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升领导干部的创新思维能力

2020-12-29卓建国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领导干部

卓建国,吴 波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安徽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5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格局,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面临着国内外执政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新挑战,这样也倒逼着领导干部必须用创新思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开创新局面。因此,培养领导干部勇于创新的精神,提升领导干部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领导干部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就成为新时代增强领导能力的必修课。

一、创新思维是领导干部的必备素质

现代文明社会,成功的领导干部无不是思维创新者,领导创新的重要性居于一切创新之首。“创新思维是一种因时因地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科学思维。创新思维能力就是破除迷信、超越过时的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能力。”[1]

(一)创新思维是领导干部科学决策的重要条件

科学决策是对领导干部的首位要求。正确的领导行为和领导决策离不开创新思维的运用,没有创新思维,极易陷入决策的陷阱。领导干部在决策时,只有增强创新思维,透过种种复杂的事物现象,把握规律性,才能在解决问题时找准创新点、切入点,运用新办法,做出符合实际的正确决策,开创事业新境界。

(二)创新思维是领导干部有效工作的基本保障

行为受动机支配,动机受思维支配。领导者、客观环境和被领导者三位一体的相互作用过程构成了领导活动的内核,形成这种内核的重要条件不仅需要合理有效的领导体制与领导结构,更需要领导干部在思维方式和领导手段上的不断创新[2]。思路决定出路,领导干部只有掌握了创新思维方法,才会有主动的思维状态、灵活的思维方式、灵动的思维结构、新颖的思维表达,这样领导工作才会充满活力与斗志。

(三)创新思维是领导干部应对挑战的关键因素

当下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与时代变局时期,变化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因此,新时代的领导干部不能思想僵化、脱离日新月异的现实形势;不能墨守成规、拘泥于旧的思维定式、滞后于新时代的步伐,必须充分认识到执政环境的复杂性和行政行为的多变性,立足于新的实践,把握住时代特点,正确认识、应对和处理领导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用创新的思维做出正确的决策。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创新不会一想就有,一蹴而就,没有一股气,没有一股劲,就走不出一条好路,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二、影响领导干部创新思维能力的因素

领导居于组织中心位置,领导要具有创新思维,成为“创新型领导干部”。影响领导干部创新思维能力主要有其自身的主观原因、外在的客观因素及思维因素。

(一)主观因素

影响领导干部创新思维能力的主观因素主要包括个人的抱负志向、价值取向、敢为意向和个人综合素质等四方面。

(1)抱负志向是一个人立志为社会作出贡献的程度,决定着思维创新的高度。一个领导者有无远大的志向,对其能否创新和创新的持久程度有着直接的影响。有的领导无远大志向,总认为创新是遥不可及的,创新动力弱化。

(2)价值取向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决定着人们采取行动的方向和动力强弱。价值取向决定了思维创新的深度,有着积极正确价值取向的领导者,其思维创新的动力不会枯竭。在市场化、多元化及不良价值取向影响下,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权力观面临更多的考验和挑战。

(3)敢为意向是把思想转变为行动的意志表现。敢为特征是创新行动的基础,决定着思维创新的长度。创新就是探索,创新就得敢冒风险。开发创造力,获得新成果,首要的必备品质是不怕挫折,百折不挠。意志力弱者,可能敏于思而怯于行;意志力强者,往往会慎于思而果于行。思维创新及其实现是需要勇气的,不敢想、不敢干,或者敢想而不敢干的领导者,都无法使创新变为现实。有的领导缺乏思维创新的勇气,对上面,只会等政策、要精神、靠指令;对下面,只会套经验、搬模式、守陈规、走老路,表现出强烈的“明哲保身、但求无过”的求稳、不作为心态。

(4)领导干部个人综合素质是决定着思维创新的实现条件与程度。有的领导干部有创新的想法,但是缺乏创新的敏锐力和创新的方法,仅把创新当作“口头禅”;有的领导干部缺乏创新思维能力,不善于因时制宜、与时俱进,整个领导过程中呈现出“难得糊涂”的不作为状态。

(二)客观因素

在领导干部的创新活动中,还存在着一定客观因素影响着领导者的创新思维。

(1)缺乏创新思维的专业培训和系统训练。创新创业教育近年才在有限范围内开展,客观上造成对领导干部创新思维的培育、创新能力的提升不够系统。

(2)创新思维客观上还受到诸如创新环境、创新能力、创新动力、创新体制、考核用人机制等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容忍或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尚在建设完善中,创新又不可避免失败,使得有的领导干部因害怕出错而创新愿望不强。

本研究以西安某高校普通一本理工类大二学生为研究对象,选取了两个实验组,每个组30人,两组共60人。根据四级考试成绩,这两个组的成员四级成绩相当,介于400-450之间,语言能力属于中等水平。其中的一个组为实验组,另外一个组为对照组。2017-2018第一学期,实验周期为三周。

(三)思维因素

领导创新不仅是一个实践课题,更是一个时代课题。领导干部在创新思维方面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理念、方法、决策、执行等层面。

(1)重思维方法轻实践价值。领导是一种思维过程,创新领导思维并不仅仅是转变思维方法。其实,思维方法只是用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与途径,只有运用得当,方能切实解决实践问题。

(2)重领导者创新轻被领导者创新。领导创新具有双主体性,即领导者和被领导者都具有创新主体地位,但现实中有些人却把领导者奉为自然的创新主体,被领导者视为自然的管理对象,将其居于次要地位并作为创新客体。这样,就会失去了广大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创新源泉,造成领导创新活动脱离群众。

(3)重形式轻内涵。领导在决策和创新中,广泛吸收外部意见,集思广益很有必要。但有的领导在决策的民主化方面,过于讲究形式,注重数量,忽视对创新内涵的要求。

(4)重变革轻继承。领导干部的创新思维,应该内化于心,非刻意而思之,并外化于日常活动。但有少数领导干部急功近利,创新的活跃期只集中于“新官上任三把火”,追求短期效应,热衷于快速建立“看得见”的个人政绩,急于树立个人领导权威,不顾成本代价,不讲前后政策的连续性,一味地强调创新的开拓性和破旧立新的重要性,却忽视创新的继承性,忽视政策承前启后的关联性。

(5)重领导创新轻管理维持。领导和管理如同车之双轮,讲究协同配合,不可偏废或偏颇一方。领导是“牵引力”,重目的、重决策、重效果、重变革、重德治;管理是“止动力”,重执行、重效率、重过程、重秩序、重法治。但因为轻管理维持,往往会使得组织管理失范、低效,最终领导功能也无法实现,领导创新也会无果而终。

三、积极培育领导干部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是人类开拓认识新领域,解决现实新问题的一种思维。新时代,创新思维已成为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功。有效建构领导干部创新思维的途径,努力提升领导干部的创新思维能力,既有时代客观要求,又有现实迫切需要。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领导干部建构创新思维的先决条件

(二)全心树立使命意识是领导干部建构创新思维的内在动力

伟大的事业必将有崇高的精神支撑,新时代对使命的担当和践行,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硬核。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建功立业为成就动机,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建业。

领导干部为党工作,为民干事,本质就是“人民公仆”,创新动机必须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把创新思维置于贯彻“为人民服务”的机制之中,要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崇高境界与“昼无为、夜难寝”的责任感。但在现实中也有少数领导干部不能以人民利益为先,将自己困囿于狭隘的个人圈地内,醉心于投机钻营私人“领地”,急功近利、工作懈怠,对群众呼声置若罔闻,视群众利益为草芥,如此没有使命担当的领导干部根本不会去为人民利益而“创新”。因此,培育领导干部的创新意识,首先要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建立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体系,树立体现讲担当、重担当的鲜明导向”[3]。只有树立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最大限度地发展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与人民群众休戚与共的“三观”和历史担当,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自己奉献给公共事业和人民群众作为其最终依托,才会明确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才会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在创新思维中迸发出磅礴的力量。

(三)全面增强学习能力是领导干部建构创新思维的基础环节

新时期人才的竞争和教育的竞争,最终将演化为学习的竞争。创新思维需要有完备的知识、开阔的眼界和丰富的实践,其中,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建构领导创新思维的硬件系统。面对新时代中的新东西、新情况、新问题,领导干部唯有多学习,增强学习能力,储备丰厚的知识,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才能具备长远的眼光,提高自己思考的深度、广度。领导干部的创新思维离不开深厚的知识体系支撑。首先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理,最主要的是要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做到学通、弄懂、会用。同时,还要加强业务知识、专业知识的学习。学习是学问之本,不学是愚昧之根,“学则智,不学则愚”。作为领导干部,要具有高瞻远瞩的眼界,博学多思,不断汲取新知识,奠定坚实的创新思维基础。

(四)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是领导干部建构创新思维的活水源泉

创新思维的实践指向就是指领导干部围绕社会改革的目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服务,能够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直接转化成现实行为的思维活动过程。求真务实、勇于实践是创新思维的源泉和动力。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提高领导创新思维能力的可靠基础。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思维创新,是领导科学决策及各项领导活动的先导与基础。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领导干部要实现思维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辩证互动,就必须不断深入实践,针对现实新变化,把握实践新动向,不断开创工作的新视野。勇于实践,提高创新思维素质。领导干部的创新思维必须着眼于现实条件可借助的空间内,通过广泛深入的社会实践,寻找创新的突破点;必须对国计民生等关乎人民利益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只有经过实践检验,能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为此,要大力鼓励和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积极投身到实践活动中去,不断在创新实践中发现和丰富创新思维的理论价值。

(五)健全创新体制机制是建构领导创新思维的有力保障

领导干部创新思维的发挥程度与应用价值大小,取决于创新体制机制的健全程度

(1)健全创新思维激励机制。人的创新思维能力是一种孕育着巨大价值的宝贵的无形资产,关键看如何挖掘与运用。一方面,要创造条件(精神和物质激励并用),使领导干部的创新有充足的动力,保证领导干部的创新能力能够“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科学合理公正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人事相宜的选拔任用体系”[3]。建立一套科学准确的政绩考核制度和任人唯贤的选拔任免制度,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好机制,营造一个激励创新的社会环境。

(2)建立干部正常流动机制。领导干部长时间在单一部门工作,容易形成职业懈怠,思维固化。因此,应建立经常性的干部流动机制,通过内部轮岗机制和任职交流,让干部“流”得动。

(3)发展创新文化。创新文化旨在营造一种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创新文化有内在文化和外在文化之分。内在文化就是包含信仰、理性、价值等方面的观念文化,是创新活动的内在动力,决定着人们的创新态度和深度。外在文化就是创新活动时的社会环境,如政策、法规等,是创新活动的外在动力。因此,在建构领导干部创新思维时,既要发挥内在文化的功能作用,又要大力发展适宜创新的制度文化,使二者做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4)建立宽容失败的容错机制。创新是一种探索未知的活动,本身就有风险。领导创新领导思维没有可仿效的本本,无复制的经验,无借鉴的套路。当把这种创新思维活动付诸领导实践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阻力和羁绊,大大降低成功率。同时,创新思维的失败也会给领导干部留下阴影,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应该努力营造鼓励探索创新的大环境,允许领导干部创新失败,打消领导干部创新失败的后顾之忧,包容创新失败带来的后果。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4]。

(5)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崇尚创新,社会才会增添活力,国家才能走向光明的未来。生命的成长离不开空气、水和阳光,良好的社会氛围就是创新的“生命力”所需的“养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社会积极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既要重视成功,更要宽容失败”,真正“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5]。一方面,通过向各类创新主体进行创新理念的大力宣传,培养其向上的价值观,激发其创造性,正确处理创新与失误的辩证统一关系,完善激励干部群众改革创新的制度保障,促使领导干部敢为担当者担当,敢为创新者负责。另一方面,要重视保护创新成果。来之不易的创新成果是创新工作者的辛勤创造,值得全社会倍加珍惜和保护。

(六)把握多向思维方法是领导干部建构创新思维的有效手段

领导干部应具有多向思维方法,尽量增加思考角度,克服单向思维的弊病,学会从多侧面、多层次去分析和认识问题,运用多种方法,以开拓性的思维通过多种途径对同一问题探求不同的答案,从而培养思维的多元性和创造性。如果习惯于只求所谓唯一正确答案,就会常常与丰富多彩的创造性答案擦肩而过。因此,领导干部应当注意克服思维缺陷,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运用,努力提高思维的速度、拓宽思维的广度、加大思维的深度,达到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多向创新思维。

(1)培养与运用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基础,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多结构的思考,不追求问题解决的唯一正确答案,呈现出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作为一名领导干部,要不断开发发散思维潜能,摈弃墨守成规、邯郸学步、亦步亦趋的思维方式,对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对诸多处理方案作出最正确选择。

(2)培养与运用转向思维。转向思维是指当思维活动在一个方向上受到阻碍,就尝试转向,或逆向,或侧向,直至转向成功。作为领导干部,在进行创新思维过程时,思路上要避免钻死胡同,要能在事物发展中审时度势,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对问题做出及时而恰当的处理,而不是把自己囚在困惑之中。可以说,思维不灵活,会导致“山重水复疑无路”,思维转转弯,就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

(3)培养与运用类比思维。类比思维隐含着触类旁通的思路,通过类比已有事物,获得未知事物的认知。

(4)培养与运用U形思维。U形思维是指当思路遇到障碍时,谋求避开或越过障碍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U形思维中的避开并不意味着是软弱和败退,而是一种迂回的策略,“退”是为了下一步的“进”,退一小步,是为了能进一大步,这才是U形思维的真谛。

(5)培养与运用水平思维。水平思维强调的是寻求不同方法和路径。《牛津英文大辞典》解释为:“以非正统的方式或者显然地非逻辑的方式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水平思考法就是要提倡从常规思路中走出来,寻找新的思路。

(6)培养与运用图解思维。图解思维就是把大脑中充满图像的思考过程显示在纸上,是一种“用眼睛看”的思考工具,通过插画、图形、图表、表格、关键词等把信息传达出来,使信息之间的关系条理分明,帮助有效地分析和理解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综上,领导干部创新思维的方法很多,而且也在不断地创新,但不可孤立、静态、相互割裂地看待和应用创新思维,要努力具备多种思维方法的全息整合能力。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这是赋予每一名中国人新的历史使命,需要我们不断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我们的每一位领导干部,只有不断地保持思维创新,才会升华领导魅力、提升领导水平,实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领导干部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2016重要领导变更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
信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