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逆反心理

2016-12-19陆璐

亚太教育 2016年33期
关键词:逆反心理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陆璐

摘 要: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虽在各方面都已取得骄人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令人担忧的现实,其中一方面的表现就是在教育对象当中出现的逆反心理。在处理大学生逆反心理问题时,由于理论引导的实效性成果不太理想,加上实践操作能力较弱,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教育工作的展开感到有心无力,这就严重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和实际成效。如何正确认识逆反心理的产生原因、构成及其表现形式,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消除这一心理现象,是当前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需要共同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1-0174-02

一、涵义的界定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定义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指的是:“在特定前提下,教育者依照教育的目标启发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或将偏离教育目标的思想和行为加以修正,教育对象对此产生的与教育者主观意愿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继而对教育者、教育实质、教育方式、教育环境产生的排斥、抵触、反感与对立,并拒绝教育的相应行为倾向。”①

笔者认为,逆反心理具有宽泛的概念范围,其中,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只是其中的一个概念。在该教育活动中,既包括教育者对受教者所进行的正面思想政治教育灌输,也包括针对不在思想政治教育正确引导方向范围内的对受教育者的劝说教导。这两方面不可缺一,缺少一方都会很有可能诱导出高校大学生在受教过程中的抵制情绪,进而引发出逆反心理。

二、引发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分析

逆反心理作为一种心理状态,是由主客观多方因素共同制约形成。它多是指教育对象在外部环境刺激下产生的与教育目标背道而驰的一种情感体验和行为倾向。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的人格和态度特征的影响

正常而言,偏执型的人格及认识偏差容易促使逆反心理的发生。这类人的主要特征为多疑、自负、固执己见,对身边事物过于警戒,对他人的建议和教导不屑一顾,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而对于大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剖析:

1、从年龄层次上,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他们的年龄段大多都在二十多岁左右,随着知识的日积月累、社会面接触得越来越宽泛,他们的思维更具有主动性和独立性,因此在日常学习、生活当中会竭力运用所学一切知识去了解生活实践中各种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进而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此时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是不会轻易接受教育者的泛泛说教,而会经过自己的思考,追求有深度的理论,同时要求教育者有确切的事实理论根据,否则不会信服。

2、从情绪反应上来说,大学生对所处环境敏感,受感染力强,因而他们的情绪波动较大。当受到外界刺激时,尤其是当社会中出现与道德规范、价值观要求相背离的思想时,就会很容易影响大学生思想和情绪的不定性,随着消极情绪的日益积累,就会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例如日常的考试失利、无故地被冤枉、不被周围老师和同学认可,等等。

3、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对新鲜事物向来都有一种探索精神,而当某事物被禁止时,最容易引起人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尤其是在只做出禁止而又不加任何解释的情况下。那么这种强烈的好奇心就会形成一种特殊的心理需求,使大学生“享受”逆反心理带来的剌激,例如:爱表现个性,突出自我的某种需要和尊严,突出自己的存在价值,当发现外界无视自我的情况下,使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与阻碍他行为的人或事作斗争,让身边的人对自己刮目相看。

(二)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

1、从家庭环境因素来看,家庭,对于每个人而言,是接受教育和成长的重要场所。随着知识和阅历的丰富,大学生慢慢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甚至这种价值观有时会与父母的观念相背离,再加上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习惯采用命令式、专断式的教育方法,对子女各方面要求过于严格,有时还会遭到父母的驳斥。长此以往,这种压力的不断积累,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方式排解时,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2、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能否实现的很大程度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者所宣传的内容是否实事求是、是否符合生活实际、方法是否得当。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大多依旧传统、呆板、循规蹈矩,缺少生动、有趣、活泼、新鲜的教育元素。教育者单纯为教育而空洞说教,缺乏启发性教导。这种说教方式就会很容易产生对立情绪,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是收效甚微,甚至有时还会物极必反。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叛逆心理的表现

(一)对正面宣传做反面思考

处于叛逆时期的大学生往往对老师或者长辈的宣传和教导,表现出不以为然的态度。往往对社会上某些个别的、不公正的事实来以偏概全的否定一切正面宣传。

(二)对思想政治工作采取冷漠与质疑的态度

高校中,经常会有一些大学生对理想、道德、纪律等内容的政治理论课毫无兴趣,在这些理论课上,有些大学生总是拿着课外书、小说、杂志翻看,甚至根本不听,直接睡觉等等。加上一些教育内容与现实社会生活实际并不相符,或者有的仅仅只停留于口头表面,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这就很容易给学生一种质疑的态度,极易引起教育对象的逆反心理。

(三)对榜样和先进人物事迹采取无端否定或歪曲的态度

这一现象表现为在具有叛逆心理的大学生在碰到社会先进人物时,会不自觉地戴上有色眼镜,对先进人物的宣传和评价持否定态度,甚至作错误的主观臆断。有的大学生对领导、老师表扬他人的行为非常反感,甚至有意对受表扬者进行讽刺、挖苦。

四、辨证看待大学生逆反心理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消极的一面

高校当中,教育者对大学生逆反心理的掌控程度直接影响着对其治理成效。首先,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产生的逆反心理会使得他们不愿接受教育者对其进行的正面宣导。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思想极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侵蚀和毒害,使得以培育“四有”新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不能实现。其次,在处理大学生逆反心理问题时,一味地否定,往往会使思想政治教育陷入被动。如果拘泥于形式,就无法培育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辨别善恶与是非的能力。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积极的一面

评价逆反心理的好与坏,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不能以偏概全地认为逆反心理都是不好的,消极的。辩证唯物主义教会我们,遇到问题,要客观地去看待。现如今,在如此竞争激烈的国内、国际环境中,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这也是当今培养高校大学生应该具备条件的必然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教育者应该深刻了解逆反心理所包含的积极因素,充分利用其来发展学生长处,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比方说:在学习上,一些大学生遇到困难,不会气馁,反而更加努力的去实现目标;在生活上,遭受失败,并不悲观,而是继续向前;在社会实践中,一些大学生摔倒了,但会勇敢站起来,重新再来;还有一些学生对于陈旧的规章制度,不是循规蹈矩,而是敢于发散思维,勇于创新。等等这些都是大学生逆反心理积极因素的表现。

可以说,大学生群体的潜力是无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人制宜,发挥逆反心理的积极作用,充分挖掘高校大学生隐含的潜力,全面彰显出大学生的优质人格和品质。

五、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逆反心理的应对策略

(一)依靠政府和社会的力量,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环境

政府相关部门是优化社会宏观环境的主体,强有力的社会导向无疑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大环境”,它能使大学生面对社会主流思想时能够不断奋发向上,积极努力,进而降低逆反心理产生的概率。

(二)营造良好氛围,建设微观环境

首先,要优化家庭环境;家庭成员之间要和睦相处,父母与孩子之间应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平等交流,营造积极和谐的家庭氛围。其次,要优化学校环境;重视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同时,教育者应表里如一、以身作则、在学生中树立一身正气的形象,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榜样,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取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气息。

(三)重视大学生自我教育,提高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

自我教育就是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做自己的思想政治工作。在“以人为本”的原则前提下,大学生通过自我教育不仅可以增强自身免疫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还能增强大学生之间的教育感染力,养成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习惯,有效抵制逆反心理的产生。

(四)运用多媒体、网络的教育手段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

多媒体、网络这一教育手段的运用,较符合人们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发展规律,它的最大优势就是信息量大,内容形象充实,以寓教于乐的形式为当代大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外部刺激,进而激发其接受信息的兴趣。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释:

①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参考文献:

[1]赵柏仙.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探析大学生叛逆心理.科教文汇,2007,8.

[2]张慧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叛逆心理”透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6.

[3]田丰.青少年逆反心理再认识.中国青年研究,2001,1.

猜你喜欢

逆反心理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试析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
浅析中学生逆反心理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