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失眠症患者的护理

2020-12-24罗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5期
关键词:失眠症护理人员药物

罗清

(德阳市人民医院)

1 失眠症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也逐渐增大,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失眠症,有研究显示,我国患上失眠症的患者大概有10%~20%,并且该病多存在于年轻群体。失眠症是常见的睡眠障碍,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的睡眠质量达不到人体正常需求,较难治愈。该病表现为烦躁健忘、入睡困难、头痛、全身乏力、眼花、记忆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耳聋等,有焦虑、抑郁的风险,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失眠症患者常服用催眠药物入睡,但催眠药物效果短,且不能长期服用,避免对药物产生依赖性,因此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极为重要。

2 失眠症护理

(1)睡眠环境干预,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和安静的住院环境,使空气保持清新流通,陌生的环境、光线、声音等都会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因此病房内光线不宜过强,必要时可使用眼罩和耳塞,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护理人员要及时处理、消除噪音,同时尽量在白天进行查房,若夜间查房,应注意轻手轻脚,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夜间活动,改善患者的睡眠情况;根据患者喜好提供围棋、书籍等,减轻患者的不安感,并指导患者适量运动如散步、冥想、太极拳等;其中太极拳最受欢迎,它是一种缓慢而柔和的运动,不仅可以增强患者的体力,还可以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态。(2)心理干预,对失眠症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分析失眠原因,并给予相关的解决措施,使患者恢复正常睡眠节律,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帮助患者调整睡眠形态,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入睡。在与失眠症患者进行交流时,要掌握患者的情绪变化,并给予足够的关心以及支持,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保持神经系统的稳定,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进而使患者能够积极主动的接受治疗,有利于改善睡眠质量。(3)行为干预,协助患者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按时作息,如在睡前避免剧烈运动,避免饮水和不利于睡眠的饮品(咖啡等),但可以饮用牛奶,有助于促进患者快速入眠,护理人员还可以指导患者在睡前用热水泡脚。(4)认知行为护理,利用认知治疗、音乐疗法、睡眠管理等可减少长期服药对身体的损害,可有效减少患者的失眠状况,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不仅减轻了医疗资源的消耗,还可以减轻药物的副作用。(5)饮食干预,吃饭应少食多餐,多食用新鲜的瓜果蔬菜,不宜过饱,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身体情况制定饮食方案,一般以清淡饮食为主可多摄取高蛋白食物,保证机体营养充足。另外,小米分泌的五经色胺,可使患者感到困倦欲睡,同时患者还可在睡前1 h食用10 mL米醋,有助于患者入睡,这是因为醋能诱发机体产生五经色胺。(6)中医护理,可以对患者采用中药足浴、按摩等护理,简便易行、安全可靠,能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不仅可以改善失眠患者的症状,帮助其恢复正常的睡眠,还能调节患者生物钟,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3 结束语

失眠症的发生率呈现逐年递增的发展趋势,长时间的失眠会导致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可以利用催眠药物促使患者入睡,但长服用催眠药物,容易产生药物依赖。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医学研究的深入,治疗失眠症的手段越来越多,其中对失眠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效果突出,通过对其多方面进行护理,患者的睡眠质量明显提高,有效延长患者的睡眠时间,减少睡眠中醒来次数,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安全高效,能大幅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总而言之,对失眠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失眠症护理人员药物
新型抗肿瘤药物:靶向药物
失眠症的发病机制与中西医治疗手段的研究进展
如何选择降压药物?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呼吸系统篇
177例中老年失眠患者PSG的特点分析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护理管理者如何保护和调节护士的身心健康
脑外科护理人员必须加强自我保护及预防护理纠纷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失眠症状≠失眠症及早治疗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