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2020-12-24刘莉娟
刘莉娟
摘要:语文学习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语言综合感知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主要课程,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各种能力进行发展的初始阶段,系统科学的语文学习能让学生更充分地开发各种语言能力,能促进学生在日后的发展中更加出色。而阅读教学是语文学习的综合体现,是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其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都会影响学生能力的最终形成。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伴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大,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由于小学生尚处于阅读教学初始阶段,因此教师必须要为其提供阅读发现的空间,以便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策略。
一、提高阅读兴趣
一节课只有40分钟,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法来提高他们的兴趣。第一,可以在讨论中阅读,如六年级下《为人民服務》这一课时,生死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事情,可以让学生讨论生的意义,死的意义,并让学生都讲讲自己做过哪些为人民服务的事情?或者周围有哪些人一直默默奉献着为人民服务,他们这么做是为什么?每个学生在讨论和学习过程中明白人生的真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第二,运用多媒体提升学生的兴趣。如在五年级下《丝绸之路》这一课,可以通过多媒体制作课件先介绍张骞出使西域的背景,汉刚成立,面临匈奴的威胁,需要联合西域各族人民共同抵抗匈奴,然后在展示古丝绸之路的地图,使他们明白路途遥远且凶险。再展示冶铁,造纸,养蚕,葡萄,石榴,蚕豆,黄瓜等,使学生明白他们现在吃的很多食品都是当年从西域传过来的,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对“一带一路”建设的认识。第三,模拟情境教学法,小学生性格活泼、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一小段情景剧的方式来满足学生,学生通过扮演文中的角色,与课文角色融为一体,提高阅读效果和阅读兴趣。比如《将相和》这一课时,就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来还原这个历史故事。五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分别扮演蔺相如、赵王、秦王、廉颇、群众。学生通过短短的几分钟就能将这三个著名的历史故事重新演绎一次,三个小故事将几个著名历史人物的性格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还能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几个成语牢牢记住。再让他们谈谈喜好文中哪个人物,并回答为什么?这样的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所有学生都参与了演绎,都能对课文有一定的认识。
二、分层教学
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不一样,天生的智商也有差异,对语文课的兴趣也不一样,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使得我们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的对待每个学生,区别对待每个学生才是真正的教学公平,使他们学到自己能学到的知识,全班一样,只能使中等的学生学好,优秀的已经懂了没有任何用处,差生还是不会,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得总体的教学目标没有提高,有时候学生开小差,要么是他已经会了不想听,或者是根本听不懂,所以我们在备课的时候要有所针对性,将一小部分对语文有兴趣的,语文成绩很优秀的设为A层,大部分成绩一般的设为B层,最后那小部分不喜欢学习的设为C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分别备考,把教学内容一分为三,课堂上分别教学,使之适应每个学生,学习人教六年级下文言文二则《两小儿辩日》这一课时,这是教学中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还涉及地理知识,地球自转,一天之内地球离太阳的距离是恒定的,地球绕太阳转一圈需要24小时,早晨太阳光斜射到地球,我们看到太阳后面的背景是山川、房子,所以感觉到太阳比较大,由于是斜射,阳光少,所以温度较低。到中午太阳直射地球,太阳在我们头顶,背景就是整个天空,所以看起来比较小,由于太阳直射,使得温度较高。虽然两小儿说得都是错的,但是他们表现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善于观察和总结的特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个过程可以用地球仪和手电演示给观看。A层的学生需要掌握地理知识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体会文章蕴含的道理,而B层的学生要在理解和背诵课文的基础上认识到小儿对科学探索的精神以及孔子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的精神。对于C层的学生,掌握重点词汇,能复述课文并能背诵课文即可。
三、强化课外阅读
光靠学习教材课文来提高阅读能力是远远不能的,教材篇幅小,所以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只有课上和课外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课外阅读是学生自己一个人去完成。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学生开一些必读书单和选读书单,还可以让学生成立阅读小组,互相交流读书心得。在教室内设立一个读书角,学生把自己看看完,认为好的书放到读书角,给其他学生看,这样互通有无,现在市场上的书五花八门,一些书的质量很低,通过学生互相推荐,避免了看一些比较杂乱的书而浪费时间,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积累。
四、结束语
总之,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不是一两天就能提高的,然后小学阶段是一个人阅读兴趣形成的黄金时间,因此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的重任就落到了广大语文教师的肩上,我们要肩负起这个重任,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还能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良好的理解能力和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昱.解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68.
[2]施明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