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南 优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教学的思考

2020-12-28应霄燕

中国大学教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

应霄燕

摘 要:“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内容体系,需要依据反映新时代的习近平外交思想为科学理论指南,对课程教学体系进行优化与完善,落实好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发挥好课程的育人作用,培养具有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关键词:习近平外交思想;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思政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是培养具备一定国际政治经济理论知识,具有全球化视野与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为人才培养目标的一门概论性政治理论课程。课程的理论体系一般由几个板块构成:(1)当代世界经济与世界政治板块;(2)主要国家与国家之间关系板块;(3)时代主题和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地位和作用板块。主要涉及国际格局、国际秩序、国际行为主体、国际组织、国际规则、国家利益、综合国力、和平与发展等相关理论,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理论性、时事性、政策性和思想性特征。课程内容体系需依据反映时代的发展变化与国际社会发展变迁规律的科学理论进行调整与优化,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际社会出现的各种现象、问题与本质,并通过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的阐述,用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树立“四个自信”。

一、习近平外交思想是“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建设的科学理论指南

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扬弃超越”[1],是当代中国外交与外交工作以及相关教学与研究工作的科学理论指南。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一门课程的育人作用。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习近平站在世界全局及未来发展大势的高度,提出了一系列反映国际社会发展与变迁,以及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外交理念、原则、目标和实践方略,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是“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思政建设的科学理论指南。

(1)习近平外交思想准确把握了世界发展大势与发展规律。习近平多次指出,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这是对当今国际社会国际力量对比变化做出的科学准确判断,是分析研究国际社会发展变化趋势和国际问题的时代背景和基础,也是判断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和国际秩序面临调整与变革,以及大国关系特别是中美关系发生变化的客观依据,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体系的主体框架——格局、秩序和大国关系的调整完善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2)习近平外交思想体现了国际社会人类共同美好的价值追求。实现和平、发展与繁荣以及过美好生活的愿望是各国人民长期以来共同的孜孜追求,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商共建共享”“正确的义利观”等新理念不仅体现了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价值追求,也明确了实现这些价值追求的原则和路径。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下,各国人民通过体现“公平正义”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和“共商共建共享”机制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多元化、差异化的国际体系中,实现普遍安全、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通过“共商共建共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国际社会所公认的价值原則与目标,也是中国对外政策的长远目标与原则,是新时代中国外交政策的创新与发展,体现了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的美好愿望。因此,需要深刻理解习近平外交思想的价值内涵及其价值引领作用。

(3)习近平外交思想蕴含关乎国际社会未来发展方向的战略性思考。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与各国交往的不断加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习近平主张建立以尊重、平等、民主和公平正义为基础的新型国际关系,即国与国之间无论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并相互尊重,通过对话、协商化解矛盾与纠纷,共同应对日益复杂的全球性问题,通过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习近平主张建立的新型国际关系,本质上就是要打破霸权和强权思维模式下的国际关系体系状态,正如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所指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非常伟大的理念,激励人们实现合作共赢。”[2]“构建公平正义公正合理新的国际秩序”和“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尤其是“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是关乎国际社会未来发展方向的战略性思考,对促进世界的持久和平与发展意义重大。

(4)习近平外交思想体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与中国的责任与担当。新中国经历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历程,新中国外交经过70余年发展也经历了相应的历程。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外交思想彰显的大国外交特色更加鲜明,中国外交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紧密相连,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合作机制,探索新型经济合作,推动建设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和新型国际关系,在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以及为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大变局”中的引领和塑造作用更加明显。

二、以习近平外交思想优化课程教学体系

(1)在世界经济与世界政治教学板块,以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学判断为基础,从实力变化引发的国际格局与国际秩序的变化与调整变革入手,结合习近平对国际格局、经济全球化、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相关论述对课程内容进行补充与完善。

第一,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演进。习近平多次强调,国际力量的对比关系正发生深刻的“革命性的”变化。当前多级化格局呈现出新形态,即“东升西降”趋势明显,即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实力增长,美国竭力维护其霸权地位和霸权利益,奉行“美国优先”“美国至上”的单边主义政策,破坏全球多边合作体制,对国际秩序的稳定造成严重的影响,而中国积极支持和践行多边主义,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发展。

第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但遭遇困境。经济全球化一方面受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进一步深入发展,另一方面反对经济全球化,奉行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等趋势在西方主要国家影响力不断扩大,英国脱欧和美国特朗普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以及美国的频繁“退群”,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带来极为负面的影响。但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3]。“经济全球化是历史潮流。”[4]因此,课程教学要突出经济全球化是客观规律的认知,短期虽遇到困难遭受挫折,但是其发展趋势是不可逆的。在经济全球化发展遭遇波折时期,习近平主张“共建开放合作的经济、共建开放创新的经济、共建开放共享的经济。”[5]这些主张对推动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第三,全球治理和全球治理体系面临改革与建设。应突出在国际力量出现“东升西降”的变化背景下,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面临的变化与变革带来的冲击。二战后建立的以美国为主导的多边全球治理与治理机制,由于美国的频繁退出,以及新的治理领域难以形成治理共识而出现“治理赤字”,加之现有的治理机制也未能反映和满足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的利益诉求,因而不能有效推动全球的协调均衡发展。习近平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商共建共享”等理念,不仅突出了全球治理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重要性,也为全球治理和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指明了方向。与此同时,中国还积极参与气候、网络、环境、反恐等全球治理合作,并推动和维护以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为核心的多边合作机制及其改革,努力构建公平正义、公正合理的國际新秩序。

强调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建设的核心是对现有治理机制进行改革,“特别是要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习近平强调,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事关给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定规则、定方向;不仅事关对发展制高点的争夺,而且事关各国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长远制度性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应该积极“推动各国在国际经济合作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推进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法治化,努力使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平衡地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6]。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加深学生对全球治理相关知识及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引领作用认识,增强和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

在上述知识的逻辑体系安排上,要注意世界经济政治、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世界经济政治秩序与治理机制(包括全球、区域、地区)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并在“大变局”视域下,突出全球治理和全球治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面临的改革,以及国际秩序在不同价值理念和方案影响下的走向。

(2)在主要国家和国家之间关系的课程教学板块,以习近平“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相关阐述为主线,对课程内容和体系进行补充和调整。在介绍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经济、政治与外交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主要国家对外战略的调整,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不同国家间相互关系发展的现状、问题,推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包括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推动发展中国家关系的新发展,构建“亲、诚、惠、容”的周边关系等,尤其是稳定的大国关系,即中美关系、中俄关系、中欧关系、美欧关系、美俄关系等。尤其要突出发展中国家间合作(南南合作)的新发展,如G20、金砖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等合作平台。

(3)在时代主题和中国对外战略板块,以习近平对“时代主题”特征认识判断和“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相关理念与实践为依据,对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的目标、原则和实践方略等进行梳理,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突出新时代中国大国外交的创新特征。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这一时代主题的判断,奠定了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础和走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国际关系”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内涵,也是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理念和“正确的义利观”则成为中国处理与一切国家和国际组织相互关系及进行国际合作的基本准则;“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新型开放式经济合作、促进全球治理变革等重要理念与方案的实践探索平台,新时代中国外交理念、目标、原则和实践在继承新中国外交的基础上有许多创新与发展。

(4)增加维护国家利益和增强国家安全意识认知相关知识内容。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国国力的不断增长在美国看来势必会威胁和损害美国的霸权利益,中美关系发展走向由于美国对中国认知判断的变化,双方的竞争合作正在转变为对抗甚至冲突。奥巴马执政后期,美国政府就开始强调要对中国进行遏制,特朗普上台以后,对中国采取更加极端化的政策措施,经济上从贸易战入手升级到技术战;政治上重新突出意识形态和制度的差异性;军事上,拉拢周边国家进行军演,并违背一个中国的原则加大对台湾的武器销售,通过对中国展开“新冷战”,以削弱、遏制中国,对我国的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构成严重威胁。课程应注重提升学生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意识认知的相关知识内容,以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通过对当前国际形势变化以及国家安全面临的威胁和挑战的了解认识,使当代大学生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增强他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紧迫感和爱国情怀。

三、发挥好“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在新时代的育人作用

要发挥好课程的育人作用,“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7]“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作为一门理论性和思想性很强的课程,要把握时代的脉搏,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与能力的国际化人才,以适应中国对外开放“继续往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方向走”[8],以及培养“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9]的需要。“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作为一门国际化视野的、面向世界的基础性、概论性课程,在本科教育阶段应充分发挥它的基础和引导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10],在向学生传授国际政治经济基本科学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向他们讲述新中国从站起来到强起来过程中,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出现逆流,新冠疫情肆虐全球,“新冷战”思维重新抬头等严峻的形势下,中国坚持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努力建设以稳定、平衡、协调和合作为基础“良性互动”的大国关系,推动中美俄欧之间大国关系的健康发展,避免恶性竞争与对抗;继续积极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友好合作,推动南南合作的进一步发展,打造睦邻友好的周边关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使之能更好地反映出当前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和发展中国家在这些机构里的代表数量和诉求,致力于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多边合作机制,并主张加强各国在多领域的治理合作,特别是面对当前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中国在自身以强有力措施抗击疫情为全球疫情防控做出贡献的同时,还助力全球的抗疫合作,积极加强同世界卫生组织的沟通与合作,推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新冠疫情多边决议》,加入《新冠疫苗实施计划》,促进全球疫苗公平分配,并承诺“将以捐赠和无偿援助等多种形式优先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11]。在全球经济受疫情的影响出现衰退,仍坚持不断扩大开放,努力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与繁荣,在实践和理念层面不断向世界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发展环境。进入新时代,中国外交越来越活跃于世界舞台的中心,“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和中国风格。”[12]通过讲授这些内容,使学生为我们取得的成就、责任与担当感到自豪,使他们感受中国外交和理念的价值引领作用。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感悟到,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从一个落后挨打被欺凌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成长为一个在国际舞台上具有举足轻重影响力的国家,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引领下,中国外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凝聚力、引领力、塑造力和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凝聚国际社会各方力量,引领国际社会走向“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的主导力量,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增强他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 王毅.习近平外交思想是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扬弃超越[EB/OL].http://www.chinanews.com/gn/2020/07-20/9243233.shtml.

[2] 鳩山由纪夫.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N].人民日报,2020-03-02:3.

[3] 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N].人民日报,2018-11-06:3.

[4][5] 习近平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开放合作 命运与共[N].人民日报,2019-11-06:3.

[6]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全球治理体制更加公正更加合理 为我国发展和世界和平创造有利条件[N].人民日报,2015-10-14:1.

[7][10]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8]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举行 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9-12-13:1.

[9]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合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共同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N].人民日报,2016-09-29:1.

[11] 外交部:中方将以捐赠和无偿援助等多种形式优先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EB/OL].http://www.xinhuanet.com/2020-10/21/c_1126640357.htm.

[12] 习近平出席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并发表讲话[EB/OL].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11/29/c_1113457723.htm.

[责任编辑:周晓燕]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
高校思政课程的现状与改革措施研究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专企融合”模式下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高职顶岗实践课“课程思政创新”管理实效初探
高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反思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课程思政理念下英汉口译教学改革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