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多元化生源的高职护理专业分级教学模式探索

2020-12-29林慧玲张来军郭茂华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17期
关键词:生源多元化基础

林慧玲,张来军,郭茂华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2019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高职扩招百万”的决定,扩招的人员包括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高职扩招百万”决定的提出,可以解决我国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足问题,也可以让更多的人学到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高职扩招百万”决定的提出,为我国职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使职业院校面临巨大的挑战。扩招百万可以解决一些职业院校生源不足问题,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注入生机,同时扩招后多元化生源的涌入,也要求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管理方案、教学模式、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做出调整,以适应不同生源发展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只有针对不同生源调整教学模式,满足多元化生源学习及发展需要,才能真正把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落到实处[1]。

1 基于多元化生源的高职护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必要性

随着“高职扩招百万”决定的提出及实施,高职护理专业生源发生了变化,目前生源包括高中毕业生(单招与统招)、中职对口招生,此外,还有属于扩招范围的应届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多元化生源结构背景下,学生呈现出不同特点。以我校2019级护理专业为例,学生年龄最大30岁,最小17岁,年龄差距较大,并且他们的社会角色、学业基础也存在巨大差异。以学业基础为例,高中毕业生经过正规九年义务及高中阶段学习,文化功底较好,已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有利于他们对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但他们没有接触过专业课程;对口生是从中职升学进入高职的,他们有一定的专业基础,部分学生已经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但他们大多文化基础较差,乐于动手,但缺乏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缺乏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扩招的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社会人员已经脱离学校环境,学习能力欠缺,绝大多数没有专业背景。

基于以上几方面的差异,他们的学习动机、需求及学习能力也不同。以学习需求为例,虽然进入高职护理专业学习,都以掌握临床护理理论与技能为学习目的,但生源不同,其学习需求也不同。应届高中毕业生生源会对系统的护理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有需求,有一部分学生还有升本需求;退役军人和下岗工人生源往往希望学习更加实用的护理专业技术,并希望能在短期内完成学业,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以便提高就业竞争力。多元化生源给高职院校教学带来了巨大挑战,不能采取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模式,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

2 基于多元化生源的分级教学模式

针对多元化生源进行教学模式改革,教师在考虑学生存在多方面差异情况的前提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对不同生源学生,选取针对性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并在“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导下,进行个性化考核评估,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1 针对不同生源特点,确定学生分类

确定培养对象分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新生入校后,教师应根据生源特点,通过问卷调查方法,了解学生发展意愿,将学生分为应用研究类、应用技术类和操作技能类3种类型。

2.1.1 应用研究类 大部分高中统招生为应用研究类,这类学生文化基础较好,有较强的自律性,具备从事护理工作的综合素质和一定的创新潜力,他们毕业后大多进入三甲医院从事护理工作。另外很多学生还有专升本意愿。对于此类学生,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传授,特别是专升本考试涉及的生理、病理、解剖及英语方面知识。

2.1.2 应用技术型 把通过学院自主招生考试的高中毕业生归为应用技术型。他们是通过参加学院自行组织的综合素质测试择优录取的,学院自行组织的文化测试要求明显低于普通高考,但这些学生往往在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艺体特长等方面具备更多优势,这类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分析及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毕业后大多在企业基层从事各种管理工作。

2.1.3 操作技能型 对口单独招生及扩招生属于此种类型。对口单独招生主要面向中职类考生,这类学生在中职阶段已经接受较为系统的基本专业技能训练,有一定的专业基础,但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少有升学的意愿。这些学生具备一定的护理专业基本理论知识,操作能力较强,也有一定的现场技术指导和组织能力,毕业后主要从事基层护理工作。

3种类型的划分是可以动态调整的。比如,针对对口招生生源的学生,如果有升本意愿,可以根据学生意愿及客观评估结果,将其归为应用研究型。并且因学生类型划分是从学生入学开始的,他们此时对护理专业没有形成成熟理性的认识,选择类型时可能出现定位不准确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会在第一学期末和第二学期末再次进行调查分析,在内部做出调整。

2.2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分类教学

按照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把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基础素质模块、职业基础模块、职业技能模块。由于学生类型不同,对于3种模块的教学要求也存在差异。

2.2.1 基础素质模块 基础素质模块包括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英语、体育课程,这些属于公共基础课,是每类学生都要学习的,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与身体素质的培养。不应把大部分公共基础课程学时的压缩与补充作为分类施教的依据。多项调查显示[2],不同生源间英语水平相差较大,因此,可以适当调整英语教学目标和考核标准,以实用为准、够用为度,让各类学生都学有所获。针对应用研究型学生,由于一部分学生有升本意愿,因此,要适当增加英语课时,以满足此类学生学习需要。

2.2.2 职业基础模块 职业基础模块包括解剖学、病理学、生理学、药理学等护理专业基础课程,这些课程是学生学习护理专业课程的基础,对学习职业技能模块课程意义重大。3种类型学生培养目标与发展规划不同,对此模块的学习要求也不一样。一部分应用研究型学生有升本需求,而专业基础课程是升本考试主要内容,因此在教学中应深入讲解相关知识,让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内部联系,内化知识,而不仅是记住相关知识。对于其他两种类型学生,此模块相关课程教学目标可以设为学生理解、并为职业技能模块课程学习打好基础。

2.2.3 职业技能模块 职业技能模块包括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等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这也是护理专业学生考取护士执业证书的主要考试内容。该模块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需知识和技能,培养解决本专业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无论哪一类学生都必须掌握该模块知识与技能。但由于3种类型学生存在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基本技能方面的差异,因此,要尽可能地按需制订教学计划,这也是开展分类教学的基础。应用研究型学生没有相关专业基础,应加强专业课理论教学;根据应用技术型与操作技能型学生前期对该模块知识的掌握情况或个人发展意向,适当增加技能训练。根据某高职院校的试点经验来看[3],关于应用研究类、应用技术类、操作技能类学生理论授课时间和实验实训时间,应分别按照该课时与总课时 3∶2、1∶1、2∶3 的大致比例设置,以激发不同类型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实施有针对性的分类培养计划,提升学生文化素质、专业技能及教学资源利用率,是解决当前高职院校师资普遍紧张与提高教学质量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

3 基于多元化生源的分级教学模式实施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3.1 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4]

基于多元化生源的分级教学模式的确定,要以对教学对象的准确分析和认识为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但要注意教育公平,让每类学生都可以平等地接受教育,不能出现“差生”“优等生”这样的分类及区别对待,同时要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让他们明白制订不同教学计划与培养目标的原因及目的。

3.2 打造适应需求的教师队伍[5]

多元化生源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同一门课的教学不能按照一种方法、一个标准进行,要根据各学科特点和不同类型学生特征设计教学方法。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教学管理方也应完善教师激励、培养、评价制度,打造一支适应多元化生源的教师队伍。

3.3 制订基于多元化生源的学生学业评价考核方案[6]

以我校为例,传统的学生学业评价考核成绩包括平时成绩(20%)与期末考试成绩(80%),针对有技能操作的学科,平时成绩又分为课堂表现与技能考核,这样的评价标准显然不适合所有类型学生。这就要求我们遵循“面向职业任务,能力评价为本”的评价理念,改变并细化考核方案,按照学生不同发展需求与学习侧重点改革考核方式,以达到全面、客观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目标,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高职扩招百万背景下,多元化生源的培养与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出现严重不匹配现象,不能满足不同类型学生学习与发展要求。教学模式方面,高职院校可根据生源特点进行分类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实现“人人皆可成才”目的。但当前关于分类分级教学仍处于探索阶段,还需教师不断探索,使分类教学更具科学性和系统性。

猜你喜欢

生源多元化基础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山西大同:多元化养老服务 托起幸福“夕阳红”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永荣锦江瞄准差异化多元化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跨省生源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