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坚守:让语文教学从解脱走向超越
2020-12-30黄敬统
○黄敬统
似乎是一夜之间,语文教学从远古步入了现代,凭着鼠标和屏幕,无限广阔的知识天地尽现眼前。然而,信息的无穷无尽和手段的数不胜数,在给语文教学带来生机的同时,也对语文教学带来了冲击,甚至使语文教学陷入尴尬的境地。究其原因,主要是“无边语文”演变成了“无界教学”。可见,在“无边”中寻求“有界”,才能让语文教学走向清醒,走向清晰,让语文教学得以解脱、得以超越。
一、跨界学习:以指向语文为界
【课堂回放】
阅读《音乐之都维也纳》,导入新课,教者借图片和文字介绍花都巴黎、雾都伦敦、佛教之都曼谷、沙漠之都开罗、绿色首都莫斯科。阅读写“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这一自然段,借图片与文字介绍了音乐家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和施特劳斯的生平,还播放了施特劳斯的《蓝色的多瑙河》。就这样,教者进行着图片、文字、视频的切换,学生关注着画面、语段、场景的更替。仅此而已,时间消耗达15分钟。
【教学诊断与矫正策略】
不少教师为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想方设法地补充其他学科的知识,运用其他学科的形式,试图体现跨界学习的新思想和新理念。不过,语文学科的跨界学习须以指向语文为界,从文本跨出,该回到文本;从语文走出,须走回语文!上述案例中,展示资料、播放乐曲看似与课文相关,但内容杂乱,到底是语文、地理、历史还是科学,让人困惑。这样的跨界,跨出了文本,忘却了语文。这是对跨界学习误读和扭曲,是畸形的跨界学习。
提倡跨界学习,但“跨界”须以“守界”为前提,一切“界外”的内容、形式、手段,绝不是追求时髦,而是服务于本体;绝不是追求热闹,而是确实需要。如《音乐之都维也纳》,特色都市与音乐大家的拓展,跟课文相关,合理拓展应该顺理成章。只是这种拓展要服务于本体、指向于语文。
导入新课,不妨引导由文题揣摩内容,随即让学生根据特色都市的名称猜测都市的特色,说说倘若写这些都市该介绍什么。而介绍音乐大家,得指向于“摇篮”:知道了这些音乐大家,你想对维也纳这座城市、对这些音乐大家说些什么?让学生自由表达,抒发情感。当然,特色都市和名家介绍必须要言不烦、点到为止。这样拓展,才是必要而有效的。而《蓝色的多瑙河》作为世界名曲,可让学生了解它与维也纳的关系,加深对“摇篮”的理解,如真要引导欣赏,也要掌控时间,且要构成“名曲、名人、名都”的联系,聚焦于“摇篮”。
二、目标确定:以切合学生为界
【课堂回放】
三年级学生学古诗《望庐山瀑布》,教者向学生介绍作者生平、创作风格,进而让学生按照“解诗题、明诗人、读诗句、解诗意、想诗境、悟诗情”的方法自学。而学生多未能心领神会,只把诗句读了几遍。理解诗意时,教者抓住“生紫烟”的“生”“挂前川”的“挂”“疑是”的“疑”进行文字鉴赏:这些词用得美妙吗?学生或无言以对,或语不达意。尽管教者高谈阔论,学生还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教学诊断与矫正策略】
古诗学习原本就有难度,而对三年级孩子谈作者生平、创作背景、创作风格,教给完整的学诗方法,引导文字鉴赏,岂不是揠苗助长?语文课学什么,由本体——语文决定,这是因科施教;学到什么程度,由主体——学生决定,这是因材施教。可上述案例中,教学要求和设计,恰恰忘记了教学对象,拔高了教学要求,超越了学生能力。如此对心智的掠夺性开采,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生命成长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望庐山瀑布》是千古名诗,对于三年级孩子,怎样让他们爱学、能学呢?有专家说得好:小学学常识,初中学知识,高中学见识。小学学常识,必须是形象的、具体的、感性的。因此,学习《望庐山瀑布》,能够读正确、读流利、读出形象、读出韵味、读出感觉就够了。为此,可这样设计:
1.简介作者,引发兴趣。《望庐山瀑布》是千古名诗,知道谁写的吗?你了解他吗?
2.自我描述,感受形象。“瀑布”大家可能不陌生,能说说你看到的瀑布吗?瀑布有哪些特点?
3.自由朗读,读出感觉。
4.引入情境,读出形象。引导边读边想象描述看到的画面,相继出示视频或画面,让“香炉”“紫烟”“直下”给学生直观的感受,理解“直”的内涵。
5.引入情境,叙述感受。看到这样的景象,会想些什么?作者为什么“疑是银河落九天”?
6.拓展阅读,促进升华。阅读叶圣陶的《瀑布》,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觉、读出情感。还可将两首诗比较,看所见、所闻、所感有什么不用。
三、相关拓展:以优化教材为界
【课堂回放】
初读课文《我和祖父的园子》后,教者让学生浏览课文,找出精彩内容,一交流便很快“被统一”到写祖孙俩在园子里的段落。接着引导阅读,发现“反复”运用的特点。随后拓展三个相似片段,进而以“可爱的小猴”为中心句仿写,用上“反复”。
【教学诊断与矫正策略】
随着群文阅读、主题阅读的风生水起,学一段带几段、学一篇带几篇已成时尚。笔者无意否定被名家推崇的教学方法,只是不少教师只看现象,不看本质;教材处理以偏概全,挂一漏万;阅读指导操之过急,浮光掠影。“学”是囫囵吞枣,“带”是浅尝辄止。课堂的活力、教材的价值,被这机械的教学销蚀殆尽。如此以点概面,是对教材的冷落,它突破了教材使用必须坚守的界。
阅读拓展,须以优化教材为界。相似拓展,多在于丰富语言材料,清晰语言内涵,凸显语言规律。《我和祖父的园子》语言通俗有趣,“反复”的运用贯穿全文。教学中,紧扣“反复”,朗读想象,体会自由;品味语言,发现“反复”,深化自由;拓展画面,运用“反复”,表现自由。如此运用教材,可谓聚焦明显、指向清晰。这样的教材边界坚守,带给语文教学一定是高效低耗,而完全没有必要多此一举,另起炉灶。
四、教学形式:以教学必需为界
【课堂回放】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中有这样一句:“我想变一只蝴蝶,在花丛中穿梭。”理解“穿梭”,为让荷塘给学生现场感,教室前放着几丛塑料荷花。学生朗读句子后,教者问:“穿梭”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表演给大家看一看?学生纷纷举手,老师请一学生登台,并给她披上丝巾(这是蝴蝶的翅膀)。一切就绪,该生双手拉着丝巾翩翩起舞,行走于荷花丛中,随后教者让学生说说“穿梭”的意思。
【教学诊断与矫正策略】
上述案例中,教者如此煞费苦心并让学生登台表演,看起来仅是展示词语形象、引导理解词义。其实,在教者的潜意识中,其追求的更是教学手段的创意,课堂气氛的热烈。殊不知,一切教学形式,都须由内容决定、为内容服务,它以教学必需为界,就是教学确实需要、必不可少。上述案例颠倒了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如此教学手段的追求,必然让语文教学陷入歧途。
“蝴蝶穿梭”学生多有形象库存,充分调动他们的形象库存,让生活画面与文字画面有效融合,从而让语言激活生活,以生活解读语言。请看下列教学片段:
师:请大家把这句话认真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象,如果你变成了一只花蝴蝶,你会怎样在花丛中穿梭呢?
生:我在花丛中飞呀飞呀,一会儿穿过这几朵花,一会儿穿过那几朵花。我飞过不停,看过不息,好开心啊!
师:好美的花儿,好美的蝴蝶,知道“穿梭”是什么意思吗?
生:“穿梭”就是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有了这样的形象展示,学生对“穿梭”的理解就不仅轻而易举,而且具体形象。可见,相较于语言文字魅力的挖掘和展示,其它任何教学手段都只能而且必须处于从属的地位,切不可本末倒置。
五、语文生活:以学生自主为界
【课堂回放】
一教师在五下备课中,结合课文先后推荐如下书目:教学《装满昆虫的口袋》推荐《昆虫记》,教学《成语故事》推荐《中国成语故事集》,教学《伊索寓言》推荐《伊索寓言集》,阅读《诺贝尔》,推荐传记故事《诺贝尔》,阅读《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推荐《在童年》,阅读《林冲棒打洪教头》,推荐《水浒传(青少年版)》。依据课文内容,先后安排了“走向自然”“亲近昆虫”“家乡巨变”“说名道姓”等5次语文综合性学习,除“说名道姓”为教材安排,其余都是教者自行设计。
【教学诊断与矫正策略】
上述案例中,书目推荐、实践安排都与教材相关,这毋庸置疑,问题是如此推荐与设计,突破了时空界限,可能给人纸上谈兵、装潢门面之感。如今很多研究课、公开课,课文阅读后总会推荐书目、布置实践。书目很经典,活动有价值,但是绝非三日两日能完成。这样无限制的布置,不仅影响了经典书目和实践活动在孩子心目的地位,而且影响了教师自身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这样的反教育现象岂不令人揪心!课堂为师生共有,课外为学生所有。因此,丰富课外语文生活,必须以学生自主为界。
就现阶段而言,以文本为主要凭借的阅读教学,教学任务要在课堂达成。因此,明白的语文教师,必须有这样的理性:很多时候教学内容的减法,正是教学效果的加法。缩小容量,放慢节奏,得到自然的成长——语文的成长、生命的成长,这对语文教学,是一种科学和必需;对生命主体,是一种尊重和呵护;对语文教师,是一种智慧和艺术!
语文生活无处不在,语文收获无时不有,这是每个语文教师的期盼。对此,我们须运用自己的智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关注,形成留心生活的自能和自觉,让语文生活变成他们自由、自主的生活,这是必需坚守的边界,也是应当追求的境界。切忌急功近利,事事与语文挂钩。也许,当学生不为语文所累,不为老师所牵,却能在本真的生活中获取语文的东西,那才真正体现出教者边界坚守的无穷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