于学生探索精神的发展,为以后其他度量单位的学习构建思维方式的“类结构”,可以延伸到更大单位的自主学习。
2.多课间:前后课之间的模式化学习
例如,二年级上册的《认识厘米》《认识米》,二年级下册的《认识分米和毫米》,这些课之间都可以模式互通。教师在认识厘米时进行教学方法的指导,那么在学习米、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时也可以进行互相勾连,使学生们触类旁通。教师还可以出示这样的长度条,将概念与直观进行统一视觉刺激,使学生们心中建立起长度单位的表象,加深理解。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基于学生的需求去设计活动,不断对概念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让学生了解概念的本质,在自我的需求中不断内化对概念的理解,并在实际中运用所掌握的概念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