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公共艺术多元化与跨界人才培养

2020-12-28张新宇孟照东

中国大学教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跨界人才培养

张新宇 孟照东

摘 要:公共艺术的多元特征决定了其艺术形式不应当单一化表达。本文借鉴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理论,从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理论探讨和创作实践四个方面,结合国家艺术基金“中国公共艺术与科技国际交流创作人才培养”项目的实践进行探讨,以期对公共艺术的人才培养有所启发。

关键词:人才培养;艺术与科技;跨界

公共艺术的名称及概念,主要源自一些发达国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艺术社会实践[1]。公共艺术在国内的缘起,则伴随改革开放以来实施的城市化、市场化及国际化的快速演进,“城市形象塑造”“城市营销”概念兴起,大规模的城市规划、城市改造以及环境与景观设计成为普遍需求[2]。正是基于多元的需求,公共艺术在中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一、公共艺术发展概述

1979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家于首都机场创作的一批壁画作品,包括袁运生的作品“泼水节——生命的赞歌”、 祝大年的作品“森林之歌”、张仃的作品“哪吒闹海”等,被誉为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开端[3]。其中袁运生的作品由于出现裸女引发社会以及学界的讨论,吴士新在其著作《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研究》中写到,“其意义不仅仅因为壁画中出现了沐浴的女人体形象而引发了具有美学意味的公共话题,更重要的是这个公共艺术行为开创了艺术从象牙塔下走出来,走出博物馆展览、走向公共空间、走向公众的一个时代”[4]。从近现代历史上看,现代的中国公共艺术与城市雕塑之间一直都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只是当时公共艺术创作形式过于单一,在公众的直观印象中,公共艺术就是城市雕塑,直到1995年,公共艺术与城市雕塑的概念有所区别,二者合并称为“城市雕塑与公共艺术”[5]。如今,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公共艺术可以在数字化技术的帮助下进行艺术创作,包括但不限于声、光、电、VR(虚拟现实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计算机图形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辅助手段。2017年3月17日在上海市黄浦区K11购物艺术中心举办的展览 “我们之后”,2018年8月11日在福州凤凰·威狮国际艺术中心举办的展览“融频·刷新”,以及2019年7月16日在上海文澜文化艺术中心展出的中国航天艺术科技大展 “生在宇宙”等展览,意味着中国公共艺术与科技的发展已经有实力面向社会展示其蜕变的成果。

二、公共艺术与跨界人才培养

公共艺术的本质属性是艺术,无论艺术以何种物质载体表现或以何种语言传递,它首先是特指艺术的一种社会和文化价值取向[6]。社会需要什么,文化价值的导向是什么,我们的公共艺术就应当以这种形式出现。而这一过程其实是双向的,一方面由社会以及文化价值引导我们发展,我们可以以视觉化、符号化、产业化的形式去表达,另一方面公共艺术还需要担负引导社会审美方向转变的责任,这是公共艺术的文化内涵。过去的几十年,公共艺术用了大量城市雕塑的形式来表现纪念性、叙事性及地标性的语汇和空间特征[7]。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多元与综合性作为公共艺术文化领域的起点,具有无穷的生命力。纤维艺术、雕塑、景观等学科背景的研究人员与计算机等学科背景的研究人员都可以成为促进公共艺术发展的生力军。

在艺术与科技人才培养方面,国内外相关理论模型可供借鉴。CDIO人才培养模式代表构思、设计、实践和运作,以项目设计为导向,为学生提供理论关联实践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实际操作能力。OBE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以能力输出为导向,整合教学体系、课程组织和评价体系。这两种模式多运用于工程人才培养,将这两种理论模型应用在公共艺术与科技这样的交叉领域,需要针对知识盲区补充理论内容,构建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学团队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领域还需要具备跨界意识。目前公共艺术学科领域需要的不光是求创新,更是求大胆,要勇于突破现有的学科发展瓶颈。

此外,综合平台+两端深化型人才培养模式综合了培养和管理这两个维度。从培养上说,为学生搭建不同类型的学习平台,包括但不限于开放性的工程与艺术实验室、工作室,并依托社会科学教学部门等非艺术学科进行交叉培养,综合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准。从管理上说,平台并不针对所有人开放,平台对于“人才”二字的适配关系设了一道门槛,在培养初期会进行筛选,满足基本要求的人群才有资格参加培训,培训结束之后也对人才的输出状态进行二次约束。通俗理解就是严进严出,学习自由。

而以“东方整体观”为文化根源的综合设计理论模型,培养的思维和理念强调对于东方本土文化的传承,无论科技怎么发展,“互联网+”和“文化+”如何进步,本土文化的根基是牢固的。

三、“中国公共艺术与科技国际交流创作人才培养”项目的实践

“中国公共艺术与科技国际交流创作人才培养”项目自2019年4月11日正式启动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借鉴国内外人才培养模式,导师组制定了符合国内公共艺术跨界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前30天时间,综合学员的情况和导师组的思考,在课程设计上以理论课程教学为主,主题为“解读、批判与反思、探索与创新、合作+拓展”,从跨界的角度对导师组的人员进行配置,聘請了中国美术学院杨奇瑞、杨振宇、高世强、郑靖等教授,香港理工大学Ma ChiFai教授,美国德州理工大学Jia Wei教授,英国得蒙福德大学研究员、麻省理工学院国际期刊 Leonardo Transactions特约审稿人Jiyi教授,中央美术学院费俊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邱松教授以及艺术与人工智能方面的专家学者。为了充分发挥导师组的学术专长,课程内容中运用以理论研究带实践案例的方式启发学员思考其理论价值。

在全天课程中,理论结合实践案例的讲解和学术探讨两个部分是并存的。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导师们的理论成果在业内颇受推崇,但对非学术理论背景的学员来说,纯理论难免会有些晦涩,因此课程设计上并没有以纯理论教学的形式进行高强度输出。每节课都设置了师生互动交流环节,并建立微信群,除了上课时间,师生课下也可以线上继续讨论。短时间内,要将大跨度、多元的新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成果达到国家艺术基金专家组的验收标准,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后30天,以采风和实践为主,采风考察重点关注了嘉兴、上海、杭州和南京四个城市,采风之余学习了解液面成像、透水模型、机电传动、拼接融合、机械传动、伺服控制、程序同步和集成控制等实践技术。实践阶段,学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作,这一阶段的“跨界”,要求小组成员的学术背景和从事的行业尽量差异化,以期通过不同的思维模式碰撞激发创造性,完成了八组作品并举办展览。

在项目最后的学术研讨环节中,杨振宇教授评价,每个艺术家对“公共性”的理解都有自己的角度,体现在作品中对于技术的运用特别让人欣慰。艺术与技术的耦合并不应该是对技术的直接挪用。新技术的介入,不是简单的叠加,是艺术情感的高境界。这八组作品,都超过了创作者最初的预期,作品带来的心灵触动,对我们认识公共艺术与科技的跨界融合之美有着很大的启发作用。

总的来说,将跨界思维应用于高校的教学中,敢于突破现有教学模式,“中国公共艺术与科技国际交流创作人才培养”项目为高等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当了一回“探路人”。课程加强的公共艺术与数字媒体跨界创作实践,以及全球化发展视野下的公共艺术领域的新科技运用,都得到了专家肯定的评价。

学员分组创作的公共艺术与数字媒体作品,充分体现了学员对艺术与科技融合跨界这一主题的多维度理解与阐释,这些作品既有传承也有创新,多元艺术形式的融汇,丰富了公共艺术的语言,尤其是将现代的观念、审美与技术应用于公共艺术与数字媒体创作中,开拓与探索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更多可能,更体现出艺术对于城市、对社会的影响力。学员在理论学习环节中思维的拓展,在实践过程中习得的新技术新方法,丰富了学员个人的创作灵感与创作语言,这也是对于该人才培养项目的优质反馈。专家也多次表示此次項目成果展作品中创新手法之多样,不仅将技术恰当地运用到创作中,还对技术的价值进行了反思,给公共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气象,对中国公共艺术的推动意义重大。这是中国公共艺术与科技创作领域迈出的第一步,同样也是中国公共艺术与科技跨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之路的关键一步。

参考文献:

[1][2][7]翁剑青. 城市公共艺术须拓展转型[N]. 人民日报,2013-10-13(12).

[3]翁剑青.公共艺术的观念与取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吴士新.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24.

[5]王中.公共艺术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1.

[6]包林.艺术何以公共?[J].装饰,2003(10):6-7.

[责任编辑:周 杨]

猜你喜欢

跨界人才培养
跨界天才之西方篇(上)
学霸也是人 那些跨界的大拿们①
从“跨界”现象看现代筝曲的多元化发展
许晴 影后跨界导演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