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D 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2020-12-29陈丽丽张俊玲吕芳戚玉杨吴光启通迅作者
陈丽丽 张俊玲 吕芳 戚玉杨 吴光启(通迅作者)
(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 江苏 宿迁 223800)
多发性骨髓瘤(MM)为血液系统的第二大恶性肿瘤,发生于终末分化的浆细胞克隆性增生过程中,在我国,其发病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而升高[1]。事实上,MM 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化疗完全缓解率较低、中位生存期短,直到硼替佐米等新型化疗药物的出现、CAR-T、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广泛应用之后,其治疗缓解率与生存率才得到明显提高。临床证明,多药联合治疗MM 患者,能够取得极为显著的疗效,尤其是三药联合,已经成为了一种高效的治疗方案[2]。硼替佐米作为第一代蛋白酶体抑制剂,明显改善了其预后及生活质量。已有大量研究证实,硼替佐米联合环磷酰胺、来那度胺、沙利度胺、地塞米松等药物可使得MM 患者明显获益。而环磷酰胺对人体干细胞的损伤很小,同时具有烷化剂治疗MM 的优势,故VCD 方案现已被广泛应用于MM 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3]。基于此,本文针对VCD 方案治疗MM 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6 年2 月—2020 年5 月期间收治的53 例MM 患者,依照治疗方案可将其分为VCD 组(25 例患者,联合环磷酰胺、硼替佐米以及地塞米松进行治疗)与VAD 组(28例患者,联合长春新碱、多柔比星及地塞米松进行治疗)。VCD 组:男女患者例数分别为16、9 例,年龄44 ~83 岁,平均(65.14±4.26)岁;VAD 组:男女患者例数分别为17、11 例,年龄46 ~82 岁,平均(65.34±4.37)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并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VAD 组的治疗方案为:使用长春新碱、多柔比星与地塞米松治疗MM 患者,剂量分别为长春新碱0.5mg d1 ~4,多柔比星20mg d1 ~4,地塞米松40mg d1 ~4,d9 ~12,d17 ~20。VCD 组的剂量为:硼替佐米1.3mg/m2,d1 d4 d8 d11,环磷酰胺400mg dl ~4,地塞米松20mg d1 ~4。两组均至少完成4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运用MM 疗效标准对所有患者的骨髓浆细胞比例、M 蛋白、血肌酐、血红蛋白、白蛋白等进行观察,并划分不同等级的疗效,即显效(完全缓解)、有效(部分缓解)以及无效(无明显缓解)。并且,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如周围神经病变、血小板减少、胃肠道反应等,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 分析所有MM 患者的相关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VCD 组和VAD 组在4 个疗程后的疗效比较
4 个疗程后,VCD 组中,共有23 例患者的治疗疗效为显效和有效,有效率为92.00%;VAD 组中,共有22 例患者的治疗疗效为显效和有效,有效率为78.57%。VCD 组在4 个疗程后的治疗疗效显著高于VAD 组(P<0.05)。见表1。
表1 VCD 组和VAD 组在4 个疗程后的疗效比较(n)
2.2 VCD 组和VAD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VCD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00%,VAD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0%,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5)。见表2。
表2 VCD 组和VAD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n)
3.讨论
MM 是一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至今尚不可治愈,一些新型药物(如硼替佐米、来那度胺等)的出现,使得MM 患者的缓解率和生存时间得到明显提高[4]。VAD 治疗方案是传统化疗方案的联合,无新型药物的应用,对于MM 患者有着一定的疗效,但却无法达到硼替佐米在MM 治疗中的疗效,且未能体现烷化剂在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马法兰、环磷酰胺是临床中常见的烷化剂,由于马法兰在使用后期会对造血干细胞产生影响,因此,环磷酰胺是最佳的烷化剂,联合硼替佐米及地塞米松(即VCD 治疗方案)治疗MM 患者,有着极为显著的临床疗效[5]。
本文研究结果为:VCD 组在4 个疗程后的治疗疗效明显高于VAD 组(P<0.05);VCD 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VAD 组(P<0.05)。可见,相比于长春新碱、多柔比星及地塞米松等传统化疗联合药物,硼替佐米联合环磷酰胺等进行4 个疗程以上的治疗后,MM 患者的病情会得到极大程度的改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综上所述,对MM 患者应用VCD 方案进行治疗,能够发挥极为显著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