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区域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2020-12-25谢雪莉

幸福家庭 2020年18期
关键词:指导性幼儿教师教学活动

■文/谢雪莉

依据幼儿生理和心理特点,设置不同的指导性问题

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不同,在认知水平和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幼儿对问题的敏感度也会呈现出较明显的差异性特点。因此,幼儿教师在区域游戏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应依据班级幼儿实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设置不同的指导性问题,突出区域游戏中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室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应依据幼儿不同的学习阶段设置不同的指导性问题。小班幼儿的认知水平较低,对事物的好奇心较强,并且课堂学习的注意力较差,心理状态多变。在幼儿园区域游戏中,幼儿教师可使用色彩鲜明、样式可爱的教学工具,指导小班幼儿在不同色彩的教学工具或者玩具中挑选出自己喜欢的游戏工具,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区域游戏,并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完成相应的游戏内容。中班幼儿在语言表达方面具有滞后性和迟钝性,往往很难清晰地表述自身的实际需求和实际问题,在幼儿园区域游戏中,幼儿教师应依据此阶段幼儿的实际心理特点和游戏过程中的实际状态,询问幼儿参与游戏的真实感受和实际需求,依据幼儿的实际游戏需求为其挑选不同的游戏材料,并引导幼儿合理使用游戏材料,进而在游戏区域中指导幼儿形成自身的游戏“核心区域”,让不同状态的中班幼儿均可在幼儿园区域游戏中有所得,提升中班幼儿的游戏参与感。针对大班的幼儿,幼儿园区域游戏的内容和实际游戏过程应具备一定的思维锻炼特点,并在区域游戏活动中让大班阶段的幼儿“有所思”“有所想”,从而在突出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中教师指导性的同时,切实锻炼大班幼儿的思维能力,提升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例如,幼儿教师在区域游戏中,应依据大班幼儿的实际教育教学要求,在游戏区域中摆放具有我国节日特色的物品或者图画,同时,教师可指导大班幼儿依据图画中的景物或者不同物品的形式猜测对应的节日,进而引导幼儿思考此节日的来源。期间,教师还可讲解不同的传统文化知识,丰富幼儿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提升幼儿节日文化的认知水平,进而指导幼儿思考并记忆不同文化节日的日期以及代表性的庆祝物品或行为,从而在幼儿园区域游戏中改善课堂教育教学的效果,提升幼儿教育教学的质量。

结合幼儿区域游戏环境的特点,合理设置指导性内容

室外教育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在幼儿教育中占有较大比重,对幼儿身心发展和智力发展具有显著性的促进作用。室外环境是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在室外区域游戏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应积极合理地应用室外环境中的各类基础设施,结合游戏设置的实际特点,合理设置不同的指导性内容。必须要注意的是,幼儿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室外区域游戏时,应以保证幼儿的安全性为游戏基础,在此基础上,幼儿教师可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生理特点设置不同的游戏动作和游戏环节,指导幼儿完成相应的游戏任务。为了强化幼儿教师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指导性作用,幼儿教师在示范相应的游戏动作时,可选择一名幼儿与自己一同演示,引导幼儿切实参与游戏环节的演示过程,激发幼儿参与区域游戏活动的兴趣,促使幼儿萌发“我也行”的基本活动意识,提升幼儿参与区域游戏活动的自信心。

幼儿教师在开展区域游戏活动时,应正确地认识区域中各类游戏设施的特点,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切实发挥此类游戏设施的基本作用。例如,幼儿园室外游戏区域中往往设有攀爬类游戏设施,此类设施一般会与其他具有减震效果的保护设施共同组成游戏区域。幼儿教师在此区域中开展游戏教学活动时,应主动参与游戏的具体环节中,引导幼儿正确使用相应的游戏设施,进而确保幼儿在区域游戏中的安全性。幼儿教师在参加此类游戏活动时,可以“带头人”的身份,指导幼儿模仿和复制教师的游戏行为,并依据既定的游戏行走路线或者攀爬路径,指导幼儿完成相应的游戏动作,达到相应的游戏“触发点”,进而完成整个区域游戏过程。

总之,提升幼儿园区域游戏中教师指导性的方式方法较多,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两方面的具体措施,希望幼儿教师可依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合理选择,并灵活变通,进而切实发挥教师的游戏活动指导性作用,提升幼儿游戏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

猜你喜欢

指导性幼儿教师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论指导性案例释法功能之完善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指导性案例的生成技术优化——基于指导性案例司法应用的实证分析
指导性案例的参照方法*——以行政类指导性案例为例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指导性案例遴选标准的完善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