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那一抹红色成为学生的精神底色
——小学低年级统编版语文教材“红色经典”课文的教学策略

2020-12-30江苏苏州大学实验学校朱玲玲

小学教学研究 2020年24期
关键词:红色经典朱德植树

江苏苏州大学实验学校 朱玲玲

这类中国革命传统教育题材课文的教学一直是块“硬骨头”。题材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差距较大,以及教学操作中过于强调思想性等相关因素,也会削弱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堂教学似乎总走不出空洞说教的怪圈,脱不了低效无趣的窠臼,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何从学生实际出发,寻找革命传统文化基因与现实的契合点,找到学生与文本对话交流的有效切入点,让学生爱上“红色课文”的同时获得语言和精神的同步生长?笔者以统编版教材低年段为例,结合实践谈谈自己在“红色课文”教学策略方面的思考和尝试。

一、搭桥:链接资料,拉近距离

时空上的距离,必定造成认知上的隔阂,从而影响学生对文本内容和人物情感的理解和把握,使课堂学习浮于表面。因此,在教学时,适时地引入图片和资料,帮助学生了解革命时代背景,拉近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就如同为学生搭起一座通往文本的桥梁。例如,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文时,教师借助图片和文字资料带领学生了解雷锋其人其事,让学生对雷锋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为下面诗歌的理解成功铺路。在教学《难忘的泼水节》一课时,考虑到学生对傣族及泼水节等民俗风情了解不多,导入新课时,教师可以引入有关图文资料来帮助学生了解傣族的特色风情及文化差异,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也为课文内容的学习铺好了路。在《吃水不忘挖井人》一课的第一自然段中出现了三个地名,“江西、瑞金城、沙洲坝”,不仅难读,而且学生在脑海中也无法建立三地的地理图标。教师出示地图,先定位首都北京和江苏苏州(本地),再从大到小依次标示“江西省、瑞金城和沙洲坝”的地理位置,直观形象的图示,降低了理解难度,为学生理解课文扫除了障碍。而“毛主席为什么要挖井?”以及沙洲坝缺水的原因,是我们水乡学生难解的“结”,也是教学的难点。如何化解?继续借助图片资料,“沙洲坝是个怎样的村子呢?”出示沙洲坝地理环境、地面的干裂,以及山高路远乡亲们艰难挑水的图片,真实的画面震撼了学生,颠覆了他们的认知,也为学生真切感受乡亲们吃水的困难,体会对毛主席的感激之情埋好伏笔。因此,恰当地引入图片资料,能缩小文本与学生的认知差,为更好地进入故事的学习开启了绿色通道。

二、牵线:创设情境,走近伟人

“红色课文”中的人物大多都是伟大领袖或者革命英雄的形象,他们都有着异于常人的高尚品质、道德情操和革命精神,因此读来总不免有种非常人可比的“高高在上”的即视感,也容易使学生产生距离感,难以亲近。事实上,伟大领袖、英雄人物首先是个常人,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故事情境让伟人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让学生们牵手伟人,深入体会人物情感、感受人物形象。

例如,在教学《朱德的扁担》一文时,当学到“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一段时,让学生“变身”战士们,勾连上一段的山高路陡,想象草鞋走路的感受,来体会挑粮爬山的辛苦;再抓住两个“一块儿”更让学生感到朱德同志就是战士中的“普通一员”,感同身受地体会到朱德同志跟战士们一起挑粮的辛苦和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品质。接着,突然话锋一转,“朱德同志真的跟战士们一样辛苦吗?”前后矛盾的问题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对文本的品读和感悟中,答案也随即浮出水面,“朱德同志比战士们更苦累!”顺势聚焦关键句“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进行想象补白,在旁白的渲染下,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是啊,晚上战士们都休息了,朱德同志还在……”“入夜了,战士们都睡着了,朱德同志还在……”“夜深了,战士们都睡得很香了,朱德同志还在……”“天快亮了,朱德同志依然还在……”在一次又一次的引读中,人物形象鲜活再现,“看到这样辛苦的朱德同志,战士们,你会怎么劝他?朱德又是怎么做的?”人物的品质在互动对话中更加鲜明丰满,学生感受到了朱德的“不平凡”。“入境始于亲”,情境创设让学生体会到伟人的内心,体会到伟人的精神,平凡中的不凡,他们的脉搏跟着伟人的脉搏一起跳动。

三、守本:关注语用,加强实践

“学习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点,但红色课文因其特殊性,教学时教师往往会忽视对语言文字的关注,走入过于强调思想性的误区,使得教学变成干巴巴地空洞说教,学生缺少自主读悟、语言实践的机会,学生的学习缺乏获得感、愉悦感。因此用好红色教材,要努力寻求课文在语言文字与教学取向之间的结合点和着力点,以“语文”的方式打开革命传统文化,既要渗透人文思想,又需发展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邓小平爷爷植树》一课时,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过程这一重点段时,教师围绕训练复述能力这个语文要素展开教学。先请学生默读第2、3自然段,找一找,圈出表示动作的词,接着引导学生由字到词,提炼出植树的每个步骤,为复述搭好支架。再请学生看着图片,按步骤说说邓爷爷植树的经过,学生组织语言把植树的经过说流畅、说完整了。然而,教师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再让学生对照课文描写,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关注到课文中多了这样的词“精心地”“小心地”“仔细看看”。教师随即故意发问,引发学生思考:“写清楚植树的过程就好了,为什么要用上这些词?你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深入咀嚼品味文字,体会到邓小平爷爷做事严谨认真的态度。最后,丰富之前的支架,加上这些词,让学生再次完整复述邓爷爷植树的情景,学生的复述变得更加生动,也更有温度了。就这样,围绕复述层层铺陈、步步推进、环环相扣,学生生长的不止是语言和能力。又如,《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文是诗歌,全诗语言简洁、结构相似、句式反复,是诵读内化、积累运用的素材。学生在理解了诗中雷锋的两个助人的事迹后,教师可以趁机补充雷锋叔叔的其他两个感人事迹,让学生仿照课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也来仿写小诗。在对语言的运用、迁移、构建中,发展学生的语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如此教学,“红色课文”守住了语文学科教学之“本”——关注语用,让语文始终在场,课堂教学也因此更加有血有肉,有情有味。

四、开新:对接生活,情理共振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告诉我们,课本要向生活延伸,课内要向课外延伸。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还需要我们把革命精神与学生生活相勾连,置于时代的环境中进行呼应延展,丰富精神内涵。

学完《升国旗》一文后,如何让学生把爱国认知和情感体验融入学习生活中,落实到个人行动中?课堂上,进行一次升旗仪式,当国歌声响起,看着视频中的五星红旗徐徐升起,学生们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庄重的神情,挺直的胸膛,标准的动作,比以往参加的任何一次升旗仪式都要有仪式感。在真实的情境中,在庄严的氛围中,爱国的情感得到了升华,爱国教育化作了实际行动,融进礼仪教育细节中。最后,笔者再让学生观看天安门、阅兵典礼和奥运会赛场上升国旗的视频,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怀,让爱国教育走出课本,走向生活。在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时,笔者不仅拓展了雷锋的事迹,让学生学习仿写课文,获得语言和思维的协同发展,教学时还进一步发掘教材的教学价值,扩大语文学习的外延,联系生活,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雷锋”,并感知他们是怎么帮助他人的,再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的句式把他们写进诗歌里。学生的生活经验被对接,情感被点燃,思维被激活。通过交流,学生们知道了“雷锋”就在身边,在校园、在公园、在公交车上、在每一个当下——“雷锋精神”体现在助人为乐的每一件小事中。最后,倡导学生课后开展“学雷锋活动”,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进一步深化文本的内涵:让“雷锋”走进日常的每一天,让“红色精神”如星星火炬照亮生活。

总之,低年级“红色课文”的课堂教学,要链接背景资料,创设故事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和人物的距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深入文本、体验人物的思想品质的同时,关注语言;在积极主动的语言实践中,在真实的语用情境中,汲取营养,发展语言,“红色经典”的“红”,才能成为学生的精神底色。

猜你喜欢

红色经典朱德植树
不必要花的钱
植树
植树真快乐
卖梦店
如果让我许一个愿望
植树鸟的来信
“红色经典”文学审美的人本性解读
《智取威虎山3D》多元类型的杂糅
“红色经典”情爱叙事的边界、隐言与盲区
植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