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困境及对策
2020-12-29张景正
张景正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江苏 南京 211899)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实施扩招政策,高校毕业生数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毕业生就业已成为严重的民生问题。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途径,与此同时也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培养适应时代背景的高能力、高素质人才成为高质量就业的关键一环。
1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创业存在的问题
1.1 就业形势严峻,学生自身能力不足
伴随着高校扩招模式的开启,国家人口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很大提升,同时也带来了相关的问题,据统计,2019年的大学生毕业人数达到834万人,超过了2018年的820万,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经济正在逐渐转型,很多岗位已被人工智能所代替,使得就业前景更趋紧张。“互联网+”概念的提出以及“物联网”“大数据”等新鲜技术的出炉,使中国全面进入了“互联网+”的黄金时代,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医疗等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这些理念的提出和技术的应用为新时代大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方向[1]。但是“互联网+”又是一把双刃剑,在高校毕业人数不断增加的前提下,应届毕业生要面临就业的巨大压力,如果准备不充分就会失去就业的机会。高职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具有学业时间短、课时任务重的特点,学生进入大学后,前两年忙于学习理论知识和提升实训能力,很少能够抽出时间参加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学科竞赛等专业竞赛活动,学生的动手与实践能力得不到提升。另外,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很多软件和硬件设施并没有能够同步跟上,学生所学的知识不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随之带来了学生自身素质及培养质量的下降,学生就业便受到很大的影响。
1.2 就业指导工作存在较大问题
现今社会需要的不是简单的劳动力,而是具有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就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重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仍然存在较多问题。首先,高职院校开设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目的仍然侧重于提升就业率,因而导致教师在授课时更加注重学生如何就业,而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职业生涯发展等重视不够,同时也会导致学生产生一种先就业后创业的片面认识。其次,多数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师多为辅导员或者负责学生工作的教师,此类教师通常自身缺乏足够的企业工作经验和自主创业经历,授课多以理论知识为主,采取“灌输式”的形式给学生讲解就业技巧,分析就业行情,传达就业信息,学生很难真正地去理解和应用相关的理论知识,这对于讲究实效的就业创业课程来说,是一种严重的缺陷。此外,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很多教师不能及时更新传统就业观念,认为只有快要毕业的学生才需要就业创业指导,刚入学的新生学好专业技能才是最重要的,导致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缺乏连贯性。
1.3 高校专业教学落后于社会发展需求
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特别是近年来以互联网为基础衍生的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逐渐应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如微课、慕课、信息化教学等,这些技术和方法的运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授课方式仍然采用传统的大班讲课模式,而且课时量偏少。教师为了完成授课任务,大部分时间是在讲授枯燥无味的就业创业理论,很少能够结合有趣的案例和真实的数据对学生进行引导,更不用说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和交流,学生遇到疑惑和问题时,得不到有效引导和帮助,因而对课程缺乏兴趣。此外,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设置有着统一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这对于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以及不同职业需求的学生,并未针对性地设置教学内容,导致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真实需求不同,很难为不同类型的大学生提供个性化和针对性的指导。另外,担任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任课教师多为一线辅导员,平时学生管理工作繁重,很难有时间参加系统的就业创业指导培训,也很难抽出足够的时间对就业指导课进行深入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的提高。就业创业指导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落在实践上,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下,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很重要,但是审视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可见,相关能力培养实践平台建设仍然十分落后。
2 “互联网+”背景下提升就业创业能力的对策
2.1 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目前大多数高职生的就业创业观念较为落后,仍然坚持传统的就业创业观,但是在当前的“互联网+”发展趋势下,这种落后的传统就业创业观念很难适应时代的发展,最终会对学生的就业创业产生消极影响,因而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时,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和反省,进行科学的自我定位,进而根据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互联网+”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社会对人才的标准不再只由成绩高低来决定,因而高校在进行创业就业能力培养时,应根据时代的特点和自身办学定位,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高校应该在计算机课程基础上,适量增加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相关理论知识的课堂与实践教学,应当融入互联网思维,以各类前沿信息技术形成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有力支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毕业后就业的方向有选择性地进行学习,由此提升学生的信息化能力。信息化在给社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不确定因素,如网络诈骗等,因而在对学生就业创业进行指导的同时,要积极渗透法律和道德意识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规避风险,抓住机会,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以应对激烈的就业创业压力。
2.2 加强教学改革,提升就业创业指导质量
学生创业就业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事业,需要学校给予足够的重视并进行切实有效的改革。(1)学校应把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当作“全员化”工程来抓,学生的班主任、任课教师都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而不是仅仅通过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来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质量。(2)学校在保证原有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基础上应该适当增加学时,开设多种形式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如采用微课、慕课、自媒体等新技术进行教学,从而保证师生之间及时沟通与交流。(3)开展包括就业观念、就业目的、就业需求等在内的就业主题辩论会,让学生对就业中存在争议的问题进行讨论,使学生能够真正深入地去思考就业问题,而不是像之前一样盲目投简历和找工作。(4)开展模拟面试活动,让学生提前了解面试找工作的要求和问题,避免毕业求职时因缺少经验、盲目紧张等原因导致的失败。(5)学校应该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就业创业指导队伍,把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作为专项工作来对待,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此外,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因而可以根据就业指导课的内容对其进行划分,由具备相应专业特长的教师进行讲授。如邀请企业人事部经理讲授选聘毕业生的标准;请具有职业规划师资质的教师对学生进行个案咨询。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得到更加行之有效的指导。
2.3 加强校企合作,搭建实践平台
学校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应该让更多的企业参与,企业可以作为人才培养的第二课堂,在教学实践中,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见习或者实习,了解企业的日常经营和管理模式,加深学生对自身职业选择和创业思路的认识,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在未来的社会就业创业中获得更宽广的发展空间。此外,加强校企合作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可以加快学生对企业环境的认知,迅速转变角色观念,学校可以根据企业的用人需要培养人才,企业可以将岗位需要的专业技能放到学校学习中培养。现如今,互联网的优势日渐凸显,学校可以和企业合作共建互联平台,在平台上,学生可以与有意向的企业对话交流,企业专家可以对学生的就业和创业问题进行解答。另外,学生可以在线观摩面试现场、加工现场等,企业可以把一些比较紧缺的岗位现场操作以视频形式发布到平台上,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行业性质,便于以后的就业定位和就业选择。高校应充分运用“大数据”,借助网络信息交流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优势,整合校友的相关信息资源,搭建校友资源互动平台。
“互联网+”背景下就业环境对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学生应该转变自身的传统就业观念,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作为高校,应该加强课程改革,完善就业创业指导体系,加强校企合作,共同搭建创业就业服务平台,不断探索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