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OBE理念的课程考试方法改革探究

2020-12-24司腾飞侯贝贝陆文彪聂银玲

商情 2020年43期
关键词:改革

司腾飞 侯贝贝 陆文彪 聂银玲

【摘要】中国加入华盛顿协议后,基于OBE理念的教育改革在高等学校本科工程认证及“双一流”建设中受到广泛关注,而本科课程考试改革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对宽口径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考试方式、方法、考试组织形式等管理的不足和弊端已经逐步凸显。为了推进课程考试方法改革,本文从OBE理念出发,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了以目标为导向,反向设计考试方法,将OBE的理念融入课程考试改革中,探索一些考试方法改革建议,试图建立一套更加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对高等工程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OBE  考试方法  改革

一、关于OBE的概述

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最早由Spady等人提出,是指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以学生学习产出为导向,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以围绕实現预期学习产出为目标的,被认为是追求卓越教育最正确的导向。《华盛顿协议》全面接受OBE理念。在OBE系统中,学生从高校毕业时,本身素质及能力应该达到怎样的目标水平,教育者在其刚进入高校某一专业时必须有清晰规划,然后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法来保证学生达到预期目标。OBE理念的最终目标是以学生产出为导向,并非以教育者经验或教材来驱动教育系统的运作,所以可以把它看作教育模式的一次革新。

二、高校课程考试中存在的问题

1.考试理念传统守旧

传统考试理念中,多数任课教师只是把所授课程考试当做是自己授课时的一道程序,只是为了给自己所授课程结束时走一个最后流程,证明这门课程已经完结,从没意识到课程考试对于帮助学生更好发现自我,了解自身优劣的重要意义,也没有认识到考试对自身的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的反馈作用。在这种状况下,想让任课教师创新、积极的去设计考试的形式、方式及新型标准很难,想通过考试这个环节对学生做出真实、客观的评价也不现实。

2.考试标准较为单一

目前,大部分国内高校课程考试基本都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学习好坏的标准,这种以定量评价为主的标准,不仅忽略了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而且在考查学生临场应变、独立思考、创新应用等综合能力方面也会有很大缺失。定量评价标准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自己学习水平和综合能力的判断考试,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另外,较为单一的考试标准指向性比较清晰,让学生还是停留在初中、高中的思维定式中,认为学习某一课程就是在考试前死记硬背、公式化套用,然后取得学分,获得高分,拿到奖学金,而忽略了考试之外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发展。

3.考试方式缺乏灵活性

高校的课程考核,一般都以闭卷或开卷形式为主,学生成绩以考试成绩为主,平时成绩为辅。而平时成绩一般都流于形式,多以点名、平时表现及少量作业为依据。这种考核方式太过强调最终性,对于学生学习的过程性缺乏考核,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不能有效真实的反应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客观事实。如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学习方法是否有效、学习态度是否端正等方面的表现无法从分数中看到,也无法动态了解到学生是否有进步、所学知识能否学以致用、实践创新技能是否增强,不能针对学生学习的变化及时调整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授课及互动方式、实践任务安排等,也就很难真正意义上实现对人才进行高素质、高水平培养。

三、OBE理念下高校课程考试方法改革的思考

1.以学生产出为导向,反向设计,正向实施。OBE 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产出为导向,要求教育者必须清楚知道学生学完一门课程后最终应该达到怎样的能力及水平,从预定目标来设计这一学期所授课程的内容、安排教学计划、制订考核实施细则及方案,这样既可以保证教师课程教学质量又可以实时动态了解学生学习动向及每个阶段的目标。同时,学生在了解到这门课程自己的最终目标和完成这门课程后应该具备的能力后,学生也会自主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具体展开。尤其是在以理工科为主的学校中,很多课程的实践实操性较强,授课老师在实际授课时应该考虑设置实际操作的考核环节或者说提高实际操作在整体考核中的比重。

2.多元化的考试方式并举。高校教学与初高中教育不同,不应该是简单的应试教育,应该更多的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性。不应该以一场期末考试评定学生学习的优劣,要将考核环节渗入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去。可以采用评分表法,即按照不同的比重设置不同的考核方式进行考核评定,比如在教学不同阶段,设置小作业、随堂测试、分组讨论、调研汇报、实操实训、期末测试等一系列考核指标,在考核过程中,任课教师还可邀请其他教师、用人单位或学生参与进来,表达自己领域的意见或建议,这样就能更客观立体的呈现考核结果,避免任课老师单独评判的局限性与主观性,保证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最终综合以上评分项共同组成学生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3. 健全考试试题分析机制。现阶段,高校教师对分析试题往往还停留在仅仅统计考试中有多少学生通过,有多少学生不及格,然后再计算通过率,简单分析一下不及格学生的问题,均是简单的数据统计,忽略试题分析的真正意义。分析试题的意义在于发现试题和教学中学生实际掌握存在的差别问题,及时反馈教学问题及学生学习实际掌握程度。科学、完整的试题分析应包括历年成绩对比分析、试题质量报告、失分细节分析等[3]。通过历年成绩对比分析让任课教师了解调整自己教学方法;通过试题质量报告,任课老师可以提前调整下次考试试题的难易度、侧重知识点等;通过失分细节分析,任课老师会在教学中侧重强化这些失分知识点;从任课教师教学的角度来说,试卷分析的意义远大于考试本身。

参考文献:

[1]李培振.基于OBE理念的课程考试及其评价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13):83.

[2]刘树娟.基于OBE理念的课程考试方法改革模式研究——以《采购管理》课程为例[J].魅力中国,2019(27):234.

[3]章静敏.成果导向(OBE)下高等学校专业课考核评价体系研究[J].考试研究,2018(05):74.

基金项目:西安理工大学2019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xjy1950。

猜你喜欢

改革
专业眼光看改革 改革眼光看中国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新高考综合改革下选科走班的思考
深圳改革叙事起点: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争当改革促进派难在哪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巨轮上的“大力水手”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