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专题研究课的简约与深度
——评王宏艳老师《从“童年的我”到“成年的我”的成长》教学设计
2020-12-30马晓萍杭州师范大学附属文晖教育集团文晖中学浙江杭州310020
马晓萍(杭州师范大学附属文晖教育集团文晖中学,浙江杭州310020)
王宏艳老师的教学设计,就课型来看,属于名著阅读专题研究课。名著阅读专题研究课,很考验教师的功力。从确定研究专题,再到多文本勾连,如果教师没有宏大的视野,没有深度的建构能力,教学设计无法做到通透。王老师的教学设计,从目标定位到教学环节,紧扣“双重叙述视角”一个点,并加以开掘,做到了简约与深度并存。
一、选点
名著阅读专题研究课,确定研究主题很重要。选取什么点来研究呢?王老师的设计给了我们启发:抓住名著特质,有机结合教材。《朝花夕拾》是一本散文集,集子收录了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十篇回忆性散文。回忆性散文,其中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双重叙述视角”。回忆性散文往往会有“两个我”,“当下的今日之我”和“过往的昔日之我”。作者站在今天的立场,回忆过往的事情,品评过去与“我”生命中有过交集的人,表达这些事、这些人被记忆的理由,抒发自己的情思,这也是人类记忆的意义。王老师很好地抓住了这一特质,引导学生在“双重叙述视角”中深挖。再者,王老师关注到了教材七年级下册中《阿长与〈山海经〉》一课的课后练习:要求学生找出“写作时的回忆”与“童年的感受”的一些语句,体会文中“成年的我”和“童年的我”两种叙述视角的不同。其实,不仅仅是七年级下册教材,在七年级上册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中,课后练习第五题就设计了关于“小鲁迅”与“大鲁迅”的一个题目。这两道习题,知识都指向“双重叙述视角”。统编教材的课后习题,是知识点和能力点的有机融合,是语文要素的体现,也应是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着力点。“双重叙述视角”,从教材编排来看,这是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王老师依据名著特质和教材编写意图进行选点,这个教学点就显得很有价值。一堂课,一个教学点,看似简约,但简约的背后,是基于对名著、对教材的深度把握。
二、勾连
专题阅读,对学生来说意义重大。深圳宝安区新安中学的吴泓老师,研究专题阅读十多年。他曾说:“现行的单元式的教材给学生的只是一杯水又一杯水,最多是一桶水又一桶水,而专题性的教材给学生的是一条江、一条河,从源头到入海口。”专题阅读,通过多角度地选择与专题相关的多篇文本进行语文阅读活动,容量大,思维含量高,需要建构文章间的意义关联。大容量的阅读,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摆脱单篇教学碎片化的低效。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推进,专题阅读已经走进初中语文课堂,王老师的课是对专题阅读教学的大胆探索。专题教学,难就难在文本的选择与组合。进行专题教学,一则需要教师的阅读视野,二则需要教师的阅读深度。有视野,才能选择出适合专题教学的文本;有深度阅读,才能很好地组合文本。王老师的设计,教学文本涉及较广,《朝花夕拾》中共选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三篇,外加《“我”的日记》《鲁迅日记》以及《朝花夕拾》的创作背景。这是王老师在广泛阅读基础上作出的筛选,这是一个教师学养的体现。再者,王老师还能抓住文本间的关联,发现《“我”的日记》与《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和《鲁迅日记》可以构成互补式文本,通过不同文本的相互补充,为“双重叙述视角”这一教学点提供了很好的教学文本,再用“双重叙述视角”这一个组合点勾连起所有文本。这样的勾连,很自然,没有生硬之感。一个教学设计,简简单单,四个环节,但简单的背后,体现了老师深厚的驾驭文本的能力。
三、挖深
教学如放牧。一个牧羊者,如果能把羊群带到水草肥美的地方,羊就能吃得饱吃得好,教师的教学也是如此。一堂课,最终把学生带到哪里很重要。王老师带着学生,第一环节让学生明白了什么是双重叙述视角;第二、三两个环节让学生明白双重叙述视角的背后是作者的情与思;第四环节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双重叙述视角”去解读《朝花夕拾》,体悟《朝花夕拾》双重叙述视角下鲁迅对往事的温暖回忆和冷静批判。整个设计,环环相扣,逐步深入,课堂呈现纵深结构。更难得的是,王老师的教学,没有只停留在这几篇文章,她最终带学生走向《朝花夕拾》整本书的阅读。尽管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没有充分展开,但我们能体会到她的意识。双重叙述视角,这是一个知识点,我们教学这个知识,并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这个知识,我们更需要让学生去运用这个知识,让这个知识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阅读,这样,学生才是真正理解了这个知识。当学生明白回忆性散文的双重叙述视角这一特质,那他在阅读《朝花夕拾》的其他几篇散文时,就能关注双重叙述视角,并就双重叙述视角深入进去。这样,他就获得了阅读回忆性散文的正确路径,这就是阅读能力的体现。所以,最后一个环节,虽然没有展开,但是很重要,这是教师对知识作用的深度认识、对知识的深度开掘。
以上所言,一孔之见,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