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新生入学心理调适策略探析
2020-12-29卢碧燕姜林辉陈超志董全斌叶伟标
卢碧燕,姜林辉,陈超志,董全斌,叶伟标
(1.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2.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人民医院,广东 东莞 523059)
在2019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到2019年要对高职院校实施扩招,到同年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正式通过《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高职扩招专项工作仅经过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便正式启动。这一次扩招涉及1 418所高职院校,扩招规模约100万人。高职院校为了落实高职扩招要求,不仅要完善学校环境,加强相关专业建设,提高教学水平,以吸引更多学生报考,还要做好招生后的配套服务工作,如关注新生入学后的心理问题等,让新生能够开心留下来、用心学下去,真正习得一技之长,以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建设贡献一分力量。
为了更好地开展新生管理工作,本文针对本校高职护理专业新生入学心理调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现归纳如下。
1 高职护理专业新生心理问题
1.1 对高职院校及所学专业的认同度低
该类问题的发生比较普遍,究其原因:(1)部分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时可能由家长主导。家长与子女缺乏沟通或者家长太强势忽略了子女的意见,导致录取的院校和专业不符合子女期望。(2)由于考生高考分数不高或填报志愿时失误等,导致录取时只能调剂进非理想院校和非理想专业。(3)由于社会现状、家庭以及学校教育等因素影响,学生对高职院校的认知存在一定偏差。不少家长和学生认为就读高职院校,将来无论学历水平还是社会地位等方面都会“低人一等”,不利于就业和长远发展。对我校护理专业而言,其就业指向明确,大部分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将在医疗机构就职,成为一名助理护士,开展护理相关工作。但是很多人并不了解护理工作的实质内涵和意义,对护理工作的认识还停留在“护士就是给医生打下手”“给病人端屎端尿”的错误层面。此外,由于近几年“医闹”“医生护士被打”等新闻层出不穷,导致部分家长和学生认为目前社会医疗卫生环境比较恶劣、医患关系紧张,对将来专业的就业前景顾虑重重。以上种种原因致使家长和学生入学之初便对高职院校及护理专业的认同度较低。
对高职院校及所学专业的认同度偏低,首先影响的是高职院校学生报到率。以我校本学期实际招生情况为例,我校通过普通高考招生录取护理专业考生257人,实际入学报到人数182人,报到率为70.8%。马俊等[1]研究发现,学生对院校和专业认同度偏低,会影响他们今后对院校新环境的适应情况,也会影响其学习动力。
1.2 对高职院校生活环境不适应
高职院校招生范围一般遍及全国,大多数学生跨市甚至跨省就读,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来到新环境生活学习,本来就属于一个比较大的心理应激事件[2]。高职院校校园实际上是一个微型社会。高职院校大多采用开放式管理模式,学生和各类社会人员能够相对自由地进出。校园内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为学生独立自主生活提供了可能,同时为他们认识社会提供了一个窗口。学生在高职院校学习、生活,可使其提前了解社会运行模式和规律,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经济落后地区考生想去大城市高校就读。
在上大学之前,学生的精力集中在学业上,尤其是高中3年由于巨大的升学压力,大部分学生过着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简单生活。在进入高职院校后,面对突如其来的宽松生活环境,学生在感到自由的同时,也会感到迷惑和烦恼。他们需要开始独立处理生活上的各种问题,比如,由于地域差异及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不同而引起的适应问题就非常普遍。他们每天会接触各种各样的资讯,这些信息需要他们进行真伪鉴别。他们还开始尝试独立与校园中各色人群打交道。由于之前一直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较少接触社会,缺乏经验,因此短时间内学生难免会产生心理问题,甚至出现上当受骗等极端情况。
如果入读的院校和专业并非自己的志愿,并且院校环境与自己理想中的大学环境相差较大时,学生更容易产生排斥心理。我院护理专业前身为中职学校护理专业,2019年是合并升级后招收高职学生的第一年,相应硬件配套设施较为欠缺。调查结果显示,新生对高职院校生活环境需求最迫切的为饮食店、便利店、快递投递点等生活配套设施,其次是开阔视野、参加社会实践以及融入社会等所需的良好外部环境。由于缺乏上述设施及环境,学生对新环境的心理落差变大,心理问题更严重。
1.3 对高职专业设置和学习要求不适应
高职护理专业学制三年,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医院见习实习一年。在校期间,学生需要学习护理专业多达数十门课程。通过学习,学生不仅要熟悉正常人体的基本结构和生理特点,还要掌握内外妇儿等方面临床常见病基础知识,并且学会相关疾病的护理要点。由此可见,相较非医学类专业,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任务繁重。以新生入学第一学期课程设置为例,护理专业共开设10门课程,其中解剖学、护理学导论和护理学礼仪是专业课程,其余为公共基础课程。随着学习的深入,专业课程比重会逐渐增大。相对英语、化学等学生较为熟悉的公共基础课程,解剖学等专业课程专业性强,学生接触少。部分学生对该类专业课程存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和恐惧心理,因此,学习困难等心理问题会较早出现。
虽然高职院校学习任务繁重,但学习要求较低,与普通中学差别较大。高中和初中学习目标性强且单一,升学压力巨大,班主任和家长密切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任课教师也是各尽所能地进行监督。与此同时,高中固定班级上课、定期周考月考的教学模式有利于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考试成绩以及观察同伴行为等方式,调节自身学习行为。进入高职院校后,升学压力骤然消失,来自师长的关注和监督力度也大幅度削弱。高职院校目前多采用合班授课制,没有固定教室,课程考核一般只有一次且安排在期末。此外,校内各种社团活动丰富,学生拥有可自由支配的课余时间也较高中阶段明显增多。在这种轻松而自由的学习氛围下,要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学生必须具有较强的自我规划能力和自律性,能够自主安排学习并进行相关训练。但是实际上,很多学生长期以来在学习方面依赖师长的监督和推动,缺乏自我规划、自律性训练。因此,高职院校新的专业设置和学习要求会令这些学生感到无所适从,缺乏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
1.4 家庭经济和亲密关系支持的缺失
高校生活丰富多彩,学生没有高考压力,同时脱离父母和学校的严格管束,开始对学习以外的各种新生事物充满探索兴趣。大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及走向成熟的关键时刻。对新事物的探索有利于学生接触社会、融入社会、积累宝贵经验。但是学生多方面的探索及高职院校学费、生活费,会进一步加重学生的家庭经济负担。部分就读高职院校的学生家庭经济本来就比较困难,高职院校各方面费用支出会令学生心理压力增大。另外,新生离开熟悉的生活及学习环境,远离家人和朋友来到新的环境学习,由于人生地不熟,新社会关系的构建需要一定时间。加之缺乏有效的亲密关系支持,在遭遇学习或者生活难题时,学生更容易产生孤独感,滋生思念家乡、思念家人和朋友的情绪,进而难以安心学习。
2 对策
2.1 提高专业认识,增强职业认同感
我们通过分析总结出学生对高职院校及所学专业的认同度偏低的原因主要有3个。但是因为前两个原因高职院校难以干预,故我院的应对策略主要针对学生对高职院校以及所学专业的认知偏差。为了提高学生对高职院校和所学专业的认识,我院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入学教育,包括两个环节。
(1)通过学院院长、学生处处长等权威人士的宣讲,让学生短时间内了解院校各方面概况,包括院校办学理念、院校发展历史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具体的学业、学籍管理制度、饮食供应情况等,只要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信息,都让他们了然于心,最大限度地打消他们对未知环境的焦虑和恐惧。(2)在提高专业认知方面,采用“请进来,走出去”方法。一方面,将活跃在护理一线的优秀毕业生请进院校。让曾经的护生、他们的师兄师姐以亲身经历为新生介绍护士职业成长历程,讲述护理工作中的欢笑与泪水。通过前辈的经验,新生可以了解护理工作内容,清楚护士职业发展状况。另一方面,院校利用与医院的合作关系,送新生走出去,让他们有机会走进医院各科室,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工作中的护士,了解具体护理工作。新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亲眼所见,更好地理解真实的护理职业,了解真正的南丁格尔精神,增强他们对护理专业的认同感。
2.2 改善校园环境,加强平台建设
为了帮助学生适应高职院校生活,我们对新生入学需求情况进行调研,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调整。(1)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现有学生饭堂、快递投递点等硬件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并增设自动售货机、公用洗衣房等,以满足新生对生活配套设施的需求。(2)开设智慧课堂,升级图书馆,创建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为学生创设更好的校园环境。(3)积极探索现代培养制度,深化与社区、医院以及企业等社会各类机构的合作,打造学生走进企业、参加社会实践的平台。(4)创造条件,让高职生参加各类知识、技能竞赛,努力为高职生开阔视野、展现自我、融入社会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除了完善教学设施和实践平台外,我校还充分发挥班主任、辅导员和学生干部在干预新生心理问题方面的积极作用。每个班配备专职辅导员,和班主任分管学生生活与学习方面事物,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每班增设一个高年级学生干部作为班助,帮助新生尽快熟悉校园各类设施设备,了解学校规章制度和学籍学业等方面常见问题,增强新生对校园的熟悉感和亲切感。此外,我校积极运用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各类信息化工具,定期或根据要求发布各类信息,实时、准确、全面地解答学生疑问。加强师生互动渠道建设,使学生能够更有效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并得到及时支持,提升他们新环境适应能力[3]。
2.3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学改革
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主要目标是习得一技之长。对专业设置与学习要求方面的不适应,会阻碍该目标的实现。但正是这些困难给学生提供了不断成长的空间。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扮演好引导员角色。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改革和教学环节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战胜这些困难,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身技能提升。
要做好引导员工作,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能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和学生要求,培养能力更强、适应性更好的学生。我校非常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利用多样化渠道,为教师提供机会,让他们有机会走出去,拓宽自身视野,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交流教学经验。另外,对学校质量工程建设等科研项目给予经费支持,引导教师进行教学改革,鼓励他们聚焦一线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通过一系列举措,使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有能力和意愿将这些新型教学手段应用于教学实践。
根据学生勇于探索、对微课等信息化资源接受程度高等特点,我院利用乐学在线平台及云班课、微信学习群等,建设在线专业课程。同时改革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混合教学模式,组织学生以小组方式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此外,我院对课程考核模式也进行改革,将期末一次性的结果考核变革为多次性的过程考核。通过这些教学改革措施,将学生以学习小组形式团结起来,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这种小组学习方式以及过程考核模式将学业要求阶段化,有利于解决学生学习动力欠缺问题,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氛围,同时有利于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提高其电脑操作技术、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4]。
2.4 丰富校园文化,加强人文关怀
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渠道帮助解决学生家庭经济压力大方面问题。(1)通过学校的信息平台等渠道,向学生普及国家和院校专门为经济困难学生设置的助学贷款、绿色通道和励志奖学金等政策,帮助符合条件的学生进行申请领取;(2)建立多种形式的勤工俭学政策体系,为学生提供自力更生途径;(3)增设职业规划、人际沟通等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相关的选修课程,推送校园防骗、校园信贷等专题信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世界、认识社会,更好地面对充满诱惑的新环境,理性消费。
针对学生缺乏亲密关系支持的问题,我校创建心理咨询室,设置班级心理委员,定期开展团体辅导活动,向新生普及情绪控制、自我评估、人际交往和关系处理等方面心理知识。同时,通过心理测试等方式,确定重点关注对象,为这些学生提供一对一心理咨询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已经存在的心理困扰。鼓励各类学生社团招新,组建学习小组。班主任也要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加强家校合作。通过这些团体支持措施,增强新生对高职院校的归属感,预防并解决由于缺乏亲密关系支持而出现的心理问题。
3 结语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二孩”政策和人口老龄化等社会新形势需要更多综合素质高的护理人才。高校通过创建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和多方面的支持体系,让更多护生安心留下来,用心学好护理专业知识和技术,提高他们对护理专业的认同度。目前,医疗教育和医疗市场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相信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护士将获得社会尊重,人们对护理专业的认同度将进一步提高。我们应该认清时势,在现有条件下利用多种手段,引导护理专业新生调整心理,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高职院校,让他们最终成长为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高素质护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