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磁热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
2020-12-29戴英雁
戴英雁
(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中医医院糖尿病科,湖北 十堰 44250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患者罹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后其四肢(多发生于下肢末端)可出现麻木、疼痛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可发生糖尿病足[1]。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是一种通过皮肤进行给药的治疗方法。磁热疗法主要是通过电磁波产生的热量对穴位进行刺激,进而达到治疗局部疾病的目的。本文对在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中医医院进行治疗的76 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探讨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磁热疗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 年3 月至2019 年10 月期间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中医医院收治的76 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患者的病情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且被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了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1)患者合并有肝、肾功能不全。2)患者因患其他疾病导致周围神经病变[2]。将这76 例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试验组(n=38)与参照组(n=38)。在试验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0 例,女性患者18 例;其年龄为42 ~78 岁,平均年龄为(65.29±8.33)岁;其病程为6 ~22 年,平均病程为(15.39±5.68)年。在参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2 例,女性患者16 例;其年龄为42 ~76 岁,平均年龄为(65.26±8.31)岁;其病程为6 ~21 年,平均病程为(15.34±5.66)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参照组患者使用甲钴胺片进行治疗,方法是:让患者口服甲钴胺片,500 μg/ 次,1 次/d。对试验组患者使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及磁热疗法进行治疗,方法是:1)进行中医定向透药治疗的方法。将渗透液均匀地喷洒在人参如意多功能治疗仪(型号:T03-C)的增效垫上。将增效垫放入效应带内并贴在患者需要进行治疗的部位后,开启治疗仪对其进行治疗。30 ~60 min/ 次,2 次/d。2 次治疗需间隔3 ~4 h[3]。2)进行磁热治疗的方法。使用糖尿病治疗仪对患者的中脘穴、命门穴、三焦俞穴、太溪穴、复溜穴、足三里穴(双侧)、三阴交穴(双侧)进行低频脉冲治疗,20 min/ 次,1 次/d[4]。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 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左足第一个足趾、左内踝、右足第一个足趾、右内踝的震动感觉阈值、正中神经和腓浅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及发生糖尿病足的情况[5]。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 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左足第一个足趾、左内踝、右足第一个足趾及右内踝震动感觉阈值的对比
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左足第一个足趾、左内踝、右足第一个足趾及右内踝的震动感觉阈值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与参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左足第一个足趾、左内踝、右足第一个足趾及右内踝的震动感觉阈值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正中神经和腓浅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与感觉传导速度的对比
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正中神经和腓浅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与感觉传导速度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与参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正中神经和腓浅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与感觉传导速度均更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左足第一个足趾、左内踝、右足第一个足趾及右内踝震动感觉阈值的对比(V,± s )
表1 两组患者左足第一个足趾、左内踝、右足第一个足趾及右内踝震动感觉阈值的对比(V,± s )
组别 例数 左足第一个足趾 左内踝 右足第一个足趾 右内踝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38 17.63±5.21 11.92±1.29 19.56±5.83 13.82±1.08 17.41±5.77 10.04±0.97 17.86±3.35 11.55±0.29参照组 38 17.65±5.18 15.66±4.07 19.57±5.86 17.48±4.63 17.38±5.81 16.18±3.76 17.89±3.38 14.45±2.96 t 值 0.0167 5.3998 0.0074 4.7455 0.0225 9.7472 0.0388 6.0106 P 值 0.9866 0.0000 0.9940 0.0000 0.9820 0.0000 0.9691 0.0000
表2 两组患者正中神经和腓浅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与感觉传导速度的对比(m/s,± s )
表2 两组患者正中神经和腓浅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与感觉传导速度的对比(m/s,± s )
组别 例数(n) 正中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 正中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 腓浅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 腓浅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试验组 38 40.62±3.52 46.58±5.41 41.38±4.02 46.47±4.83 38.84±3.67 44.28±4.25 39.26±4.17 44.76±4.01参照组 38 40.65±3.54 41.28±4.63 41.41±4.03 42.39±4.21 38.86±3.69 40.85±3.83 39.28±4.2 40.36±3.61 t 值 0.0370 4.5881 0.0324 3.9253 0.0236 3.6957 0.0208 5.0269 P 值 0.9705 0.0000 0.9741 0.0001 0.9811 0.0004 0.9834 0.0000
2.3 两组患者发生糖尿病足情况的对比
接受治疗后,在试验组的38 例患者中,发生糖尿病足的患者有1 例,其糖尿病足的发生率为2.63%(1/38);在参照组的38 例患者中,发生糖尿病足的患者有7 例,其糖尿病足的发生率为18.42%(7/38)。接受治疗后,与参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糖尿病足的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据统计,在所有发生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约占25%。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病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其可出现糖尿病足,病情严重时可导致其截肢[6]。以往,临床上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使用营养神经类药物进行治疗,该类药物虽可缓解其临床症状,但远期疗效并不理想。在本次研究中,与参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左足第一个足趾、左内踝、右足第一个足趾、右内踝的震动感觉阈值及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均更低,其正中神经和腓浅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与感觉传导速度均更快。这可能是因为使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可将药物直接作用于患者的病灶处,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稳定、持久地透过皮肤黏膜快速进入患者体内,避免口服药物刺激其胃肠道及肝肾,从而提高其临床疗效及用药的安全性[7]。使用磁热疗法对患者的穴位进行刺激,可促进其机体的血液循环,缓解其四肢麻木、疼痛等症状,改善其临床症状[8]。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磁热疗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地降低其足部的震动感觉阈值及糖尿病足的发生率,改善其正中神经和腓浅神经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