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演讲: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创新探索

2020-12-30仲崇恒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20年32期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儿童评价

□仲崇恒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时代都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索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学关键能力,培育创新人才,是数学教师的共同追求。微演讲,是对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创新探索,是对常规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一、什么是“微演讲”

微演讲是快速简单的演讲,它能抓住问题的实质,在几分钟甚至几十秒的时间里就能把问题叙述清楚,简洁有力,直指人心。[1]

小学生数学微演讲是以小学生为演讲者、演讲时间为两三分钟、围绕数学内容展开的数学学习交流活动[2],它是与时俱进的、为儿童特地设计的综合与实践活动,可以设计为每节数学课的“课前三分钟”,也可以融入每学期的“校园数学节”,还可以围绕某一主题开展。演讲方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学生参与广泛、表现活跃。可以说,数学微演讲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

在准备与开展微演讲的过程中,学生自主地参与相关活动。演讲准备时会涉及文献的查找阅读、演讲PPT的制作;演讲过程中需要小组合作、照片拍摄、视频录制;演讲结束后有反思回顾与交流评价。因此它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共享性、泛在性、创新性等特点,是一种融合数学阅读、数学表达、数学体验三位一体的数学学习新范式[3]。

二、为什么要进行“微演讲”

数学常以“冰冷”的面目示人,数学学科追求的逻辑的严密性、思维的深刻性等常常让学生对数学望而却步。小学生数学微演讲,是常规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它是离儿童更近一些的、离实际课堂更近一些的、离数学文化更近一些的、离学生生活更近一些的、离数学素养更近一些的一种综合与实践活动。[4]在儿童成长、教学提高、课程建设等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一)有助于学生自我成长

演讲的重要意义在于“敢于说话的孩子更具理性而聪慧,敢于登台演讲的孩子更有自信和自我约束力”。从小学会在大庭广众之下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意见是儿童必备的语言素养。[5]

学生在数学微演讲中,经历有目的、有设计、有步骤、有合作的实践活动,不仅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而且通过阅读与表达进一步理解了数学知识和方法。微演讲让学生在学习伙伴面前比较正式地展示自我,这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好奇心。在这一特别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丰盈了童年的数学学习体验,获得了个性化的发展。

(二)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

对于参与的教师来说,数学微演讲可以促使他们更加关注数学课程资源和数学知识体系,更加清晰知识的来龙去脉。在与学生共同交流的过程中,有些内容甚至可以成为教师钻研教材的新材料。

更可贵的是,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比如发现学生对什么故事感兴趣,对怎样的人物感兴趣,对怎样的经历感兴趣,以及他们对学习数学有怎样的想法,喜欢通过什么渠道获取知识,如何加工处理信息,等等。而对教学内容以及对儿童的深入理解,正是教师专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两大基石。

(三)有益于课程的发展完善

斯坦福大学前校长约翰·亨尼斯认为:“写作与演讲是一切学科中最有价值的两项技能。”[6]数学微演讲是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创新探索,是数学课程的必要补充和拓展。

数学微演讲整合了语文、科学、信息甚至美术、音乐等多学科,是一种跨学科的课堂组织形式,它改变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形态和学习方式,化抽象为形象,化结果为过程,化静态为动态,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变统一化学习为个性化学习,变“离身”思辨为具身体验[7]。这种形式的介入让数学课程本身更加丰富,学生对数学随意地打量,随时地拜访,在自我激励下获得更有价值的必要的数学技能和经验,数学因此变得更加温暖而真切。

三、如何让“微演讲”走进课堂

小学生数学微演讲的实施是以螺旋上升的过程:从课内到课外,再到课内;从学生个体到学生群体,再到学生个体。实施过程中注重四个方面:讲什么,怎么讲,怎样评,怎么用。

(一)讲什么

数学微演讲形式很重要,内容更是王道。坚持微演讲内容的数学学科的导向,才能落实其教与学的价值。演讲内容要充分体现“为儿童的特设境遇”,并充分考虑“儿童所曾接触的事物”,内容可涵盖数学故事、数学知识、数学生活、数学情趣等多方面,着力呈现教材中的数学、生活中的数学、学生中的数学、思考中的数学的万千景象。演讲准备时一般首先考虑最适合学生当前数学单元学习的内容,然后再搜集适当的拓展材料。通常学生改编后的一篇微演讲在200字到300字。

(二)怎么讲

从数学活动场域看,微演讲分为现场式和录播式;从他人协助情况看,微演讲分为教师指导式、家长指导式和学生互助式。其中以“前期有教师指导的现场演讲”为主。学生课堂上进行微演讲时,必须同步播放提前制作的微演讲图文PPT,不能始终照着读。录播的微演讲作品中没有PPT背景的需要增加字幕或关键词。录播式微演讲可作为节假日数学长作业来布置。有时为了使微演讲内容更贴近教学需要,在录播上还可以采取约稿和招标的形式,促进学生聚焦主题深入思考,激发学生小组协作、精益求精的热情。

(三)怎样评

对数学微演讲的评价,能及时反馈学生的数学微演讲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已达到的数学素养水平和存在的问题,确定改进对策和措施。评价过程中必须坚持以生为本、内容多维、自评和互评相结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的原则。

学生自我评价框架由数量不等的提问构成。比如,(1)你喜欢数学微演讲吗?(2)你认为本次微演讲有哪些优点和不足?(3)你认可同学的哪些评价?(4)你认为本次数学微演讲的知识要点是什么?(5)你希望老师给予哪些具体的支持和帮助?

对于外部评价,研究团队制定了评价标准细则供教师、家长及学生互评时使用。微演讲评价一级指标分为收集和处理信息、交流表达、数学探究、发散思维、视频制作等方面,最后结果以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四个等级定性评价。

(四)怎么用

为了突出数学微演讲反哺课堂的功用,教师可从教材核心内容出发,坚持以学习为中心,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生长点和延展点,挑选微演讲素材,匹配微演讲时机。微演讲环节与教学程序的穿插融合进行,或教学前设,或教学旁白,或教学后讲,均能够起到巩固、延伸与补充的不同作用。

微演讲反哺课堂,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创新和开发,也是教师对儿童的尊重和呵护,更是教师对数学本质的把握和诠释。数学微演讲与常态课堂教学的融合有以下四种方式。

附加式:展示数学家的故事、学生的生活观察等。去掉后对课堂教学无明显影响。微演讲无确定的教学内容指向。如华罗庚的故事等。

背景式:根据数学史料解析数学情境,编制数学问题,给学生提供深度学习的素材。如济南修女楼搬家(平移)、全国人口普查(多位数的认识)。

拓展式:学生根据阅读及自身活动经验形成的知识与方法,启发全体学生进一步学习。如混凝土的由来(按比例分配)、闰秒(闰年)。

重构式:将有价值、有趣味、有联系的数学习题或数学故事动态呈现,充分还原知识演变过程。如狄青百钱定军心(可能性)、保罗大叔开餐馆(认识分数)。

数学微演讲作为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创意活动,视角独特,形式生动,其价值涵盖数学教与学的多个维度。它是一种机会:让每一个学生感受数学之美,审视数学之用,体验表达之乐,推进学习之变。它是一种可能:让每一个学生享受更加精彩的值得回味的童年生活。它还是一种成长:让每一个实验教师在更加全面地理解儿童和理解数学的过程中实现有效的专业成长,建构个性化的品质课程。

猜你喜欢

综合与实践儿童评价
关于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案例探究
让“综合与实践”活动“活”起来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留守儿童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六一儿童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