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加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工匠精神浅析

2020-12-24范雪飞

商情 2020年43期
关键词:财务数据工匠精神大数据时代

【摘要】信息化技术不断应用于各行各业,我国经济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大数据时代对会计行业的冲击越加明显,不仅对会计工作的影响巨大,也对会计人员提出新的要求,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分析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对会计专业学生培养时,工匠精神的培养必然趋势和策略。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工匠精神  财务数据

一、大数据时代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信息技术应用于各行业改变信息处理的方式,大数据时代随之到来,需要在大量数据中进行提取有价值的数据,运用于企业管理之中,对每个行业的人员带来不小的冲击,尤其对会计工作及人员产生巨大的影响,其影响分析如下:

1、提高工作效率

财务软件逐渐替代手工核算,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核算的准确率,如:原始凭证的取得、审核趋于标准化,记账凭证的填制更加准确规范及高速,一些集团企业应用数字化机器人的处理逐步取代人工,靠人工智能完成了后续的会计核算工作,节约人员成本,将财务人员从繁重的核算工作中解脱出来,大大提高了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

2、将管理职能提升到重要地位

在大数据时代,会计人员的能力仅仅停留在核算的层面已经不能满足目前的工作需求,企业管理也同样不能停留在向后看到反映阶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需要将目标放在未来,对未来予以预测,分析与决策,需要企业的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的结合予以利用,从本质上来说,会计工作才真正意义上回归会计的本质。

3、促进收集与分析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

大数据的产生,使会计人员从繁重的核算工作中解脱出来,但势必会计人员在运作过程中会形成大量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需要会计人员有效分析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就需要会计人员具备全面的企业运营及管理知识,并能够有效利用分析工具做出正确分析判断。

4、需要做好数据安全工作

企业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对于企业来说属商业机密,要做好保密工作,但由于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存储特点决定了数字数据容易被网络黑客或蓄意盗取数据的竞争对手所获取,鉴于这一特点,就需要企业在日常工作中做好网络安全工作及员工的保密工作。

二、大数据时代对会计人员的要求

大数据时代对会计工作产生新的挑战,对会计从业人员要求势必更高,对会计人员新的要求分析如下:

1、会计人才应具备较高的数据处理能力

企业经营过程中形成大量的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其中财务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非财务数据代表的经济意义,与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等都需要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处理数据的能力不断提高才能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2、会计人员应具备全面财务知识

过去的会计人员仅仅具备基本会计核算能力就够了,但上述工作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不远的未来,几乎被人工智能所替代,而需要会计人员的在此基础上对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进行分析、预测、决策与控制,也就意味着,会计人员应具备更加全面的财务知识才能胜任未来的财务工作。

3、会计人员应具备工匠精神

大数据时代,不仅对会计人员在专业知识还是对新技术的应用上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还要保证会计人员在大量数据和繁重处理中准确的完成分析、预测、决算。会计人员应具对会计工作的专注、执着、对事物的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也就是常说的工匠精神,在大数据时代会计人员具备的工匠精神能为会计人员在艰巨的工作任务中培养出坚韧的意志和对工作卓越追求的内在动力。

4、会计人员应具备风险管理意识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会计人员不仅仅需要很强的财务知识还应熟悉企业业务流程,将业与财融合从企业全局把握;也就是说,会计人员要塑造全局观、拥有战略规划与综合能力,才能对经济发展态势、行业动态、企业前景有效分析,才能更好的将会计工作参与管理中回归会计工作的的本质,为企业更好的服务。这就需要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培养敏感的风险管理意识,应对瞬息万变的经济态势。

三、大数据时代赋予会计人才工匠精神新内涵

我国在2016 年全国“两会”中,將“工匠精神”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在2017 年全国“两会”中,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到“工匠精神”,明确指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要“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通过政府工作报告可知,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从粗放型经济到精细化经济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对生产经营过程中求精求细的变化,这对每一个工作岗位的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工匠精神”被赋予了新的内涵与意义。

传统观念中认为“工匠精神”是敬业、对事物执着,对工作全情投入的精神;在大数据时代,赋予“工匠精神”新的内涵,将大数据创新意识与“工匠精神深度融合” 既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地把质量提升至极致,也要不断地去探索、创新,以此推动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经营,使创新与经济包容性、可持续性增长。

大数据时代的“工匠精神”赋予并界定了工作岗位中每个人的发展方向和实现标准,尤其是对会计人员提出新的要求,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工作专注、严谨、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对未知勇于探索和敢于创新,以坚实的理论基础,尝试新方法、新知识运用于预测决策中,利用数据为企业创造价值。

四、高职院校加强工匠精神的培养面临的困境

面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会计人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培养会计人才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难题。

1、学生自身因素制约

近几年国家大力普及高等教育,逐渐降低入学门槛,也就变相降低了学生的生源质量,这是每所高职院校所面对的一大问题。其表现为:学生文化程度逐渐降低、知识接受能力降低、自觉学习意识降低、对自己要求过低等多因素,制约了高职院校在教学方面的发展,及阻碍学校培养“工匠精神”。

2、大数据时代要求知识层次提高

大数据时代,会计工作的方式方法变得快捷,但对会计人员的能力、知识要求越来越高;会计专业基础课仍要夯实、专业技能课要不断更新;大数据处理分析相关课程不断涌现,高职教学内容不断上新,才能与数据时代会计工作有效接轨,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指出新的方向。

3、高职院校培养理念滞后

面对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职院校师生面对新的挑战,新知识、新方法、新理念、新设备、新软件,必然会对教师带来不下的冲击和振痛。高职院校培养理念要翻新、要重建、需要教辅重新调研、重新建设,面对这样的问题很多院校理念跟不上,培养的会计人才难以应对岗位的需求。

4、高职院校软硬件设置配套滞后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是由于信息技术的革新所形成,一些高职院校设备陈旧配置滞后,会计软件没能及时更新,也是阻碍会计人才培养的一大因素。会计工作形式发生转变,软件的操作形成的大量财务数据和业务中非财务数据难以获得、分析、判断,培养人才方面很难得到提升。

5、教师教学理念不愿改变

面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需要改变,一些教师对新方式、方法产生抵触心理、不愿多付出努力、也不付出时间,宁愿在论文、科研上下功夫,为自己的仕途、职称铺路,却忘了国家赋予教师职业的神圣职责。这也是阻碍在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的一大的因素。

五、高职院校加强工匠精神的培养策略

培养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具备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应从三方面入手:

(一)校园文化建设

1、学校物质环境的建设

学校在建设、装饰学校教室、食堂、宿舍、图书馆、操场时应传递中国文化及历史,弘扬中国文化精髓。如在宿舍楼道、教室走廊大厅,悬挂对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的先进人物事迹介绍、及国家发展70年中重大事件,来鼓舞学生的爱国情怀、做事的执着与专注、无私奉献的精神,起到耳读目染的文化精神传递作用。

2、校园活动促发展

举办校园活动如:法律知识竞赛、体育比赛、技能比赛、文艺比赛等多种形式、多种内容主题的活动既可以加强同学们之间的协作、交流的机会、同时也会检验学生们的不足之处,及自身特点,增进教师与同学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互动了解,也是一种精神文化传递方式。

3、形成良好的校风校纪。

校风校纪是展现一个学校风貌最为直接的形式,学校组织校园活动、教学管理中严肃的校风校纪有助于树立规则,促进学生要遵纪守法、遵循准则的职业道德和精神。

(二)教育教学建设

1、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已浸透到我们每个人的学习生活当中,教学方法也应与时俱进,运用90后、00后学生们习惯的学习方式,多元化接受传授知识的方式、吸引、引导他们自愿、自主学习。接受新事物、新软件这是新生代学生们所乐见的,教师们在教育教学中要不断探索新鲜教学手段,应用于教学,及易于学生所接受也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考核、判断、分析学生们的学情情况,有效利用大数据,同时展示给同学们,让同学们有对大数据潜移默化的新鲜和崇拜感。

2、教学内容改变

大数据的产生并不是使我们以前所学的专业理论彻底消亡,而是在原有专业理论课基础上应用新技术的进一步延伸,真正回归我们会计的本真。以往的会计专业课要与财务软件课紧密结合,这就需要教师对会计工作有着全局的把握和认知,前后课程有效贯通,教学内容需要有所变化;同时,鉴于信息技术的渗透,会计人员还应普及数据处理、EXCEL、Python 等计算机技术的学习课程,更能够满足会计从业人员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学生毕业后能够利用数据科学,通过财务、计算机技术、信息管理、统计等交叉学科,他们能够为公司和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在培養的过程中,教师更要注重学生们的专注和执着,才能更好的培养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利用大量数据为企业创造价值,这是个艰巨而又漫长的过程。

(三)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内容和手段、方式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中,需要不断努力的教学工作者,学校在安排教学任务时要考虑到教师自身情况、及特点分层次培养精干教师,既有打基础的资深教授、也要有肯干、上进的骨干教师、还要有易于接受新事物的年青教师,进行梯队建设,长远发展教师队伍。

大数据时代,会计人员工作方式的大变革,即对会计人员有着较大的冲击,也对高职院校会计人才的培养带来挑战与机遇;时代在变,教育也在变,不变的是勇于迎接挑战、具备专注、执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拥有强大内在“”工匠精神”,会计人员才会为企业创造出无限价值。

参考文献:

[1]涂思思.大数据时代下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性探究[J],商讯, 2019(12): 193

[2]孙梦丹.大数据时代基于云计算的高校会计教育改革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07):237-238

[3]钟文赪.大数据背景下财会人员的转型研究[J],当代会计,2017(03):6-7

沈阳市社会科学课题立项课题:数字经济时代下加强“工匠精神”融于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 ——基于“1+X证书”制度,课题编号:SYSK2020-24-09。

作者简介:范雪飞,女,汉族,1978年8月出生,辽宁省铁岭市人,讲师,硕士,单位:辽宁金融职业学院,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猜你喜欢

财务数据工匠精神大数据时代
2018上市公司中报主要财务数据(8)
2017上市公司年报主要财务数据(6)
2017年上市公司年报主要财务数据(1)
2018上市公司中报主要财务数据(3)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