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自贸港建设背景下海南营商环境优化策略研究

2020-12-24陶正祥海南大学管理学院

安徽科技 2020年12期
关键词:商事海南省营商

文/陶正祥 李 聃(海南大学管理学院)

一、引言

营商环境这一概念最先是由世界银行于2001 年提出的。世界银行认为“营商环境”就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创办和经营企业的难易程度,指企业从一开始的注册登记到中期的商事贸易经营以及后续的注销退出这一动态过程之中需要遵循的相关政策法规所需付出的时间、金钱等成本代价。良好的营商软环境对于各地区的经济转型升级起到关键作用。这种正向的作用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产生效果。第一种是增加外部的投资规模。区域营商环境的改善对于外部投资者的吸引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外部资金的流入对于地区经济的发展会产生很好的促进作用[1]。世界银行对80 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营商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调查研究也发现,通过加强政府政策的可预见性这单一指标,就可以使得企业获得外部投资者的概率提高近三分之一[2]。第二种是活跃区域内的创新创业活动。一个好的营商环境可以减少企业在创办过程中遇到的阻碍,能够为各类创业者们提供更多的机会与平台,活跃的创业氛围可以刺激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激发区域经济活力。

营商环境作为影响区域内商事贸易活动的政策、法规和制度等集合体,是促进地区经济增长,激发地区发展活力的关键要素。营商环境的好坏能够显著提高或降低地区对于外部投资者的吸引程度,也能够对地区内的商事经营主体的商事活动产生直观影响,进而影响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2018 年4 月中旬,在庆祝海南省办经济特区30 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对海南省阶段性发展给予了很大肯定,重点强调了海南省要继续加大经济特区的建设力度,有力指导了构建带有海南省特色自贸港的战略步骤。中央12 号文件也明确指出,到2025 年,海南的营商环境要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到2035 年,海南营商环境要达到世界排名的上游水平。但是,海南省目前的营商环境,与上海、深圳以及广州等同类定位城市相比,还有着相当大的距离。因此,海南应从多方着手,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优化投资环境、深化政府服务理念等,致力于建立一个法制完善、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从而为海南全岛自贸区和特色自贸港提供一个良好的建设基础和发展突破口。

二、 海南当前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分析

1.经济总量不足,市场环境发展相对滞后

第一,经济总量不高,经济增速偏缓。2018 年,海南全岛的GDP 为4832.05 元,在国内31 个主要城市之中排名第25 位,总体排名靠后;人均GDP 为4.98 万元,距离全国的平均水平6.45 万元也有不小差距[3]。从年度经济增长速度来看,海南省的平均速度在全国平均值之下,并在31个省份的主要城市排名靠后。通常考察一个地区营商环境情况的好坏,主要是根据GDP 总量与增长速度,经济总量不足与GDP 增速偏缓揭示了海南目前整体发展滞后现状,对于外部投资者在考虑是否投资海南时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第二,人均消费额较低,消费购买力不高。2018 年,海南省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1717.08 亿元,人均GDP 为24579 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402.73 元。而作为国内经济发展状况佼佼者的广东省这几项数据分别为39501.12 亿元、88450 元和35810 元[4]。两者相比,海南的居民消费力与购买力要远远低于广东省。因此,必须要通过优化营商环境以吸引更多的企业来海南落户。

2.融资渠道较匮乏,融资效率偏低

第一,海南省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较少。海南绝大多数企业都是中小型企业,但是银行并不信任中小企业的还贷能力以及融资能力,这就导致海南众多的中小企业想要通过银行贷款来获得融资发展比较困难。并且,目前海南省的证券市场的入场标准较高,能够被允许以公开募股的方式来获得外部资金的只有一些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发展较好的企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海南省商事主体的发展壮大以及创新创业活动产生了迟滞作用。

第二,海南省的贷款体系结构缺乏合理性。目前,海南本土的资本市场融资规模较小,2018 年,海南省企业在省内的银行贷款和股权融资仅为7.66 亿元,且相当一部分的贷款都集中在海口和三亚这两个发展相对较好的城市,并且大部分都属于中长期贷款,短期贷款数量较少。这使得整个海南省的资金流转速度较低,资本市场规模难以扩大,投融资规模受到制约,融资效率偏低。

3.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不足

第一,海南省的城市信用体系建设总体较为落后。2017 年,我国各主要城市的信用调查中,海南省只有三亚市在全国两百多个地级市中排名靠前。而省会城市海口的综合信用指数排名却相对落后。在信用信息事件公开方面,海口市仅公开了272 件,大大低于我国所有城市的平均水平。在信用信息事件公开领域方面,海南省在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领域涉及较少,特别是在司法公信事件公示方面,几乎没有任何提及。社会诚信体系的不健全对外部投资者在海南省投资的信心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第二,缺乏专业化服务以及服务机构。海南省的法律专业化服务较为短缺,律师事务所的数量偏少,且大多都集中在海口市。国际知名的“四大会计事务所”仅有两家在海南设有分所。国内有名的“八大会计事务所”也只有三家(致同、立信、大华)在海南省设立了分支机构。其他诸如资产评估公司、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各类金融服务机构的数量都很少。

4.政务服务效率需继续改善

第一,海南目前的政务审批过程还存在前置审批事项较多、耗时较长的现象,在规范简化前置审批方面,依然存在着一部分项目的审批效率较低、相关手续略多、企业信息不能在相关部门之间很好共享等问题。

第二,海南目前所推行的“极简审批”改革实行的范围较小,仅在海南生态软件园、博鳌乐城国际医疗先行试验区、海口高新区美安科技新城这三个园区覆盖试行,并没有在海南省全部区域内都实施这一政策。

5.社会服务相对滞后

第一,海南省的社会组织职能没有完全地发挥,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组织参与渠道阻塞以及缺乏有效的沟通方式。同时,大多数的社会组织职能比较单一,不能有效地承接政府简政放权带来的部分职能转移,也不能有效参与到有关行业发展规划、行业发展政策、行业执行标准制定、行业争端的解决中去,不利于提高海南省营商效率。

第二,社会组织的主动性也有待提高。除了在相关规范性文件上对社会组织的参与度有明确要求的,海南省的社会组织在其他领域的参与度并不高,这就使得制定出的政策有时与企业的真实需求存在差距,造成政策资源的低效率使用。

6.人才资源稀缺且配置失衡

第一,高精尖层次人才数量较少,且分布行业相对失衡。目前海南省常住人口总数中仅有千分之三的人获得了博士及以上学历,企业也缺乏高水准研发应用型人才。

第二,对人才的配置水平较低。海南目前的人才大多集中在事业单位、第三产业和中心城市,而企业、一、二产业与基层市(县)这些对于专业性人才极度渴求的地方,人才却很稀少。

第三,省级层面的人才管理体系还未健全,目前的人才管理效率较低,并且在人才的服务体系方面也不够健全,各个行业、市(县)、部门的人才互通机制没有形成,对海南常驻人才的档案资料管理还不够完善,不能高效地配置不同领域的人才。

三、海南营商环境优化策略

建设具有海南特色的自贸区自贸港,就必须高度重视海南地区营商环境建设,从战略和战术双重层面着手,紧紧围绕企业需求,着力打造出一个法制健全、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

图1 海南营商环境优化模型

1.战略思路:统筹谋划,总揽全局

市场、服务、政府政策支持是构建良好营商环境的不可或缺的要素,可以帮助企业获得优质资源,降低商务成本,实现高速健康发展。在海南省营商环境构建和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应主动补位,积极参与营商环境建设的全过程,统筹布局,着力优化政务服务水平、完善法治保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便利投融资环境和提升社会服务等。

本文构建了海南营商环境优化模型(见图1)。这一模型整合了从顶层设计、阶段建设建议、持续支持三个模块,从政府扶持的角度针对性提出优化海南省营商环境的措施。

2.短期举措:强化市场监管,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1)强化市场监管,确保市场活动规范有序。一要制定对于各类中介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制度,针对提供各类专业性服务的中介服务机构和相关从业人员,建立一定的奖惩机制,确保有规可循、有法可依。二要加大对相关市场的监管,对于有不法企业违反市场法规、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予以坚决打击,杜绝弄虚作假与违规收费等行为。严格遵守市场秩序的文明规范,着力优化海南省营商环境。三要全面推进信息共享系统建设。做好对于各类市场主体信息的搜集,包括经营异常信息、违法失信信息、信用事件信息等,通过合法程序适时地开放这些市场主体信息,通过大数据来为所有市场主体提供更好更科学有效的服务与监管,更好更快地推进社会诚信体系的建立。

(2)精简开办流程,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一要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力争做到审批流程最简化。可以将海南省在三个产业园区试行的“极简审批”改革经验在海南省进行全面推广,全面缩减审批各环节,减少非必要审批,提高各部门的审批速度,为各类商事主体提供流程简单的审批服务,助力海南各类企业加速发展。二要进一步加快建立“一网通办”门户。虽然海南省在“联网政务服务”工作中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基础,但是推进海南省网上政务服务大厅建设仍是刻不容缓的重任。完善相应功能,对于能在网上办妥的事情,一律在网上申办,最大限度方便各市场主体,提升政府服务效能。

(3)降低商事主体税务负担,优化税款申报机制。第一,在税收优惠方面,进一步降低税率、加大税收减免力度和提高税收起征点,对私人投资所得在一定范围内免征所得税等,为各营商主体减负降压,进一步激发其发展活力。第二,在税务申报方面,建立标准化的、简单直观易操作的申报流程、周期和文件报表模板,减少中小企业在税务申报上投入的成本与精力,提高税务申报效率。让中小企业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企业经营活动当中去,充分发挥其对市场的活跃作用。

3.中长期策略:加强法制建设、便利投融资环境和提升社会服务

(1)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企业法治保障。一要保障企业法治环境。只有建立起科学合理、条款明晰的企业财产保护机制,强化企业经营的司法保障,保障企业合法权益,让企业能够全心全意地参与到自贸区的建设当中来。基于此,海南省可以效仿深圳,设立专门的商事法庭来处理相关的商业纠纷案件,为各类专业化企业在海南省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后盾,建立起良性发展的平台环境[5]。二要加强海南本土对于知识产权的维护意识。一方面,明晰知识产权侵害范围与惩罚标准,可以最大程度地威慑企业的不道德行为。另一方面,海南省应加大知识产权法院的建设力度,培养出一批专业知识产权律师与法官,为保护知识产权提供专业人才。三要健全商事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除诉讼方式外,应鼓励和支持商事主体通过仲裁、调解、行政复议等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充分发挥所有社会组织的职能,加快商事纠纷非诉讼的解决速度。

(2)疏通融资渠道,化解企业融资困境。一要改善融资服务。商业银行应扩宽对中小型企业的融资网络以及服务范围,通过改进贷款业务品种,降低对企业放款的标准,满足企业的需要,对符合要求的企业发放中长期贷款,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上的保驾护航。二要坚持政策导向,形成多渠道扶持体系。建议以产业政策和企业政策为导向,从贷款援助、财政补贴、扶持基金、担保体系等多方面来建立和完善企业的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强融资服务,通过贷款担保、贷款贴息等方式帮助企业在技改、出口等方面获得贷款,全方面提升海南省商事主体的融资速度与效果。三要加快各地区的中小型金融机构的成长速度,扩大融资自由度,支持鼓励以互联网金融的方式来加快中小型融资机构的成长步伐。另外,政府可以为符合条件的、有资金需求的中小微企业的融资贷款提供第三方信用担保。

(3)全面考虑,精准招揽人才。第一,精准调研,把握人才需求关系。建立专业的人才调研队伍,理清海南的人才储备和人才缺口。针对海南的三大产业类型、十个重点领域、十二个重点产业项目,以及基础设施项目、特色小镇项目、医疗康养度假旅游等项目,列出紧缺人才的详细清单,做到精准引进,准确落地,避免出现人才空置、人才堆积的浪费现象。第二,科学决策,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坚持以需求为目的、以市场为主导的引进人才理念,实行职业岗位招聘,用岗位招人,用高薪引人,用事业留人,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实行人才自由流通的政策,要以市场为主导,让政府在人才流通中起指导和服务作用,给人才一个宽松、自由的流通环境,尊重人才的意愿和选择,不设阻拦,来去自由,让人才寻找到最佳的定位。第三,放开户口,颁发海南引进人才居住证。对户口在省外或海外,愿意来海南工作,但不愿意迁移户口到海南的人才,可尊重个人的意愿,不必强求。可以参照国务院颁发的《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申领发放办法》,给这些引进的人才颁发海南引进人才居住证。以方便他们在海南工作、学习、出行、生活,凭海南引进人才居住证可以依法享受海南居民的权利义务、公共服务和各方面的生活便利。第四,与国外的各大教育、培训机构建立互相认证制度。国内和国外的教育体制和培训体制不同,教育、培训机构的毕业文凭和专业技能证书也存在差异,这会给海南省引进人才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有关教育部门和人事部门应主动与国外教育和培训机构互商共议,就双方互相认证的问题达成共识,扫除认证障碍,为人才引进拓宽通道。

(4)加强创业培训,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第一,深化创新创业培训。搭建海南省创业培训授课体系,建立完善的创业指导网络培训课程体系。同时,作为关键的创业导师也要为创业者提供尽可能详细的授课以及创业实践指导。例如从企业的创立、孵化、成熟、乃至全过程、全链条加以指导,才能加深学员对理论的深度理解,在实践过程中可以两者相结合,为海南的营商环境建设添砖加瓦。第二,产学研合作助力创新创业。完善产学研政策体系,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成立由政府、企业、科研人员三方持股的研究机构,针对萌发期的技术和创意,由政府提供最初孵化所需资源,鼓励科研人员进行研究开发,当技术和创意具备一定市场前景之后由企业自主选择是否进行资金投入。

猜你喜欢

商事海南省营商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海南省北门江中下游流域面积高程积分的应用
商事信用权保护的法律分析
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 奋力谱写商事制度改革新篇章
深圳创设商事主体除名制
加强商事调解工作 积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保障
营商环境软转型
打造营商环境邀您共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