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能力大赛的教学设计与实践
——以静脉输液法为例
2020-12-29龚媛媛欧阳林奇
龚媛媛,黄 棋,欧阳林奇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常德 451000)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与学关系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为了适应这些变化,教师要改变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能力。本文以静脉输液法为例,采用问题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教学中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以具体的问题为引领,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藏在任务中,让学生以分组完成任务方式领悟学习内容,在任务驱动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习惯,实现做中学、做中教,同时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
1 教学基本情况
1.1 教学内容
本次授课内容选自护理基本技术课程中项目五(患者的治疗护理)的子任务四(静脉输液法)。
1.2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相关课程,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对复杂知识掌握不牢,运用不精;有一定的实践能力,但还需强化无菌观念和操作规范性;有一定的信息化操作技术,但侧重于娱乐,忽视学习;有一定的岗位热情,但欠缺服务奉献意识和学习主动性。
1.3 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和护理岗位需求,确定本次课的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静脉输液的目的、常用溶液及原则;能力目标:使学生能够独立、正确、熟练地完成周围静脉输液法的操作,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消除患者对输液的恐惧心理;素质目标:使学生能够严格遵循输液原则、无菌操作原则,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沟通能力;思政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博爱无私、服务奉献的南丁格尔精神。为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根据学生认知特点,确定本次课的教学重点为静脉输液操作流程、静脉输液排气方法及故障处理;教学难点为静脉输液穿刺方法及穿刺失败处理。
2 教学设计思路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根据教学内容涉及的4个子任务,创设“探”“学”“练”“拓”的递进式教学情景,设置情景目标。(1)“探”:固本荣枝,夯实基础——强化理实基础(两学时);(2)“学”:小试牛刀,掌握要领——虚拟仿真实训(两学时);(3)“练”:千锤百炼,梳理流程——全真模拟实训(两学时);(4)“拓”:提升拓展,学以致用——真实临床实践(两学时)。
3 教学实施过程
采用问题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以视频导入3个问题:为什么输液?输什么溶液?怎么进行输液?引发学生思考,向学生展示任务单,注明重难点。以“探”为始,强化理实基础(两学时);后以“学”为试,虚拟仿真实训(两学时);再以“练”为本,全真模拟实训(两学时);终以“拓”为升,真实临床实践(两学时)。
笔者以“练”为例,对教学过程进行介绍,以课前导学、课中助学、课后拓展的三段式教学结构展开教学。
3.1 课前导学
(1)推送课程资源,督促学生进入职教云平台,预习发热反应、空气栓塞、静脉炎和急性肺水肿4种输液反应相关知识。(2)将学生分为4组,对应4种输液反应的相关内容进行预习,制作学习结果汇报课件,并将其上传至职教云平台。(3)教师借助护理虚拟仿真软件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对数据进行在线统计分析,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以调整授课进程。
3.2 课中助学(共90分钟)
3.2.1 连线专家,任务驱动(10分钟) 通过现场连线医院临床专家,介绍病例,布置输液任务。通过3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病例中的老年患者输入的药物有什么作用?如何根据年龄、病情,调节药物滴速?如何跟患者进行操作前解释、操作中指导、操作后嘱咐?如何评估患者血管?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穿刺固定?
3.2.2 角色扮演,全真模拟(20分钟) 学生两人一组在校内实训室进行角色扮演,开展全真模拟实训,教师巡视和指导。实训室大屏幕循环播放关于周围静脉输液的操作视频。
3.2.3 指导纠错,任务提升(10分钟)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抓拍其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上传至职教云平台。同时鼓励操作正确的学生与操作失误的学生合作改进技术,共同解决问题。
3.2.4 拓展导入,规范操作(15分钟) 学生练习结束后,教师通过职教云平台的投屏,播放抓拍的视频和图片,并点评学生操作,然后通过启发式教学方法,给学生传授输液反应相关知识。(1)三卡查对不到位——用药错误;(2)配药无菌操作不规范——发热反应;(3)滴速调节过快——急性肺水肿;(4)宣教观察不到位——静脉炎;(5)排气不成功有气泡——空气栓塞。
3.2.5 小组协助,成果展示(15分钟) 4组分别派代表上台汇报4种输液反应的临床表现及防治方法,教师进行点评和打分。
3.2.6 在线调查,解析难点(15分钟)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学生对空气栓塞的发生机制比较难理解。教师通过播放3D动画,解析空气栓塞的机理,补充空气栓塞的处理相关知识。
3.2.7 归纳总结,检测提升(5分钟)通过职教云平台考查学生输液反应相关知识掌握情况。
3.3 课后拓展
(1)通过职教云平台,推送职业防护的课件和视频,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进度,给予评分;(2)宣布社区医院实习分组安排,强调实习安全;(3)讲解实习任务的内容和完成要求;(4)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过度的静脉输液现象,制作一份健康教育宣传稿,并将其上传至职教云平台。
4 评价方式
借助职教云平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综合学生课前、课中、课后表现,采取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方式,完成本次课的多元化考核评价。线上评价(60%)=签到(5%)+课前预习情况(5%)+作业完成情况(30%)+随堂测验及调查(10%)+线上考试(10%)。线下评价(40%)=回答问题情况(5%)+操作练习积极性(10%)+职业素养(15%)+社区实践(10%)。
5 教学特色与创新
(1)通过问题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实现做中学、做中教,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2)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法,通过虚拟仿真实训和全真临床实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职业情感,增强职业防护意识;(3)借助各种信息化平台和资源,实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从而调整教学策略,化解教学重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