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学科特点,构建小学体育生活化课堂

2020-12-30江苏徐州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董曼曼

小学教学研究 2020年24期
关键词:体育课生活化体育

江苏徐州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 董曼曼

《义务教育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小学体育课程的价值在于“增进身体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新的课程改革要求课程内容要丰富多彩,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化的课程教学理念,则是以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促进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实施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小学体育教学与实际生活脱节的客观现象,对于塑造全面发展、富有个性的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体育课堂生活化的现实意义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小学体育课堂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目前的小学体育课堂,很多情况下教师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仍采用强制灌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机械地进行课前准备活动、训练量固定,活动内容和形式一成不变,久而久之,不免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对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极为不利。而生活化的教学就给小学体育课堂带来了新意,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内容来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而且教学内容又是在生活中似曾相识的,对于学生来说就更容易接受。例如,笔者在教学《蹲踞式起跑》一课时,就先给学生播放刘翔参加世锦赛时的录像资料,让学生观察他是怎么起跑的,而且鼓励学生也像他一样,在体育课上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为祖国争光,树立民族自豪感。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学得很认真,当堂课就掌握了蹲踞式起跑的要领。

2.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体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更是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小学体育生活化,一方面是要关注实际生活中的教育资源,通过加工改造成为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则在于帮助学生把体育课上学到的知识进一步丰富、内化,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去,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锻炼和生活习惯,使之生活得更好,做到知行合一,实现自我的全方位发展。

3.树立学生本位思想,回归教育本质

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们都十分重视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天性,认为他们才是教育的主体,所有的教育活动都是围绕孩子进行的,为他们服务的。小学体育生活化其实更是践行学生的本位思想,从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出发,进行相关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从而形成生活化的教学策略,进一步做好小学体育教学工作。通过体育课程的生活化,既能够促进学生文化课程的学习,又能够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还能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让体育课发挥最大的效益。

二、小学体育课堂生活化的实施策略和途径

1.发掘生活中的教育资源,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育教学不是孤立存在的,是和世界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的,体育学科更是这样。20世纪西方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教育理念,认为生活即教育,主张以人类的生活作为教育内容,教育也就是生活。教师要善于观察生活,提炼生活,发掘生活中可以作为教学内容的资源,通过加工、整理和再创造,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变成教育教学的宝贵资源。这样的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活泼,与学生的认知更加接近,从而更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笔者在教学武术基础知识的时候,就是借用电影《功夫熊猫》中几个动物主角展开教学的,让学生观看视频,定格他们认为武术动作中最帅气的精彩瞬间,然后模仿,接下来再教学我们改编的“岳家拳”,一招一式,一板一眼,学生练得有模有样,教学任务顺利完成。课后再布置作业,让学生去搜集整理武侠小说中的武术,了解他们的流派和动作特点。学生们兴趣浓厚,还有的学生写出了自己的小论文,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变革体育课堂教学形式,更加贴近生活

时代在变化,世界在改变,传统的体育课堂也需要作出适当的改变,以适应新时代的育人要求,将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策略融入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之中去。教师可以尝试将项目化学习应用到体育课堂教学中去,围绕实际生活,提出一个研究的背景和方向,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定一个操作性强的项目主题,结合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综合进行学习。笔者曾经在课堂上给学生布置过这样一个研究主题:研究怎么让跳远项目“跳”得更远。学生们开展相关研究的积极性很高,他们自主分组,分析助跑的长度和跳得远近的关系,从而理解了加速度的概念和作用;课后查阅资料,借助抛物线的概念,分析起跳角度和远近的联系,并画出示意图,得出跳远的黄金角度,并有意识地在体育课上反复练习,结果在学校运动会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实际生活中的情境,把枯燥无味的机械练习变为生动有趣的生活场景,设计出诸如“穿越丛林”“抢救伤员”“森林运动会”等小游戏,加上教师的循循善诱,教学任务在不知不觉中就能完成,教学重难点也会有效突破,师生关系更加融洽,课堂气氛也更加和谐。

3.合理选择体育教学器材,和生活紧密联系

生活中无处不充满惊喜,体育课上用到的器材也需要到生活中去寻找。我们可以充分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适宜的教学器材“请”到体育课堂中来,让它们重新焕发生命和活力,为育人作出新的贡献。笔者曾经把传统游戏滚铁环和往返接力跑相结合,创设比赛情境,让学生们推着铁环进行接力跑比赛,场面热烈;把打陀螺作为课后的放松游戏,比比谁的陀螺转的时间长,评选陀螺小能手,学生热情高涨;利用平衡板训练学生的反应速度和平衡能力,操场上欢声笑语不断……

选择生活中废旧物品并加以改造,就成了体育课上的新颖器材,做到变废为宝,发挥其新的价值。如把废旧自行车轮胎清洗干净后,用油漆重新粉刷,就变成了五颜六色的橡胶圈,在“小熊钻山洞”游戏中成为最重要的器材;把可乐瓶和旧筷子加以改造,就变成了传统游戏“投壶”的道具;收集快递纸箱并加以整理,就变成了“森林寻宝”游戏中的“藏宝点”……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体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而生活化的课堂则是体育课程改革中一个新的方向,作为体育学科教师,更要树立全面育人的“大体育”观念,不断探索研究,从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立场出发,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每一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体育课生活化体育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体育课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我们的“体育梦”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