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算法多样化 促思维有序发展

2020-12-30江苏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小学部

小学教学研究 2020年24期
关键词:数学计算乘法算式

江苏南京市金陵汇文学校(小学部) 左 雷

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学生最基本的运算能力、运算习惯、运算思维等常规训练,又要关注学生计算层面的思维训练,努力提升他们计算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和创新性,使得他们的计算能够呈现多样化、多元化的质态,让计算学习有更大的进步,有质的飞跃。当然,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得转变观念,努力把计算学习的思考还给学生,还应善于优化算法多样化的学习引领,诱发学生发散思维,促使他们计算学习方式有根本性的转变,从而让他们的计算学习充满智慧。

一、引导自主思考,探寻算法多样

一般的计算教学,教师所追求的是速度和正确率,很多时候都会淡化,甚至是忽略计算教学中的思维训练,导致学生只记住如何做,怎样用算理和运算定律,以及运算性质等,却不知道先行的学习思考对计算算理的理解、算法的选择、计算过程的优化与简化等都有着难以估计的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就得关注学生在计算学习中的思维过程,努力引导学生先进行必要的自主思考,从而助推学习的深入,促进算法多样化的实现。

例如,在苏教版三年级《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例题1的教学中,教师就得关注学生数学知识积累的差异,重视学生数学思维、数学活动经验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创设适合的问题情境,引发学习思考,从而更有利于学生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乘法口算的学习与理解,让学生在不同的思考中更科学地理解其算法,掌握其算理,使得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更加扎实,更加有效。

师:请看屏幕上的画面,说说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王阿姨买了3箱黑玉米,每箱20根。问一共有多少根?

师:说得不错!你们能列出这个问题的计算算式吗?

学生自主写算式,并不时在小组中交流。

生:20+20+20,一箱20根,3箱就是把3个20加起来。

生:这个加法式子是对的,但也可以写成乘法算式20×3。

师:都很有道理!加法是不需要费力气去研究的,那20×3又该如何计算呢?

生:因为它是由加法变化来的,所以20+20+20的和应该与20×3的结果是一样的,应该都是60根。

生:老师问我们怎么计算,又不是问结果是多少啊!

师:这个点抓得很好,怎样得出60呢?

生:乘法20×3就等于20+20+20,结果是60。

生:20是2个十,20×3就是2个十乘3,是6个十,也就是60。

生:我认为这样更好,因为2×3=6,所以20×3=60。20是2的10倍,所以20×3的积一定是2×3的10倍,就是6的10倍,也就是60。

生:这个方法简单,而且还容易理解。通过以上信息我想到了30×3。可以先看3×3=9,这样30×3就是90了。

生:我明白了,先把20、30这样的数的末尾的0放在一边,先计算前面的部分,最后在结果后面添上前面的0,这样就得出结果了。

师:你们听明白了吗?用这个策略试试40×9,90×5,400×9等。

学生结合学习,再度思考屏幕上出现的几个乘法算式。

……

案例中,面对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学习内容,教师没有刻意地引导,更没有给予过多的讲解,而是把20×3的探究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运用自己的乘法知识储备、生活经验、学习经验积累等,积极思考、发散思考,从而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问题,研究问题,致使整个计算方法呈现多元化,促使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更加深刻。从中不难看出,小学生的计算学习,教师切不可强加给学生单一的思考方法,而是要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发挥出个性思维的活力,力求让学生在多样化的学习中更好地理解算法,领悟算理。

二、引导合作分享,促进智慧交互

促使智慧交互,是实现算法多样化学习的基本策略,也是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的体现。所以,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就得善于解读学生的算法,更要激活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投入到算法探究和算法比较之中,从而打破计算教学的桎梏,打破学生计算学习的僵化思维,进而实现多样化算法的学习,促进学生运算能力的不断发展。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运算律》练习课时,教师就得利用合适的计算练习的机会,引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思考与讨论,从而促使他们各尽其能,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理想格局。

师:练习了这么多关于运算律使用的习题。那你能用尽可能多的算法去思考下面的习题吗?

课件显示习题:99×75等。

面对新的练习题,学生们都能积极地进行分析与思考。

生:这样的习题,我遇到过,用100×75-75=7500-75=7425,就可以了。

生:就是这样的啊!

……

师:计算过程是这样的,不错啊!但是你能将这个计算的原理,再理一遍吗?

生:因为99等于100-1,所以99×75,就变成了(100-1)×75,再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是100×75-75了。

师:还有其他的思考吗?

问题促使学生再思考,再合作研究其他的算理。

生:我们小组是这样想的,买了99个价值75元的篮球,可以想成100个篮球减去1个篮球,于是就得出算式100×75-1×75,也就是100×75-75。

生:99×75,可以想成99个75,变成100个75减去1个75,我和前面同学的想法是一样的。

……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本身就是一个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的责任就是引领,通过切实有效的具体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反思学习,并引导他们在交流中拓宽视角,在分享中产生思维碰撞,进而迸发出更多的灵感,让整个学习活动充满活力,也流淌着人性的魅力。

案例中,教师以一条较为常见的乘法分配律计算题99×75为切入口,一边引导学生自主计算,一边引导学生阐述自己的算理,以及计算的依据等,使得计算学习有更多的思维成分存在。同时,引导学生再度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进一步解读这个算式中所蕴含的基本原理,让学生在分享中感受到计算的原理,体会思考的魅力,并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更加深入,使得思维的灵活性得到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运算素养也都有了相应的提升和发展。

三、引导创新思考,促进思维发展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任务之一。在计算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创新思考,也是发展他们计算能力的重要举措。为此,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既要重视对学生独立思考的引领,又要重视对学生合作学习的引导,更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创新思考的指导,促使他们逐步养成用不同的方法、采取不同策略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使得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不断攀升,也使得他们运算素养的积淀愈加丰厚。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20以内减法》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习从多角度去解读问题、研究问题,从而实现计算学习的突破,以及相关退位减法数学模型的建立,让计算学习变得更具智慧。

师:请看屏幕,说说你看到哪些有意义的数学信息。

生:大树上原来有12只喜鹊,突然飞走了9只。树上还有几只喜鹊?

生:用12-9就可以了,还剩下3只。

师:你们的观察真细致,想得也很好!不过老师有点疑惑,12-9,为什么会等于3呢?

生:用12个小棒,从中取走9根,就像喜鹊飞走一样,不就是剩下3根小棒吗?

生:我先从1捆小棒中拿走9根,只剩下1根,与另外2根再合起来,就是3根了。

生:12是由9+3得来,所以12-9就等于3了。

师:分析得很有道理。想想今天这样的计算与以前我们学习的计算有什么不同呢?

生:不一样了,12-9中2-9是没有办法算下去的,我们就得用整捆中的10根小棒减去9,再合起来计算。

生:不同了,但是也可以这样想,把9分成2和7,先用12-2得10,10再减7就等于3了。

……

案例告诉我们,给予学生应有的空间,他们就能跳得起来,也能够有所收获。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自主探究、创新学习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去观察、思考和交流,从而更有效地拓展学习视角,实现学习创新,最终实现算法多样化学习的深入,也促进了学生计算能力的稳步发展,让他们的数学思维在学习中得到锻炼,获得发展。

总之,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教师要大力倡导“算法多样化”的实施,并以此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努力学会用自己的方法去研究计算问题、解决计算问题,从而实现计算思维的不断革新,也使得他们的计算能力、运算素养获得更好的发展。当然,这是一个艰辛且漫长的过程,还需要教师们立足课堂、发扬人本思想,让学生们在不断思考、积极探索中走向成功,走向未来。

猜你喜欢

数学计算乘法算式
算乘法
多措并举,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试析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计算教学
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低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怎么写算式
把加法变成乘法
好玩的算式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