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明文是怎样“说明白”的
——以《太阳》为例

2020-12-30陈爱红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坐飞机例子说明文

○陈爱红

《太阳》是部编教材中说明文习作单元的精读课文,笔者在执教时以“了解本课是怎样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太阳的特点‘说明白’的”为目标,创设具体的写作情境,跟作者一起去解决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更好地为本单元习作做指导。

还原“写作现场”一:怎样写,才能更明白?

出示课文中的句子: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前一句已经把太阳与地球的距离用数字说清楚了,为什么还要添上后半句呢?学生发现:列数字虽然十分准确,但是却比较抽象,后半句用“步行”和“坐飞机”到太阳上去所要用的时间来说明太阳和地球的距离,比列数字更加通俗易懂。我进一步追问:那前一句可以去掉吗?学生意识到:说明同一个事物的同一个特点,用不同的说明方法从不同角度去介绍,能介绍得更清楚。

还原“写作现场”二:资料怎么用?

“太阳:直径大约1392020公里,表面面积大约6.09×10^12平方千米,体积大约1.412×10^18立方千米。”(网上资料)“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课文句子)

网上的资料十分全面准确,可是课文却没有直接使用,这是为什么呢?学生通过对比发现:资料虽然准确,但是一般读者读不懂,如果把太阳和地球进行对比,读者一下子就能感觉到太阳的大。我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怎样把资料转换成更加直观的说明性文字,对写作教学进行了有效指导。

还原“写作现场”三:为什么不能换?

在说明文中,举例子、作比较是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什么样的例子、和什么事物作比较都是需要经过反复比较和精心选择的。出示句子:如果步行(坐汽车),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坐火箭),也要飞二十几年。

创设情境,围绕问题进行研讨:如果改用括号里的事物来举例子和作比较好不好?选择一个说说你的想法。这个问题把学生带入写作情境,和作者一起去研究:在举例子和作比较的时候,该如何选择更为恰当的事物?

还原“写作现场”四:谁“续写”得好?

以“太阳光有杀菌的能力,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为中心句续写,下节课对资料的使用进行点评和指导,再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为什么没有具体说明太阳是怎样预防和治疗疾病的?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说明文也是要有详略的,本文想从不同角度说明太阳和人类的关系密切,没有必要对太阳如何治疗疾病作详细说明。

“写作现场”的还原,让学生在言语实践中习得,学生通过研究“用什么说明方法更好”“如何选择合适的事物进行举例子和作比较”“如何对资料进行选择和修改”等问题,逐步构建起对说明文写作的认知。

猜你喜欢

坐飞机例子说明文
来来来,一起装修数据库——说明文也能很生动
说明文阅读专练
阐释现象 揭示事理——说明文写作六步曲
《团圆之后》:“戏改”的“一个鲜明的例子”
如此乐观
坐飞机,不安全?
坐飞机
商界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