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搞好语文阅读

2020-12-24王小珍

关键词:教育方法自信心小学语文教学

王小珍

摘要: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便导致作文教学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的怪圈:我们的作文教学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造成学生自己真正想说的话找不到语言来表达,不想说的却能说得出来的怪现象。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需努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教给学生汲取“养料”的方法,为其奠定一定的习作基础,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习作的信心及勇气,这样才能使他们热爱习作,感到习作是一种乐趣,进而提高其自主习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作文稿;教育方法;自信心;兴趣

一、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

小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浅,即使有好的素材也未必能捕捉到,往往面对作文题目而下笔无言。因此,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并通过多种感观从生活实践和广泛的阅读中获取信息,积累写作材料。学生积累了丰富的作文材料,有物可写,有事可叙,有人可赞,有情可抒,自然会喜欢上作文。

(一)从生活实践中积累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所以,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积极实践,丰富生活,感受生活。首先,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开展多种放松健心的活动,这无疑能给他们提供写话的素材。如带领学生去秋游,学生尽情地玩、尽情地笑,到课堂上,让学生回忆:秋游中,你玩得开心吗?玩什么使你最开心?学生滔滔不绝地说着,仿佛还沉浸在秋游的快乐中。其次,带领学生走向社会,参观工厂,走进农家,访问各界人士。还可以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校内外活动,如栽花种草,清扫白色垃圾,举办主题班队会,当一日小交警,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为贫困山区的小朋友捐款捐物等。这样,既能给学生一定的题材,使学生有话可写,不记流水账,又结合课堂教学有效训练了学生的习作能力。

(二)从广泛阅读中汲取营养

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充分说明了读书对写作的重要作用。如果说丰富学生的校内外生活解决了写作的内容,那么,广泛的阅读则是学生汲取写作营养的重要渠道。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通过大量的阅读丰富词汇,使学生获得间接知识经验,为习作积累必要的语言材料和写作技巧。一是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儿童读物,如《洋葱头历险记》《稻草人》《鲁滨逊漂流记》《小鲤鱼跳龙门》等,让学生遨游于书海,在生动曲折的情节中找到乐趣。二是通过影视媒体开阔学生的视野,如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少儿节目、《动物世界》等,以达到陶冶心灵、启迪思想、丰富情感的目的。三是鼓励学生坚持不懈地进行读书积累,引导他们从课内外阅读中摘录材料,写读书笔记,读背诵佳句、优秀片段、精彩的细节描写,以丰富他们语言材料的仓库。

二、指导学生剖析作文范例

在指导课上加强对作文范例的剖析能使学生有所收获。对作文范例的剖析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一)展示出色作文,明确好作文的标准

在指导课上,简要复习作文要求之后,展示出色作文范例,对照要求,让学生讨论:这篇文章是否符合这次习作的要求?你认为哪里写得好?从分析中使学生明白好作文的标准和自己要努力的方向。

(二)分析作文案例,明确病因

在作文指导课上分析作文病例要比展示出色作文更重要,通過让学生阅读、分析、讨论作文中的病例,使他们认识到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并思考如何修改,同时反思自己的作文中是否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加强作文范例剖析,学生的作文质量一定会大幅度提高。

三、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实践

实践是情感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观察实践,认识生活,才能解决作文的源头问题。例如,写一个劳动场面的作文,首先必须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劳动锻炼。只有经常参加劳动,才能对劳动的艰辛有所认识,对劳动成果的甘甜有所体验,对劳动的快乐有所感受,文章的内容才会真实、充分,且有真情实感。如果平常没有参加劳动,则只能三言两语写自我服务劳动,或者从有限的几次卫生大扫除中去搜索枯肠,无法写出饱含激情的好作文。

(一)引导学生编撰自己的“作文案”

这几年我所教过的班,学生都有至少一本“自家出版社”出版的“优秀作文集”,这些作文集封面设计精美,里面内容更是丰富多彩:写人的、记事的、写景的、状物的……应有尽有。这些作文有学生从报刊上裁剪的,从老师、同学那里转抄的,从网络下载的,还有从自己习作中挑选出来的“得意之作”……由于对编撰自己的作文集感兴趣,同学们兴致很高。

(二)放手让学生写特色日记

我没有把日记当作一种普通的课外语文作业对待,而是把日记本当作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通过谈日记达到师生心灵相通、相互理解。我引导学生把日记本当朋友,有高兴事与它同享,有烦恼事向它倾诉;我建议学生把晚上做的有趣的梦写在日记本中,把读完文章的感受记在日记本里,还可以写想象日记、绘画日记、摘抄日记……实践证明,写这样的特色日记学生喜欢,对习作的兴趣也日渐浓厚。

第斯多惠说:“教学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善于表现是小学生的天性,感受成功则是他们不眠的创作动力。所以,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唤醒和鼓舞学生的创作热情,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自觉不自觉地全身心畅游于写作的海洋。

猜你喜欢

教育方法自信心小学语文教学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
培养初中学生自信心与英语教学的相关性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