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短波联合动态干扰电对肩周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2020-12-24雷英
雷英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0 引言
肩周炎是由于肩周肌肉、韧带、肌腱、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炎症导致的渐进性肩关节功能障碍,临床上将其称为“冻结肩”“漏风肩”等[1-2]。肩周炎常发于年龄五十左右人群,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常见人群包括运动人群、久坐人群、重体力活人群,而且长期的肩部受力和高强度的运动训练使肩周炎的发病率持续增长。一旦患上肩周炎,将给肩周炎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或运动训练、国际比赛等带来严重影响或不便,轻者肩部受压力减弱,不能提重物,肩部酸痛影响正常休息;重者拉低运动员竞技水平,干扰比赛结果,肩部持续受力,也会加重肩部伤痛或造成永久性损伤远离赛场。针对上述情况可知,对肩周炎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是恢复肩周炎患者恢复肩部承受力和肩关节功能,促进病情转归的必要手段和首要选择[3-4]。本次研究主要探究超短波联合动态干扰电和运动康复训练治疗对肩周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寻求治疗效果更佳、恢复更快的治疗手段,积极促进病情转归。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70例肩周炎患者分为研究组(35例)和参照组(35例)。参照组中男14例,女21例,年龄在21~70岁,平均(51.59±4.16)岁,左肩18例,右肩17例;研究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在21~70岁,平均(50.28±4.37)岁,左肩19例,右肩16例。对比研究组和参照组的基本资料可知,P>0.05,两者无明显差异,且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应用单纯运动康复训练对肩周炎患者实行相应的治疗,依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及临床专业医师的医嘱为患者制定可行性较强的运动康复训练方案,并实时指导和记录康复运动量和康复运动训练的效果,运动康复训练一般采用肩关节康复器(JKJ-I)进行,使肩周炎患者保持持续性的肩关节被动运动(CPM),运动康复训练治疗时间需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最大运动量制定[5-7]。30 min前屈,30 min外展,让患者肩关节有轻微牵拉感觉和疼痛感。指导肩周炎患者保持运动康复训练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研究组采用超短波联合动态干扰电和运动康复训练治疗,运动康复训练和参照组一致,其他具体治疗:①超短波治疗,采用上海产超短波治疗机,波长7.374 m,频率40.68 MHz,最大输出功率200 W。将两个中号板状电极对置于肩部前后位置,治疗部位皮肤与电极间的间隙保持3~4 cm,微热量,动态干扰电治疗。交叉放置四个直径为6 cm的圆形吸附电极在以肩部压痛最敏感点为中心处,吸引压为30~300 mmHg,0~100 Hz为差频设定,基础频率设定为(4000±100)Hz,50mA最大输出设定电流、每次20 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1.3 观察标准
①研究组和参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按疗效水平将其划分为治愈(肩周炎患者在经过一系列系统、有效的治疗后,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病症有明显改善,疼痛程度基本减轻或消失,肩关节功能恢复正常且有康复训练的加强效果)、好转(肩周炎患者接受系统治疗后,临场病症有所减轻,疼痛程度降低且有持续减轻的迹象,肩关节功能逐步恢复)、无效(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无任何改善,疼痛程度不减反增,肩周炎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未有实效性的恢复),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②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疼痛程度评分。肩周炎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以VAS评分予以评估,疼痛程度评分分值在0~10分,分值与疼痛程度呈反比。分值高,疼痛程度加重;分值低,疼痛程度减轻。③肩周炎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肩关节功能评分,以Melle评分予以评估,评分分值在0~15分,评分维度包括手触嘴、肩外展、手触脊柱、手触颈部、中立位外旋,分值与肩关节功能评分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对比数据用SPSS 18.0软件分析、处理,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程度评分
参照组和研究组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治疗前,研究组和参照组的疼痛程度没有对比价值,治疗后3个时间段的疼痛程度各有不一,其疼痛程度评分较低的一组亦然是研究组,两组疼痛程度评分在治疗后的时间段内均有对比价值,且低于参照组评分,有统计学意义及对比价值(P<0.05),详见表1。
表1 疼痛程度评分(±s, 分)
?
2.2 临床治疗效果
研究组和参照组中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的一组明显是研究组,其治愈率和好转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临床对比效果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及对比价值(P<0.05),详见表2。
表2 临床治疗效果(n, %)
2.3 肩关节功能评分
参照组和研究组在治疗前后的肩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前的评分数据未有对比意义,在治疗后的3个时间段内,肩关节功能评分逐步增长,其评分分值较高的一组明显是研究组,两组在治疗后的评分数据的对比效果较为鲜明,有统计学意义及对比价值(P<0.05),详见表3。
表3 肩关节功能评分( ±s, 分)
3 讨论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为肩周炎,是50岁左右老年人的常见病症之一,主要是以肩关节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受限为特征的疾病,其病因尚未明确,由多种因素作用引起,常见症状表现有肩关节活动受限、肩部持续性疼痛等,无传染病性,临床上一般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后期再加以理疗和运动训练作为后期康复治疗手段,积极恢复肩周炎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减轻肩周炎患者的疼痛程度[8-10]。近几年,康复训练和治疗仪器治疗联合应用对肩周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明显提升,可同时结合中医和运动疗法等缓解肌肉痉挛,解除肩关节周围组织粘连,快速恢复肩关节功能,改善整体治疗效果的同时提升生活质量。其中加入的超短波可改善肩关节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消除局部水肿,得到缓解疼痛,加快肩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而动态干扰电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抑制感觉信号传导,起到镇痛效果。本次研究将超短波联合动态干扰电和运动康复训练治疗和单纯运动康复训练治疗肩周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依据对比结果可知,研究组和参照组中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的一组明显是研究组,其治愈率和好转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两组临床对比效果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及对比价值(P<0.05);在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治疗前,研究组和参照组的疼痛程度没有对比价值,治疗后治疗后的3个时间段的疼痛程度各有不一,其疼痛程度评分较低的一组亦然是研究组,两组疼痛程度评分在治疗后的时间段内均有对比价值,且低于参照组评分,有统计学意义及对比价值(P<0.05);参照组和研究组在治疗前后的肩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前的评分数据未有对比意义,治疗后的3个时间段内,肩关节功能评分逐步增长,其评分分值较高的一组明显是研究组,两组在治疗后的评分数据的对比效果较为鲜明,有统计学意义及对比价值(P<0.05)。
综上所述,肩周炎患者采用超短波联合动态干扰电和运动康复训练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效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积极促进病情转归,且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