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本生活生命
——新冠肺炎疫情下《一个人的遭遇(节选)》的情境教学

2020-12-30项香女台州市第一中学浙江台州317000

教学月刊(中学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同情遭遇战争

项香女(台州市第一中学,浙江台州317000)

很多回教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节选)》,但从来没有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网上教学让我对课文和生活中的“泪”理解那么深,而自己也流泪那么多。

以往教这篇文章,在内容处理上,不外乎让学生抓住课文中心“泪”理出主人公索科洛夫的遭遇,再深入到索科洛夫对不幸遭遇的态度,然后拓展到更多的索科洛夫们“历经苦难而坚忍不拔,受尽摧残却依旧忠厚善良”的意志和品质,表达我们对他们不幸的同情、对战争的反思、对和平的祈祷(这一专题的主题)。曾在《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10期)上看过黄华伟老师对这篇课文的教学思考,基本上也是如此处理,效果还是不错的。

有人说,《一个人的遭遇》创作的创新点之一是作者把叙述的视角转向一个小人物——一个遭受战争摧残的普通人,在诸多歌颂高大全的英雄主义的作品之外,这篇小说更显得有个性、有价值。我以前这样理解:普通即是普遍,普遍则典型,典型则有代表性。所以,过去教学,我更多关注普通人在战争中的不幸遭遇,“泪”为不幸而流,为战争中的家园被毁、最后的希望被埋、战争留下的身心创伤而流,当然,也会顾及不幸的人民坚韧的意志和相互救助的温暖。但这次教学,我却反复思考,普通人的英雄主义,应该也是这场“战疫”背景下《一个人的遭遇(节选)》教学的重点。

深受斐斯泰洛齐、杜威影响的中国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生活决定教育”。应该说,现实生活本来就是语文课程的重要资源,对这样的资源,应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的,要“积极利用与开发”,“形成与教材相呼应的开放的教学格局”。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涅斯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它强调了语文与生活关系密切,它启发我们,教学内容尽可能生活化,尽可能联系生活实际并运用生活实际。基于此,这次教学,我尤其注重打通课文教学和生活实际。

一、文本:小说中“泪”的多层解读

小说写了三次索科洛夫的“泪”及一次“我”的泪。

对索科洛夫的“泪”,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去解读。第一次“泪”是从妻女被炸死到儿子被狙杀,亲人尽亡对主人公的打击实在太大,家毁人亡,他“擦干眼泪”,“眼泪在心里干枯了”。这里,我们可以把“泪”解读成索科洛夫的不幸与坚强,我们读后流下的是同情的“泪”。第二次“泪”是在索科洛夫让凡尼亚上车之后,听了他不幸的遭遇的叙述,“我的热泪怎么也忍不住了”,并“一下子打定主意”,“要领他当儿子”。如果说前一次是索科洛夫为自家的不幸而流泪,那么这一次,直击我们内心的,是他为凡尼亚流下的泪,而且是忍不住的“热泪”,他那颗坚硬的心因了相同的遭遇而柔软而流泪,这是索科洛夫为别人流的泪,让我们感到的是他不幸、坚强之外的对更弱小者、更不幸者的同情,是他的善良与温情。正是这样的流泪,让作为读者和教者的我,被感动到流泪。第三次“泪”是文章最后,索科洛夫“夜里醒来,整个枕头总是给泪水浸透了……”。这是战争造成的创伤,它在夜里,在睡梦中,啃咬着他的内心。那是他所有伤痛的总汇,是泪的源泉,但在白天的生活中,在对别人的叙说中,这伤痛是克制的隐忍的。联系索科洛夫的遭遇(17岁便参加国内战争,大饥荒时父母双亡,卫国战争时“推”开妻子上了前线),我们就知道,这样一个硬汉,他坚硬的外壳是如何筑成的,他坚强的内心是如何铸就的。所以,这个男子汉的“泪”,到了伤心处仍是控制和压抑的。他的不幸遭遇实在令我们同情,但他的隐忍坚强更令我们动容,而他的温情善良最使我们感动。美国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曾提出“共情”概念,如果说索科洛夫为凡尼亚留下的是同病相怜的泪,那么我们对这两颗被“战争风暴抛到异乡的沙子”,除了同情,更多的会为他们结伴成父子、彼此有安慰而流下安慰、欣喜的泪,为他“我要领他当儿子”的果断决定而流下感动的泪。这些我把它归结为一个普通人面对不幸的英雄主义,包括坚强克制、责任担当等。

而我的“泪”,则体现在“我”的叙述和期望中:“最重要的是不要伤害孩子的心,不要让他看到,在你的脸颊上怎样滚动着吝啬而伤心的男人的眼泪……”作者通过“我”,警示人们:不要再让孩子遭遇战争,成为孤儿,不要再让不幸伤害无辜的百姓。这样的反思和期望,让我流下的是欣喜的泪。

文章中的四处“泪”,可以从三个层面去归纳其内涵:因遭遇不幸而同情的泪,因坚韧担当而感动的泪,因反思和期望而欣喜的泪。

二、生活:疫情中“泪”的对应引入

当下新冠肺炎肆虐,抗疫其实也是一场不见硝烟的战争。这特殊的生活实景,给了我教学《一个人的遭遇(节选)》一个新的触动。我对教学的思考和理解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索科洛夫的遭遇让人同情,我们为他的不幸而流下同情的泪。但仅有同情是不够的,他对待不幸的态度及对更不幸者的同情才是我们要欣赏和学习的。所以,我们更要为他的坚强隐忍善良而流下感动的钦敬的泪。有学生说:“如果是我,我一定会受不了,可能会自杀。”是的,遭遇不幸肯定是不幸的,但我们不能正确地对待不幸则更“不幸”,索科洛夫的态度和表现,堪称一个平民英雄,这是第二层次。那么,文末“我”的泪,更让我们欣慰。毕竟,在当时的苏联(1956年),大背景是歌颂高大上的英雄,但这样代表着大众的小人物的不幸,更能引起普遍遭遇了不幸的民众的共鸣。文章当时发表在苏联的《真理报》上,并通过高音喇叭播放,许多人下班宁可站在电线杆下流着泪听完也不急于回家。我想这就是遭遇了苏联卫国战争的普通人的感同身受吧。著名翻译家草婴多次落泪难以续译。当然,不幸本身固然让人同情,但仅是同情就很难让人看到希望,也很难引起人们深刻的反思,我们该如何关注并救赎战争中受伤的普通人的肉与灵,并尽量不要让伤害再发生,这才是该文的价值。那么,联系此次武汉“战疫”(有学生在学习体会上说,这不禁让我想起武汉的抗疫同样是一场“战争”),我们可从同情、感动、欣喜三个维度,找到文本与生活恰当的对应点:

第一是故事情节和人物。索科洛夫遭遇的一连串不幸及战争中遭遇不幸的人们和“我”,可对应武汉遭遇新冠肺炎不幸的人们及“战”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普通百姓。作家方方说:“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都是一座山。”苏联卫国战争伤亡人数过两千万,那是世界大战,普通百姓避无可避;可是武汉疫情死亡三千多人,这是和平时期,发生在当下的中国,这背后也有着深深的不幸。

第二是人物态度和品质。索科洛夫遭遇了一连串的不幸后所传达的生活态度和由此传递的坚强隐忍、善良的品质及战争中战友的无私帮助,可对应武汉染病的人们尤其是患病后的积极乐观配合治疗的心态,国家高层“战”时总动员,科研人员废寝忘食,医护人员舍家出征,普通民众尽力奉献,全国各地积极投入,世界各国爱心资助。

第三是写作主题和意图。“我”在听索科洛夫讲述过程中的感受、最后的期望——“我”“沉重而忧郁”,希望“不要再伤害孩子的心”,可对应读者(教者)的阅读感受与期望,为“我”对战争的反思而欣喜。我们阅读着武汉“前方”的故事,同情遭遇新冠肺炎的不幸的人们,悲悯因此亡殁的人们,也为乐观面对疾病的人们而高兴,更为那些医护人员的付出而感动,也为有人提出不要再虐杀野生动物、反思此次武汉“失守”的原因而欣喜。

三、生命:教学后的收获与思考

(一)一味同情会削弱“疗救”的力量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索科洛夫一连串的不幸,无论是谁,读了都难抑同情的泪。有学生在谈体会时说:“怎么会有这么多不幸的事都发生在他的身上,一件就会让人受不了,我的确落泪了。”联系武汉疫情,教学时,我特别截取了“一个武汉女孩的日记”的片段,播放了一个女子跟在殡仪车后喊妈妈的视频,转引了满是无主手机的图片,投影了那歪歪斜斜写的“我的遗体捐国家”的遗嘱。这些惨不忍睹的真实素材,让我们禁不住流泪。死亡三千多人(护士柳帆,12天中一家4人亡故),这背后是多少人的全部和多少家庭的不幸啊。但一味沉浸于同情的泪水会让人看不到希望,甚至会失望,抱怨。完成教学时,武汉的疫情正重,我在作业中特地布置了“联系武汉疫情,谈谈你学了本文的体会”,目的是将看引入思,用自己的思考传达真实的生命体验。有学生写道:“新冠肺炎肆虐,武汉许多人失去亲人、朋友,甚至自己还受到感染,他们的痛苦不亚于战争中的人们,在没有特效药的当下,自己对生活的希望、战胜病魔的信心也是良药。作为武汉疫情的‘读者’,我们都有这个认识。”

(二)需要勇气和善良来强化救治的效果

我们在为不幸者的遭遇流下同情泪水的同时,更为不幸者自身对待不幸的态度而感动。索科洛夫离开被毁的家园,在儿子那儿找到希望;儿子牺牲,凡尼亚又成了他的寄托。在一系列不幸的生活中,索科洛夫始终是带着希望积极生活,坚强行走,这是一份经历劫难后生命勃发的力量。联系武汉疫情:90多岁的老人出院,他的建议是配合医生,要乐观;染病的护士,在治疗期间,和医生一起激活病房的欢笑;被国外黑媒称为“集中营”的方舱医院里,跳起的是健身操、广场舞,喝出的是“武汉加油”的最强音,还有青年安静的阅读;双双染病的夫妻,手机视频传递的是相互鼓励。所有这些,都让我们看到身陷疫情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让我们在同情之外,更多的是感动。但更令我们感动和敬佩的是“战”疫一线的医护“战士”及其家属、全国各地的普通百姓,还有世界各国善良的民众。

疫情爆发是在春节期间,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举国休假,万家团圆,但多少医护人员急应武汉“疫”,抛妻(夫)别子(女),放下对父母亲人的牵挂,奔赴一线,迎“毒”而上,更有多少人员写下请战书,摁下血手印。看着那新婚燕尔夫妻的挥手,听着那年幼孩子凄厉的哭声,父母那泪眼中“注意安全”的嘱托,丈夫那“你回来,我包一年家务”的诺言,我们流下的何尝只是同情的泪啊。当我们看到患渐冻症仍然坚守一线的院长,看到把最危险“采咽拭子送检”留自己做的科主任,看到把热盒饭省下给病人而自己偷偷吃泡面的普通医生,看到自己贴钱保证快餐供应的年轻店主,看到一天一万份热咖啡的无偿配送,看到快递小哥“送的是救命的人”的逆行……还有巴铁竭其所能的口罩输入,日本民间“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的情谊,以色列哭墙边上虔诚的祈祷……我们看到力量、看到希望,更看到人性的善良与温暖。这也是《一个人的遭遇》中索科洛夫自身在不幸中坚强,在艰辛中坚韧,保持希望,不失善良,收养凡尼亚,以及索科洛夫的朋友们无私救助这些情节,更令我们落泪的原因。

柏拉图有言,那些杀不死你的,只会使你更加坚强。是的,仅有同情是产生不了多少积极价值的,也没有太多的现实意义。唯有希望,唯有不屈,唯有行动,才是改变不幸的良药;只有积极的心态和行动,不抱怨,不索求,才能改变困境,摆脱不幸,并且鼓舞和温暖他人。所以,许多学生在听课后的体会中写道:“唯有希望能拯救人。”也有学生写道:“我最敬佩的是索科洛夫历尽磨难仍积极生活的态度和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它教会我要笑着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灾难……保持着对生活美好的向往,这成为我们面对未知勇敢前行的力量。”还有学生引用了《白夜行》中的一句话“我的世界里没有太阳,但有东西取代了太阳,所以,我不怕失去”,并指出:“这个东西便是内心的善良、勇气、信念。”

(三)反思让人有所敬畏并克制再犯

课文最后的“泪”是“我”的。“我”听完索科洛夫的讲述,“怀着沉重的忧郁”,可见,“我”的基本感情是同情,而小凡尼亚那只“粉红色的小手”,却像“一只柔软而尖利的爪子,抓住了我的心”,让“我”“转过脸去”,“不要让他看到,在你的脸颊上怎样滚动着吝啬而伤心的男人的眼泪……”。这里的“眼泪”,表达的是作者对战争的反思,对未来不要有战争、不要再伤害孩子幼小心灵的愿望,联系上文深夜泪透枕头的情节,还有反思如何疗救战争对人们造成的身心伤害(毕竟有些伤害单凭个人的力量是很难自我拯救的,坚强如索科洛夫也没能做到),有人说,这反映了作家在新时代对战争的新的思考。但是,这个世界上,利益总是会让人趋之若鹜,欲求让人重蹈覆辙,国家如此,个人亦是。当下,中东战场硝烟弥漫,许多战士血染沙场,百姓更是流离失所,尽管只是局部,但是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生命啊,谁又能保证不会再有“索科洛夫”式的不幸发生。而武汉的疫情,当我们回顾世界历史上的诸多“疫”,尤其是新世纪以来,2003年的“非典”,我们记忆犹新,在病毒的宿主尚未真正找到、抗病毒的良药也还没研制成功之时,人性的贪婪早就忘却了那场“不幸”,口腹之欲危及野生动物,也使自己遭受由此带来的危险,这不能不说是害“物”及己及人。人不能在同一件事上犯相同的错误,但就是有那么一些人,为眼前的享受而忘了将来,为个人的利益而忘了社会,战争如此,人与自然、与动物的关系亦是如此。和平时代,《一个人的遭遇(节选)》的“泪”仍在警示;健康阶段,“非典”疫情的警示也在。如果说索科洛夫的遭遇尤其是战后的心灵创伤是当年苏联普通民众遭遇的缩影的话,那么,我们也期望类似武汉的疫情造成的不幸不要再有,更期望经武汉新冠肺炎一疫,人们能更多地关注疫情给人带来的内心的伤害,能更多地敬畏自然,更多地看到人和自然的和谐、人和万物的共生,更多地感恩国家高昂的投入、人们默默的付出。当然,还要看到疫情中不该有的人事场景:欺上瞒下的,推诿逃避的,制假贩假的,借机诈骗的。人性本有善恶,艰难时刻更显得善良的可贵。

社会就是课堂,生活也是教材。文以载道,师应传道,文章之道,生活之道,均在教学的范围之内。特殊时期,特殊的相应生活素材,应该也是课程资源,教师是可以其将引入教材、引进课堂的。英国著名的教育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写道:“在富有弹性的地方防止僵化刻板。”他还说“教育是有用的,因为去理解这个世界是有用的”,这个理解,“是坚定不移地对现在理解”。教学《一个人的遭遇(节选)》,结合武汉疫情,实现了从历史到现实、从教材到生活、从作者文本到学生写作、从线上到线下的连接,让生活现实化为生命体验,虽不见人,泪却沾襟。生活是我们教学的活水源头,生命体验促进学生成长,疫情本身有着育人的价值。道不远人,这是一个语文教师面对当下疫情的教学责任,也是教文之外,育人的责任。

猜你喜欢

同情遭遇战争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她的委屈,没有同情分
被风吹“偏”的战争
预防遭遇拐骗
不该有的同情
他们的战争
那些理财被骗的人,有多少真正值得同情?
同情
遭遇野人
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