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逆反期的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态
2020-12-28邢士江唐茜
邢士江 唐茜
【摘 要】逆反心理,又称逆向心理或对抗心理,是指客观环境要求与主体需求不相符合时所产生的强烈反抗心态。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较差,成绩不高导致了他们心理上的一些不健康表现。因此,对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展开研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采取适当的应对策略,是教育者的责任所在,也是当今素质教育的现实要求。
【关键词】中职生;逆反心理;教育对策
造成青少年形成逆反心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等一些不良的错误的思想行为观念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中职学校的老师有义务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手段,巧妙地应对他们的逆反心理。
一、造成中职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随着年龄与生理条件的变化,中职生的叛逆心理来得突然,有时候家长和老师都摸不着头脑,像是雾里看花,对学生的行为无法判断是对是错,双方都表现出一种不适应,常常处于一种困惑的矛盾交错状态。由此我们有必要探讨来自社会环境、学校学习和家庭生活等方面的一些影响因素。
1.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的影响因素是非常复杂广泛的,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大众传播媒体事业的发展,学生认识外界的渠道更加多元,比较普遍的现象是电视、网络等媒体在选择信息、思想内容时仅仅从广大群众的需求出发,却忽略了对未成年这个群体的照顾,把一些成人文化中比较低级、庸俗的因素变成了警示大众和青少年的内容,这些信息不但没有起到引导警戒青少年的作用,反而被青少年接受了,因此中职生受到了负面影响,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他们形成了逆反心理,对青少年学生的认知形成了危害,这是社会不能忽略的。
2.学校不良教育因素的影响
(1)教师在施教的过程中,不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问题,而是一味地强调师道尊严,导致学生对老师本身排斥,进而产生憎恨反感心理。学生没有产生主动的学习目的和动机,对学习漫无目的,而老师要求过高,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等方面不能客观评价。过于注重分数,使学生在情感上与老师对立,进而逆反心理严重。(2)教师在指导思想上偏离,在指导方法上运用不当,触犯学生的个性,没有尊重学生,因此造成师生关系对立而不和谐。(3)教师处理问题过激,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的一点错误就揪住不放,学生认为“老师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因此学生自暴自弃,老师说东,他向西,背离甚至反其道而行之。此外,老师在教的方法及内容上“满堂灌”和“填鸭式”,也是造成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因素之一。
3.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
家庭是学生人生中最先接受教化的地方,家庭中不同的教育方式会培养出孩子不同的心理品质和个性。一些家庭中不良的环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例如:有的父母关系破裂,有的父母离婚,有的父母长期在外造成子女成了留守儿童,没人照顾和关心,使学生在生理上成长不协调,心理上也缺少关爱和引导,这样学生在生活中无法化解矛盾而不堪重负,对父母的埋怨和不满情绪迁移到学校中来。再有,有的家长自身素质不高,思想认识极低,这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最终导致子女的压力过大,也容易出现逆反心理。
二、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教育对策
1. 辩证看待,科学引导
任何事物都应当辩证看待,所以,我们应当客观地看待中职生的逆反心理,要认识到积极的一面。逆反心理是其思维独立性和自我意识增强的体现。家长和教师切不可采取高高在上的姿态去训斥和命令他们,甚至一味要求他们服从,那样只会把他们推向对立面,加剧他们的逆反心理;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空间,聆听他们的想法,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和分析問题;与他们做朋友,逐渐取得他们的信任,对他们标新立异、敢于打破陈规的做法善加引导,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2.把握好表扬与批评尺度,化解逆反心理
卡耐基曾经说过:“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扬和鼓励。”每个人都存在一种自己做主的倾向,当别人施加压力,使自己的自主地位受到触动时,就会产生逆反心理,拒绝别人意见,甚至做出与要求相反的事情来。老师如果以高压的手段强制要求,非要把学生棱角磨平不可,那学生就可能口服心不服,逆反心理更重,从而拒绝接受教育,或是自暴自弃,玩世不恭,这样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教师要理解与尊重学生,多些赞美,多点微笑,在和谐的氛围中抓住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保证师生关系不因琐事而僵化。尊重与赞美,是调整学生逆反心理的一剂良药。
3. 重视家庭教育,讲究教育艺术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家长要不断学习,了解孩子特殊发展阶段的心理特征,多关心,常沟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子女,平等对待子女,适时给子女以自主权。学校要利用家长会、电话或书信的方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向家长介绍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和教育方法,家校联手巩固教育效果。家庭应当建立科学民主的沟通机制,父母应当尊重子女的独立人格,因为相互尊重是相互理解和有效沟通的基础和前提,同时也是消除亲子之间隔阂的关键所在。逆反心理强的学生,从内心深处来说是充满不安和痛苦的,所以家长应当主动关心孩子,并与孩子保持平等沟通,而不是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4. 建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生绝大部分时间都身处学校,为此,学校应当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针对学生各的心理特征,努力创设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和班级环境;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多渠道向中学生普及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使其对逆反心理有正确的认知。教师要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工作,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培养他们自我调节的能力,使他们掌握自我疏导的方法。例如,让学生用心理换位法理解他人的心情,减少对他人的责难和埋怨;用自我激励法来克服自卑,树立自信。
三、结束语
中职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相对复杂,如果不加以引导,任其发展,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负面影响。需不断研究学生逆反心理的根源,探寻疏导、消除逆反心理的有效措施,善用教育的艺术,巧妙运用心理学,耐心地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乐观面对生活。
参考文献:
[1]李佳.生本理念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实践运用[J].新课程导学,2015(28):22.
[2]刘旭宾.组合心理教学方法的建构及初步应用[D].湖南大学,2008.
[3]雷琴,李璐.现代心理技术在中职心理健康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17):44.
(作者单位:双辽市职业中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