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教育与美术教育的融合

2020-12-24严卫平

关键词:融合对策劳动教育美术教育

严卫平

摘要:劳动创造了美,创造了艺术,创造了人类本身,我国自古以来人民就用劳动创造出了伟大的艺术价值,如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馆,秦始皇陵兵马俑等,现代建筑中也有很多创造性劳动美。小学美术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美感,提高艺术修养,小学教师要结合劳动教育和美术教育设计教学方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小学美术课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劳动创造美,通过制作课让学生体验劳动创造美的过程,真正在实践中融合劳动教育与美术教育。

关键词:劳动教育;美术教育;融合对策

我国拥有五千年的文化历史,各个时期都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劳动人民,他们用双手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从古代建筑到现代建筑,再到学生身边的校园,都是劳动创造的价值。可见,劳动教育和美术教育相融合可以迸发出艺术价值,因此,小学教师要从课程设计人手,在课堂上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创新教学设计,创造性地融合美术教学和劳动教学,结合美术欣赏课,制作课等课程,让学生感受美,体会劳动创造美价值,综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美术欣赏课程,感受劳动创造美

劳动创造了美,创造了人类社会,美之千万种,都是由劳动创造的。纵横阡陌的田野,蔚蓝广阔的天空,都是自然美,剪纸、建筑、雕塑、博物馆,这是艺术美,还有很多美术作品,劳动作品都具有重要价值。小学美术课程教师要有意识地融人艺术美,在美术作品中为学生营造丰富的,生动的画面,让学生在艺术氛围中提高自我修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欣赏课是培养学生美感的重要阵地,在课堂上传播优秀的美术作品,使学生思想受到教育,激励人不自觉的积极地前进和发展。

比如小学美术中各种欣赏内容《陶艺》、《民间玩具》、《青铜器》等作品,都是劳动创造地价值,教师可以欣赏青铜器为例,首先提供多张青铜器的照片,不同类型的青铜器,让学生从各个角度欣赏。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先初步了解传统建筑艺术,在环境中受到熏陶,教师适时教育,引导学生体会劳动人民辛勤汗水,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实际教学中,先让学生观察、发现、分析,体会悠久的建筑文化,然后再对比,研究,了解不同时代背景下、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特色下,宫殿、楼阁、亭台的不同建筑形式,深入研究其中的艺术特点,感受不同风格的建筑,在了解中认知劳动价值。

二、美术绘画课,表現劳动创造美

美术绘画是培养美感的重要课堂,我国不仅绘画艺术体现美,绘画材料本身也是一种劳动创造的艺术,宣纸、毛笔、砚台、墨水等都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促使我国传统绘画艺术焕发价值。中国画,山水油墨画等都是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中包含中国历史特色,在国际社会上具有重要地位,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学习绘画课,表现劳动创造美,激发民族情感,从这样的切入点教学,一定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陶冶思想道德,增强民族自豪感。

美术教材中有很多这样的内容,比如《节日》、《买菜》,这些内容都展现出自我劳动的愉悦感,这些都可以结合学生的亲身体验,生活经验开展教学。首先可以让学生回忆父母一辈工作的辛苦,自己作为家庭一份子也应当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然后再交流分享,自己在参与劳动过程中的感受,为什么要这样做,当时的心情怎样,还可以借助情境演示出来,让学生深刻体验到美术教育不仅仅停留在欣赏中,还可以参与,唤醒学生对劳动创造艺术的情感认同。最后教师可以引申,人类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需要劳动,都是在实践中呈现不一样的艺术形式。

三、美术制作课,体验劳动创造美

美术制作课是学生亲身动手实践活动课程,教师要抓住学生接受直接经验学习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劳动创造美的过程。美术是一节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学习到的设计知识、绘画知识,动手操作技能,都可以融人到生活中,从生活实际问题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在实践中体验和创造美。美术活动最后的成果就是这节课直接的价值形式,展示方式可以有很多,个体的才能,集体的智慧,都体现出劳动创造性发挥,其中蕴含学生饱满的情感,教师肯定学生的价值,学生内心就会感到愉悦,获得成就感,才能深刻体会劳动创造价值的含义。

比如在学习《我设计的建筑》这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分享自己家乡的建筑形式,表达自己对不同建筑的看法,自己希望设计何种形式的建筑,等等,然后鼓励大家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完成自己心中的构图,将心中愿景以作品的形式留在底板上,在实践中完成劳动创造。当最后课堂结束时,学生的一个个作品都展示在大家面前,教师给予肯定,相信同学们自己也会惊讶,在不知不觉中,自己亲手绘制一幅美丽的蓝图,展现出了未来的样子,心中升起一股自豪感。

参考文献:

[1]张江,浅谈小学美术教育与劳技教育的整合[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2):54.

[2]鲁红丽,小学美术教育与劳技教育的整合[J].商情,2019,(21):215.

[3]张江,劳动创造美——略谈美术教育与劳技教育的整合[J].小学教学研究(教学版),2014,(10):61.

猜你喜欢

融合对策劳动教育美术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与中职德育的融合策略
试析流行音乐与中职音乐教学的融合
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融合对策探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对策研究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