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行文本的实用文体翻译模式
——灵感来源与理论阐释
2020-12-27王祖华刘念业
王祖华,伍 凌,刘念业
(四川外国语大学 英语学院,重庆 400031)
《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试行)》规定:“高等学校本科翻译专业旨在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广阔国际视野的通用型翻译专业人才……毕业生能够胜任外事、经贸、教育、文化、科技、军事等领域一般难度的笔译、口译或其他跨文化交流工作。”[1]《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规定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2]这两份指导性文件都提出了开展多类型、应用性文体翻译教学的要求。积极开展包括实用文体在内的多文体翻译教学已经成为翻译教育界的共识,实用文体翻译训练也成为本科翻译专业教学和MTI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进行更加有效的实用文体翻译教学,切实培养学生的多文体翻译能力,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利用平行文本(parallel texts)进行翻译训练,逐渐引起我国一些翻译研究者的注意[3-6]。本项目组经过多年努力,逐渐探索出了一套基于平行文本的实用文体翻译教学模式[7]319-333。从课堂教学实践和个人翻译体验看,这一翻译模式有助于破解实用文体翻译教学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
一、创立本翻译模式的灵感来源
从事翻译实践的人经常会碰到各种类型和内容的翻译材料。隔行如隔山,是译者在面对自己不太熟悉的题材时经常会发出的感叹。如何进行各种文体材料的恰切翻译,是译者经常会遇到的挑战。
利用平行文本即待译文本在目的语中的关联文本,进行实用翻译的想法,萌生于一次偶然的翻译实践。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结束后,项目组成员之一有幸参与了奥运会赛后知识产权转让部分材料的汉译英工作。该翻译项目的组织者在分配翻译任务时采取的是自愿报名和统筹安排的方式,项目组一位老师最终被安排去翻译最后一章的总结报告。这一部分是对前面所有内容的高度概括,涉及奥运会的方方面面,难度不小。其实这位老师平时并不太关心体育赛事,阅读的英文体育类报道和文章也很少。可以说,他当时英文体育词汇和知识储备几乎为零。参加完翻译动员会后,他就想打退堂鼓。但碍于翻译人员名单已经递交上去,且本人也不想失去这样一次宝贵的锻炼机会,最终还是决定留下来。长年的翻译教学和实践告诉他,要完成这次翻译任务,绝不是简单翻查词典、上网查找对应词的过程。奥运英语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术语,句法和语篇也都有自己的特点。据相关介绍,即使是数字的表达,国际奥委会也有一定的要求。要胜任这项翻译工作,必须熟悉奥运术语体系和奥运英语的特点,还要了解国际奥委会对奥运英语写作的基本要求。
幸运的是,在本次动员会上,来自外校的一些先期参与过奥运材料翻译的老师介绍了一些宝贵的翻译经验。北京奥委会主管赛后材料翻译的同志也分发了上一届奥运知识产权材料的英语文本和《汉英北京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常用词语手册》[8]。由北京奥委会编制的这本手册以汉英对照方式收录了重要的奥运语汇和术语,给后来的翻译带来了极大方便。本项目组后来尝试建设常见文体的常用词汇库和基本术语库,就是受了这本奥运手册的启发。奥委会负责翻译项目的同志还建议阅读当时尚在运行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官方网站。这些珍贵的资料和宝贵的建议,对初次参加奥运材料翻译的项目组老师启发很大。根据这些建议,参加该翻译活动的本项目组老师在会后花了大量的时间去阅读与本届奥运会有关的英文材料和各种奥运报道。在大量阅读的过程中,他发现许多以前压根不知道的术语和表达早已有比较固定的英文表达,奥运英语用词简洁而充满时代气息,英文句子结构清晰而简短易懂。有一些日常或文学翻译中很少使用的词汇如highlight、showcase、revenue等,在奥运英语中使用的频率却很高。这些感性认识只有经过大量的阅读才能获得,是任何词典都不能提供的文体信息。等英文阅读达到一定程度后,绝大部分术语和表达的对应英文基本都找到了。这位老师发现自己已经从一个奥运英语的门外汉变成了一个“小专家”。由于绝大部分汉语术语和表达对应的英文在阅读中已经陆续摘录出来,开始动笔翻译时,速度就很快了。据组织者后来反馈的信息,这位老师的译文质量较高。
这一积极的反馈给了这位老师极大的鼓励,也促使他开始思考:是不是其他自己不太熟悉的材料也可以采取这种方法来翻译呢?他隐约意识到,这种先阅读再进行翻译的方法可以帮助译者很好地克服翻译不熟悉材料时所遇到的困难。通过临时性集中阅读同一主题的目的语关联文本,译者可以慢慢熟悉该主题在目的语中的用词习惯和典型的句法、语篇特征等。后来该教师又尝试把这种翻译程序和方法应用到其他文体材料的翻译中,效果都不错。多年的实践表明,这种读译结合、先读后译的翻译模式,对于陌生文类的翻译非常有效,而且越是译者不熟悉的文类,使用这种翻译模式,效果似乎越明显。
多年来,项目组的几位成员一直为本单位四年级学生开设“专题笔译”课程。这门课程实际上是多文体翻译训练课,主要包括科技、商贸、旅游、新闻、时政和文学等文类。在最初几年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感到很吃力,主要是双方都对除文学以外的其他文类了解不多。如科技和商贸题材文类,由于教师和学生都没有基本的词汇储备和背景知识,进行翻译训练,困难非常大。尤其是学生方面,由于他们还要面临就业、考研等各种现实压力,不能完全投入到学习中。让他们像教师那样在课外投入大量时间,研究这些文体的特点,积累基本词汇,往往很不现实。但如果没有起码的词汇积累,也没有对各种文体的感性认识,即使教师直接介绍各种文体的特点,学生得到的也只是抽象的认识。尤其是基本词汇的欠缺,简直成了实用文体翻译训练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专题翻译”的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实用文体翻译教学,走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上面那位参加奥运会赛后资料翻译的教师,一直没有放弃对这种翻译模式的探索。他在阅读了大量的研究论文后,才意识到他所阅读的那些有关奥运会的英文文章,在语言学上叫“平行文本”。后来他又发现,由吴冰主编的《汉译英口译教程》,以不同的话题组织教材,每一部分第一节是与本部分主题相关的3-4篇Reading Materials,第二节是Words and Expressions,收录了大量的相关词汇和表达[9]。这似乎表明,这本口译教程也是引导学生先阅读相关材料,然后熟悉常用词汇和表达,最后再进行口译。经过进一步研究后发现,这种融阅读与翻译为一体的教材还有好几部。如庄绎传编著的《英汉翻译教程》,以故事、历史、地理、经济等10个主题组织教材,每个主题构成一个训练单元,在每个单元内收录有同一主题的3-4篇文章。英汉翻译训练时,先让学生研读英汉对照范文,然后再让学生把相关话题的英语文章翻译成汉语,汉英训练也遵循同样的方式[10]。据多年使用该教材的教师介绍,这种以语篇为主、英汉翻译互参互照、先研读翻译范文再进行模仿性翻译的训练方式,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体翻译意识,也比较容易降低学生文体翻译时的词汇障碍。在国内著名汉英翻译家刘士聪教授编著的《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一书中也能找到运用平行文本的思想指导读者进行散文翻译训练的痕迹。他编著的这本书共四编,依次是“散文鉴赏”“散文汉译”“散文英译”和“小说英译”[11]。其中“散文鉴赏”部分的英文原创散文可视为“散文英译”部分的平行文本,“散文英译”部分的汉语原创散文亦可视为“散文汉译”部分的平行文本。尽管各部分在内容上毫无关联,但由于同属散文,因而在散文的要素和特点上具有关联性。研读这两部分的平行文本,有利于训练者更好把握目的语散文的词汇、句法和语篇等特征。
近年来出版的一些专门性文体翻译书籍也运用了平行文本的思想。由王颖、吕和发主编的《公示语汉英翻译》,大量收集了从国外实地拍摄的公示语,并按导向标志、中餐菜单、标语口号、会展横幅等24个单元进行展示与解说[12]。李克兴编写的《广告翻译理论与实践》,收集了许多国内外广告文本,包括广告标题、广告标语和广告正文,并从大量的广告素材中总结出广告翻译的原则、策略、评估标准、理论模式、句型特点、修辞特点和地域差异等[13]。该书收集的大量真实广告语料,无疑是广告译者最好的参考资料,是进行广告翻译的绝佳平行文本。该书基于广告平行文本所做的特点分析和理论概括,展示了文体分析的方法,具有较强的示范性。种种迹象表明,把阅读和翻译融合起来,先读后译,是不少翻译家和翻译教学工作者都认可的一种有效的翻译训练方式。
这些教材的做法,进一步增强了本课题组成员把平行文本作为突破实用文体翻译教学困境的信心。课题组部分教师已经开始在自己的“专题翻译”教学中使用平行文本。实践表明,这一训练模式的确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对本翻译模式的理论阐释
经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和反复研究之后,我们发现,这种翻译模式融合了多重思想资源,有着比较厚实的理论基础。
首先,它吸纳了读译一体化、先读后译、以读促译的语言学习理论。以前我们认为,语言学习大致经过两个阶段,先是语言信息输入,然后才是语言能力输出。这种循序渐进的语言学习观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所以高校英语专业现在的课程安排,大致还是基础阶段(大学一、二年级)以语言信息的输入为主,到了高级阶段(大学三、四年级)大部分课程才以语言能力输出训练为主。但是这种将语言学习的输入和输出明显分开的做法也有不少弊端,其中一点就是语言输入阶段因为没有输出问题或任务的导向,往往因缺乏明确目标而比较盲目,导致输入的语言信息的存留量并不高。等到高级阶段需要输出语言信息时,才发现一些应该关注的问题以前并没有重视。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了一种新的学习观,即以输出驱动输入[14]。这种以任务导向和输出导向为主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加强信息输入的针对性,提高信息输入的质量和效率。为译而读,是一种典型的以输出带动输入的做法。学生为了完成一定的翻译任务去阅读关联文本,有别于普通阅读课的阅读体验。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理解文章的大意,而是会更多关注与翻译有关的词汇表达、句式构造和语篇特征等。我们知道,翻译(特别是汉英翻译)实际上要经历一个由观摩、内化目的语再到模仿、创造性表达的复杂过程。对翻译工作语言的熟练掌握和对目的语语言能力的有效调动在翻译训练中非常重要。刘士聪认为:“缺乏读书的积累和写作的训练,从根本上讲,翻译的实践能力是很难提高的。”[15]这是他在多年翻译实践中的深刻体会,我们也深有同感。但是现在大多数的翻译训练,把语言学习和翻译训练截然分开,两者之间相隔的时间很长。学生在输入阶段学习语言时,并没有想到为将来的翻译训练服务,自然也不会去关注与翻译密切相关的语言现象。在引入平行文本进行翻译训练后,学生带着翻译目的去阅读相关平行文本,更加关注与翻译相关的词汇、句法和语篇等问题。这种以任务为导向、以输出驱动输入的阅读,更有针对性。把语言阅读和翻译训练融合起来,也可以缩短语言学习和语言能力调动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学生在翻译时快速激活语言储备,启动相关背景知识,从而大幅提高翻译的质量和效率。
其次,基于平行文本的实用翻译训练,充分体现了以语篇为中心的翻译思想。Wolfram Wilss指出,翻译不是翻译字词,也不是翻译单个的句子,而是翻译语篇,因此翻译本质上一项以语篇为中心的事件(a text-oriented event)[16]。Albrecht Neubert认为,译者应该具有五种基本翻译能力,其中之一就是语篇能力(textual competence),译者不仅要对语言特征敏感,还要对语篇特征敏感[17]。现实的情况是,在进行翻译技巧训练时,为便于课堂示范和操练,教学者多以句子为单位。以句子为单位进行翻译训练,有不少弊端,比如容易忽略语篇的整体特征、语篇的衔接和连贯以及语篇结构的跨语调整等。因此,在学生进行了较为扎实的翻译技巧训练之后,需要进行更高层次的语篇翻译训练。实用文体翻译,关键是要在译文中充分体现各种文体的语篇特征和综合文体特征。根据李运兴提出的“语篇翻译”思想,以语篇为准进行的翻译操作,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将译者的视野从字句扩展到句群、篇章等大于句的单位。凸显不同语言级层上翻译操作的特点。强调篇章作为翻译任务所处理的语篇整体,是翻译操作的最终决策级层。二是语篇类型(text type)、交际功能与翻译策略、方法密切相关。三是语篇在一定的语境中发挥交际功能。翻译操作必须考虑翻译活动发生时译者所处的社会、文化语境,即翻译情境(translation situation)[18]。
基于平行文本的翻译模式充分吸收了语篇翻译的这些思想。通过引导学生集中阅读某一文类的多篇平行文本,可以强化他们对语篇的用词习惯、句法特征和语篇特征等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既认识到语篇的微观文体特征,也认识到语篇的宏观特征。不同的语篇类型,其交际功能也不一样,在翻译时还要根据原文的交际功能和译者翻译时的翻译情境,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同时,由于英汉语篇的语篇结构并不总是一致的[7]329[19],通过集中阅读和对比分析同一类型的多篇平行文本,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英汉语篇结构的异同,增强他们翻译时的语篇结构调整意识。
再次,以平行文本促进实用文体翻译,还借鉴了口译活动的译前准备策略。在口译活动中,优秀的译员往往有一种“万金油”式的工作能力,即不管什么内容的材料似乎都可以进行翻译。这种“万金油”式的工作能力是怎么培养的呢?从事过口译训练和实践的人都知道,在进行真实语境的口译实践时,有经验的译员都要进行一定的译前准备。国内口译理论研究的开拓者鲍刚在《口译理论基础》一书中探讨了口译的基础模块。他认为口译基础模块有A、B、C、D四个模块,其中模块D指的是译员的知识基础,这个模块又可以进一步细化为模块D1(百科学识、常识)、模块D2(专业知识)、模块D3(语境、主题、交际环境)[20]303。他认为模块D2(即专业知识和专业术语)是译员工作时感到最困难的[20]320。为此他提出了一个介于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之间的“中期记忆”概念,以解决口译中的“术语强记”等问题。在鲍刚看来,中期记忆的“外在表现很像短时记忆的‘工作记忆’,一旦工作压力解除便不复存在,但在特定的工作压力下却保持得很好”[20]320。那么译员该如何调动“中期记忆”来解决“术语强记”呢?鲍刚认为,“译员可重点记住会议前准备的10~100个术语中最为重要的术语,以及余下的70~80%(或略多一些)术语,强记前译员可粗略统计一下术语数量,找出本次技术口译工作中最为关键的词,以便有重点地强记——这些词最好能达到较高的熟练水准。不过对于一般性质的技术语汇,则可以仅用迅速反复‘扫描’的方式予以记忆”[20]322。这是译前的术语准备。对于模块D3,即语境、主题、交际环境方面的相关背景知识,译员是怎么解决的呢?据鲍刚观察,译员往往通过事先阅读发言稿、查找生僻词汇、与发言人接触等译前准备工作来弥补[20]315-317。
曾担任外交部翻译室主要译员的张维为在谈到同传译员的知识底蕴时,认为同传译员既要注重广义的背景知识的积累,也要擅长狭义的背景知识准备。后者指“针对某一次会议讨论的专题,译员应该认真准备,阅读有关资料和文件,熟悉要讨论的专题和词汇以及与会各方的立场”[21]22。他根据自己的同传经验,提出同传译员还应学会自己调配和食用“知识快餐”,即“在接触一个新课题之前,自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有关书籍、报刊文章、会议文件等材料,并向有关专家和对这一课题熟悉的人请教,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这个新课题”[21]23。这些译前准备策略,对笔译译者初次接触陌生文类的翻译很有启发。口译译员面临的术语问题以及语境、主题、交际环境等方面的相关背景知识问题,与笔译译者进行实用翻译时所面临的问题极为相似。我们提出利用平行文本进行实用文体的翻译,实际上借鉴了译员调动“中期记忆”进行“术语强记”和进行恰当的译前准备以弥补知识背景不足的策略,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万金油”式的翻译能力,学会在进行实用文体翻译时自己调配和食用“知识快餐”。
以前的笔译训练,实际上只重视长期记忆,学生总是在翻译时强力激活长期记忆,翻译的效率与口译相比较低。如果长期记忆中没有储备相应的术语词汇和知识背景,简直无法进行翻译。现在通过译前阅读一定数量的平行文本,然后马上进行翻译,就是利用阅读时暂时储存在“中期记忆”中的“知识快餐”(包括词汇术语以及对句法、语篇等特点的感性认识等)进行翻译。由于“中期记忆”距离翻译活动很近,激活比较容易,利用率更高。
最后,利用平行文本促进实用文体翻译,借鉴了语料库研究的相关思想。语料库(corpus或corpora)是指“按照一定的语言学原则,运用随机抽样方法,收集自然出现的连续的语言运用文本或话语片段而建成的具有一定容量的大型电子文库”[22]。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语料库具有三个突出特征:一是库中的语料是自然出现的真实文本;二是它是一个集成的电子文本库;三是具有很大库容。我们在教学和实践中自建的文本库与语料库相比,虽然库容很小,但仍具有语料库的两个基本特征:其一,所有文本都是真实的语言运用;其二,具有小规模的集成性。因此,也可以把语料库的一些使用方法运用到平行文本库上。比如语料库研究主要是通过概率法研究大量语料中的共现现象,以描述语言特征,其理据是“共现的语言特征反映出共通的功能(linguistic co-occurrence reflects shared function)”[23]。这一思想启发我们反其道而行之,把功能相同的文本集成起来,研究这些文本中共现的词汇、句法和语篇等语言特征,并努力在目的语中再现或转换这些特征。在阅读同一文类的多个平行文本时,如果发现一些词汇或句式共现的频率(frequency of occurrence)很高,就应该意识到这也许是该文类的高频词汇或典型句式,在翻译时有意识采用这些词汇或句式,以更好体现其文体特征。同时,译前大量阅读待译文本在目的语中的关联文本(即平行文本),也是一种临时性的强化语言接触行为(intensive exposure to language in use),有助于弥补译者相关词汇的空缺和对相关句法和语篇特征认识的不足。语料库建设要求收集真实的语言、语料要有代表性、对语料进行尽可能详细的文本描述等,这些对更好地建设和利用平行文本库都有启发。
三、结语
基于平行文本的实用文体翻译模式,最初的灵感来自一次偶然的翻译实践。经过不断的完善后,它融合了语言学习理论和语篇翻译理论的积极思想,借鉴了口译的译前准备策略和语料库建设与研究的相关思想,具有比较厚实的理论基础,这是其能够在实用文体翻译中发挥积极作用的深层原因。当然,用平行文本辅助翻译,也有其局限性。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发现用平行文本辅助文学翻译的效果不是很明显。这大概是因为文学语言本身是多变的、创造性的,从词汇到句法再到语篇,都没有比较稳定的语言共现特征。而非文学翻译在这些方面会出现比较稳定的语言共现特征,甚至出现套语或较稳定的语篇叙事框架,这是平行文本在非文学翻译中比较有效的重要原因。不过,用阅读平行文本的方法来夯实语言基础,对捕捉文学语篇的风格特征还是很有帮助的。刘士聪在介绍自己的翻译经验时就说,汉英翻译没有什么秘诀,如果有的话,就是坚持每天阅读优秀的英语文章,并留心其中的妙词佳句,然后在汉译英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这些词汇和表达①这是刘士聪教授在给参加2006年全国翻译教师高级培训班的老师做报告时所讲的一句话。项目组成员王祖华是当时接受培训的教师之一。。他的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一种基于平行文本的翻译训练方法。平行文本到底能否有效促进文学文本的翻译,是一个有待继续深入探讨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