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医学院校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20-12-29王一男杨冬芝赵子明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17期
关键词:分析化学药学实验教学

王一男,杨冬芝,赵子明,郭 栋

(徐州医科大学药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4)

OBE教育(Outcomees-based Education),即成果导向教育,是目前高校教育改革的主流,是以预期学习产出为中心进行课程内容设计、考核评估的教育新模式[1-2]。OBE教育要求学校和教师首先明确学习成果,通过成果反馈改进原有课程教学,坚持以学生为本[3-4]。所有教学活动都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教师在授课前应了解学生技能掌握情况及企业需求,而学生能力培养要以社会需求、行业发展需要为标准[5]。分析化学是绝大多数医药类院校在大一、大二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实践性极强。我校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反馈显示,目前教学模式下学生理论基础较扎实,但是操作和设计能力薄弱,影响了其社会认可度。只有培养应用型创新型药学人才,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本文深入剖析我校药学专业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OBE教育理念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以期提高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质量。

1 我校药学专业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理论教学存在的问题

课程教学大纲的制订受教师主观意识影响较大,不同专业同一门课程的教学大纲没有区分度,并不适用于每个专业。分析化学课程知识点多、理论性强、内容枯燥,开设该课程的专业多但学时有限。我校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满足苏北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现代医药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故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应用分析化学基本知识解决药学、医学相关问题的能力。然而,目前我校分析化学课程教学目标针对性不强,如药学专业、临床药学专业、药剂学专业、生物科学专业的分析化学课程教学目标混淆不清。

1.2 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分析化学课程实践性很强,受学时和场地限制,我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各环节均存在问题。(1)实验教学内容以化学分析为主,课时超过总学时的70%,而仪器分析学时不足15%,无法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目前,高灵敏度、自动化仪器分析已成为分析化学的发展方向,学时少则无法对仪器分析方法做过多讲授,学生毕业后往往很难胜任药品或医学测试研究工作。(2)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学生预习、教师讲解、分组实验、记录数据、撰写报告,学生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3)以实验报告成绩评价教学效果,忽视了学生实验操作方法和操作的规范性。因此,学生将重心放在实验报告书写上,出现抄写别人实验报告的情况,失去了开设实验的意义。

1.3 教师和学生存在的问题

OBE教育以产出为导向,以学生学习结果为教学评价标准,注重知识向能力转化,而这也正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重视的问题。目前,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仍然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未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分析化学课程知识点多且学科交叉性强,如果教师采取“一言堂”、满堂灌的方式,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另外,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不会运用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去解决药品生产、质量控制、医学检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药学专业任课教师大部分为化学或药学专业毕业,在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方面经验不足,课堂教学结束后,也没有进行反思或接受相关培训。

1.4 教学评价指标单一,无法全面考查学生学习效果

我校分析化学课程成绩的评定标准为实验报告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不重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只是在期末考试前突击复习。

2 改革措施

2.1 理论教学改革

OBE教育理念强调每门课程都与学生能力培养对应。因此,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大纲的制定至关重要。分析化学授课教师应深入学习人才培养方案,到医疗机构和制药企业进行调研,了解用人单位在药物分析、医学检测等方面对毕业生知识结构与能力素养的要求,进而明确本课程教学目标,制定能够满足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此外,还要分析本课程与药物分析等学科的内涵和外延,精炼授课内容。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确定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如针对未来从事医学检验工作的学生,弱化化学分析基础理论的部分内容,重点讲授仪器分析等学科最新进展。教师也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指导,确保每名学生达到学习目标。

2.2 实验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对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至关重要,实验教学改革是实现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以OBE教育理论为指导,积极倡导“做中学”。例如,在“混合碱的滴定”实验中,教师以任务为导向,介绍实验目的,对实验内容进行讲解,并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做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回答问题。利用教学视频展示实验操作,使学生的操作更加规范、准确。实验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可尝试将仪器分析的部分实验改为学生演示、同学评议、教师总结的形式,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传统实验项目多为验证性实验,学生只能学习操作技术、观察实验现象,并没有深入思考,综合能力也无法得到提高,应全面开放实验室,增加创新性、开放性实验,培养学生实验创新能力[4]。可以教师的科研项目为依托,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记录和数据处理等交由学生小组独立完成,促使学生查阅资料,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3 改革教学模式

分析化学课程知识点多且烦琐,如果只是照着PPT读给学生听,学生很难掌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采用开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例如,将角色互换和以任务中心的教学法与板书、多媒体、仿真软件相结合[6]。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一味使用多媒体和仿真软件,并对其产生依赖,使教学过程模式化。要精心设计,把板书、多媒体和仿真软件有机结合,进行互动式教学,提高课堂利用率。

另外,教师应思考如何将讲授法、案例教学法等进行有机结合,如利用讲授法引导学生学习习题里的方法,利用案例教学法学习分析化学基本原理并进行综合应用。教师应重视相关案例的收集,通过具有启发性、实践性的案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2.4 开设第二课堂,开阔学生视野

积极开设第二课堂,利用丰富的课外阅读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可采取小班式教学,教师作为引导者,采用翻转课堂、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另外,可将教师的科研项目与分析化学第二课堂相结合,抓住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契机,引导学生申请课题,鼓励学生参加竞赛。加强校企合作、校院合作,聘请校外导师开设专题讲座,介绍学科前沿发展动态,使第二课堂更具针对性和吸引力,促进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2.5 改革教学评价方式

评估学习产出是OBE教育的重要环节,在教学改革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应以该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为标准,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比如,试卷内容覆盖面广,试题难度合理、区分度高,阅卷后教师对本课程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分析。实验教学评价应从实验操作、数据处理能力以及结果检验3方面进行。实验操作考核采用面试形式,题目从多个实验中抽签产生;数据处理能力的考核沿用试卷形式,重点考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解决问题能力。教学内容调整和教学效果评价需要参考学生反馈,教学过程不能僵化或一成不变[7]。

2.6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协助者和引导者。因此,分析化学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必须选择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参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辅助学生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参加相关培训、说课竞赛以及集体备课等途径提高分析化学教学能力。教学结束后,多反思,评估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到相关单位实践,在实践中积累分析化学教学素材,加深对分析化学课程内容的理解。

2.7 跟踪评价,持续改进

OBE教育理念注重持续改进,提倡在课程结束后通过学生反馈,为以后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比如,可以利用互联网和手机软件等,与学生沟通。要坚持OBE教育理念,在实践中继续探索,持续改进,只有这样才能构建科学、合理的分析化学教学模式。

3 结语

为了满足医学院校人才培养需要,我们在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引入OBE教育理念,以学习结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这就对教师、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后,我们还将继续探索、不断实践,培养更多社会和行业认可的创新性人才。

猜你喜欢

分析化学药学实验教学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现场操作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绿色分析化学实验改革
PCC0104007在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中的药学研究
《分析化学》公布2019-2020年度优秀编委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实践型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