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明五无伴奏混声合唱《摇篮曲》创作特点初探
2020-12-24孙嘉翼
孙嘉翼
(青岛大学,山东 青岛 266000)
尹明五无伴奏混声合唱作品《摇篮曲》完成于2003年,这首作品具有鲜明民族风格。我国各地区和民族流传的《摇篮曲》种类甚多,其中流传最广的当属东北民歌——《摇篮曲》。这首民歌以质朴的语言以及真挚的情感,表达出最纯洁的母爱,是东北人民长期以来的意识形态和审美风格的写照。因而,分析无伴奏混声合唱作品《摇篮曲》的创作特点以及探究其蕴含的艺术价值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无伴奏混声合唱《摇篮曲》创作背景
2003年尹明五先生受韩国国立合唱团指挥廉镇燮教授之邀创作了一首无伴奏混声合唱作品《茉莉花》,作品第一次将两首江南民歌《茉莉花》以合唱的形式完整呈现[1],一经演出后便获好评不断,这也增强了尹明五先生对民族特色合唱作品创作的信心。同年,尹明五先生对东北民歌《摇篮曲》进行改编创作,并于10月在韩国汉城KBS音乐厅首演,获“2004第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优秀作品奖、“2004上海市文艺创作”优秀作品奖。
图1
东北民歌《摇篮曲》是作曲家郑建春在1961年以新金县一带流传的一首民歌为基础,填词改编的一首女声独唱曲[2]。这首作品通过母亲哄孩子睡觉的典型环境,表达母亲对孩子的关怀、喜爱以及期盼孩子早日为祖国建功立业的殷切心情。无伴奏混声合唱作品《摇篮曲》便是根据这首东北民歌改编而成的。东北民歌《摇篮曲》(图1)采用的是典型的起承转合结构,中国传统的五声徵调式,2/4拍,旋律以级进进行,节奏起伏有致。
二、无伴奏混声合唱《摇篮曲》的创作特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文化艺术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在这种形势下,合唱音乐的创作在结合西方的创作理念和技法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扬民族特色。尹明五先生就创作过许多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优秀音乐作品,无伴奏混声合唱作品《摇篮曲》就是其中一首。笔者之前对尹明五先生创作的另一首民歌改编合唱作品《茉莉花》进行过研究,通过对这两首同时期创作的合唱作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虽然都运用了传统的写作技法和无伴奏混声合唱的形式,但每首作品中所凸显出的民族特色却大不相同。这首无伴奏混声合唱作品《摇篮曲》的创作特点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一)传统作曲技法的运用
复调音乐在我国的民间音乐中早有存在。二十世纪以来,在中西方音乐的交融中,西方的复调音乐作品及其技术理论体系逐渐传入中国,中国作曲家将这一理论体系与我国的民族音乐相结合,创作出了许多表现中国社会风貌的作品,合唱的多声性是体现复调思维的最主要载体之一。在这首无伴奏混声合唱作品《摇篮曲》中,尹明五既继承了原民歌的音调,又在此基础上融入了西方的复调对比手法、支声手法,使音乐形象更加丰富,加强了声部的独立性。再加上作曲家对各声部音色进出的设计,完全赋予了这首作品新的形象和新的气质。
1.曲式结构
民歌《摇篮曲》是一首东北小调,旋律优美,意境悠扬。原民歌从曲式结构上看,篇幅短小精悍,分节歌形式的无伴奏混声合唱作品《摇篮曲》旋律优美,意境悠扬,全曲共有41小节,根据音乐发展的阶段性可将作品的曲式结构划分如下。
从上图的结构来看,这首作品是复杂化了的再现三段体结构。音乐可以分为A、B、A1三个段落,带有引子和尾声两部分。根据乐谱上的文字提示可以看出,作曲家将原民歌起承转合的一段体结构改变成带有再现的三段体结构,A乐段为ab两个乐句,B乐段为cd两个乐句,音乐反复后B乐段后面跟着9小节的补充是作曲家根据音乐的发展创作的,进一步抒发了母亲对孩子的关心之情。再现段A1则是A乐段的变化再现,其变化表现在引入引子中的两小节,平稳的过渡到ab两句。后接6小节尾声,材料来源于引子部分,从整个结构来看尾声与引子遥相呼应。
2.对比复调
图2
这首作品是带有女高音独唱的无伴奏混声四部合唱,这四个声部各自独立,但在复调手法的运用下,旋律各不相同的声部又有机地统一为一个整体,对比复调是其中最常见的复调类型。如A乐段的a、b乐句,主旋律由女高音独唱演唱,男女四声部以哼鸣的方式低声伴唱。从纵向效果上看,伴奏声部以和声结构的方式辅助衬托女高音独唱;从横向效果上看,伴奏声部在节奏上与女高音独唱形成对比,在烘托氛围突出主旋律的同时,各声部间又达到相互和谐的效果。(图2)
再如B乐段的c乐句(第15-18小节),主旋律由女中声部演唱,其他三声部晚两拍进入,与女中声部形成呼应的同时,也在音高上与女高声部进行对比。第17、18小节,女高、男高和男低声部以对位的方式对女中声部作和声式衬托,使音响效果更加丰满。
3.衬腔式复调
衬腔式复调也称支声复调,是复调三大基本类型之一。在这首作品中大多运用在男高声部,女高声部偶有出现。如第17-24小节中,女中声部演唱主旋律,女高声部和男高声部以支声复调的手法各自分成二声部,与主干声部在音程上时而分开,时而合并。(图3)
图3
(二)音乐与语言的关系
在做分析时,不仅要关注作品的曲式结构、写作手法,还要分析其音乐与语言的关系,音乐的风格特征与时代气息、性格、风貌等因素的关联[3]。这首合唱作品的音调和音乐风格是在继承原民歌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原民歌中有些曲调受到东北地方戏曲的影响,同时习惯运用衬词衬腔对语言进行润色,如歌词中使用衬词“啊”“呣”,增强了音乐的连贯性,使音乐更加流畅。所以尹明五在二度创作时对衬词衬腔的处理就十分贴近音乐形象。如在作品的引子部分(第1-6小节),作曲家让四声部由低到高依次进入,并用衬词“呣”来烘托环境(图4)。为了语言和形象的需要,尾声部分(第35-41小节)同样是采用了引子部分的材料、衬词,营造出孩子熟睡,母亲沉浸在对孩子未来的美好期望当中(图5)。
图4
图5
东北话比较接近普通话,在一定程度上比较夸张,所以作曲家根据歌词对一些字在旋律上进行装饰,如在一些儿化音的旋律上使用装饰音(波音或下波音)进行润腔,更贴合音乐效果(图6)。
图6
除此之外,民歌《摇篮曲》是“孟姜女”调流传在东北的典型代表,在乐节、乐句的尾部常用鼻音哼唱拖腔或长音。在合唱作品中,作曲家多次使用衬词“啊”,不仅符合了东北民歌的音乐特点,更是为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衬词“啊”用在乐节处,为音乐情绪推至高潮起到一个过渡的效果。而用在乐句结尾处,给音乐增添了宁静的气氛,表现母亲用亲切的声音哄孩子入睡的情景。
三、无伴奏混声合唱《摇篮曲》的艺术价值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尹明五运用复杂化的再现单三结构、复调手法对东北民歌《摇篮曲》进行二度创作。为了音乐形象的需要,又在原有民歌曲调的基础上对衬词衬腔加以修饰,使人感觉既熟悉又新鲜。不仅如此,作曲家在节奏节拍方面也做了适当调整。东北民歌的节拍多以2/4拍和4/4拍为主要拍号,原民歌《摇篮曲》属于二拍子,尹明五改编的合唱作品属于四拍子。二拍子较为对称,四拍子较为抒情,具有歌唱性和静谧的音乐氛围。但是相比之下,四拍子更能够营造安静祥和的氛围,突出音乐情感[4]。
《摇篮曲》作为一种重要的音乐体裁,也倍受西方作曲家的青睐,著名的有舒伯特的《摇篮曲》、勃拉姆斯的《摇篮曲》、理查·施特劳斯的《摇篮曲》等等。它不仅是母爱的象征,也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不同审美情感的一种重要体现。20世纪以来,西方的思想、文化传入中国,随之而来的还有西方的音乐作曲理论以及各式的西洋乐器。此后,中国的作曲家们就在西方音乐理论体系民族化和“西器中韵”[5]的创作道路上不断探索。仅一首东北民歌《摇篮曲》就被多位作曲家进行各种形式的二度创作,如朱践耳的钢琴作品《摇篮曲》、张湧的大提琴曲《摇篮曲》和徐占海改编的无伴奏女声合唱《摇篮曲》等等。
无论是哪种表现形式的《摇篮曲》,其作用都并非只是哄孩子睡觉的小曲,最重要的是通过这种音乐体裁、表现形式抒发作曲家内心的真情实感和弘扬中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在为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为欣赏者带去视觉与听觉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