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科研经费会计核算影响分析

2020-12-23徐瑜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0年12期
关键词:科研经费政府会计制度会计核算

徐瑜

摘要:随着我国政府部门职能转变、政务公开等工作的不断强化,政府会计制度不断改革和创新。本文通过分析高校会计制度下科研经费会计核算存在的收入确认不合理、混合成本难以分开、固定资产未计提折旧的问题,总结对比新政府会计制度在科研经费收入确认、计提项目间接费用或管理费用、购进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改变,探讨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高校;科研经费;会计核算

一、引言

新政府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实行前,我国高校采用的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高校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旧制度”),但是,旧制度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新形势,会计信息披露新需要。2019 年 1 月 1 日起,高校开始施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不再实施《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这对高校会计核算带来巨大的影响。

科研事业收入作为高校财务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会计核算至关重要。旧制度在反映财务数据完整性、及时性上存在一定局限性。相比而言,新制度扩大了政府资产负债核算范围,完善了固定资产管理,调整优化了预算会计内容。新制度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结合更好发挥了政府会计职能,实现了对政府会计主体财政资金的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的反映和监督,加强了预算管理、财务管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果。

二、旧制度下高校科研经费会计核算存在问题

旧制度下实际收到与支出时就即时记账,导致部分业务过于关注资金最终金额,缺乏对现实业务的判断,难以有效反映经济实质。

(一)收入确认不合理

旧制度下对于科研经费收入确认,发生实际收付款事项时,计入科研事业收入与支出,与实际发生情形难以一一对应。对于时间跨度较大的科研项目,未发生与之相关的活动,在收到款项时就确认了收入,这样处理无疑是虚增了当期收入,不利于反映高校实际真实的财务状况。对于签订项目合同,按进度或者按时间发放款项的科研项目,研究经费开支时间就未必能与发放时机契合,从而出现预开发票的情形,需要先其他项目借支,在以后会计年度,即实际收到账款时,再予以冲抵,此时需要筛选票据,核对调整相应项目余额,这无疑加大了财务人员的工作压力。

(二)“混合成本”难以分开

对于高校承接科研项目,需要按一定比例从科研项目收入中提取项目管理费或间接费,按提取金额进行账务处理,但是对于实际发生的科研活动的间接成本,即水电费、实验室发生的费用等“混合成本”在科研支出中的分摊没有相关要求,没有进行明确的分摊,在实际操作时,全部与科研人员、后勤人员薪酬计入对应的支出,这样使得项目发生的间接费用与高校的教育事业支出混为一体,不仅虚增了教育成本,还无法体现真实的科研成本。

(三)固定资产未计提折旧

旧制度下高校运用科研经费采购固定资产一次性计入费用,在以后年度计提折旧时,运用“非流动资产基金——固定资产”科目采用虚拟计提法进行折旧,不包含到当期成本费用中,也不在反映在预算报表中。通过该方法,无法了解到单位固定资产的实际运行成本,也不能很好地反映固定资产本身的新旧程度以及其净值。同时,由于折旧信息对行政事业单位意义不大,在实际工作中,有的高校未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仅按照规定在资产管理系统计算折旧,没有登记入账。

三、新制度高校科研经费会计处理

新制度结合权责发生制,解决了旧制度下科研经费部分业务难以全面反映经济实质会计核算的问题。

(一)收入确认

与旧制度相比,新制度下对高校承接科研项目收入确认时点做出明确区分,加入预收与应收处理,对科研事业收入按合同完工进度确认收入。在新制度下,财务会计在实际收到科研经费或者涉及预开发票业务时,当时并不确认为收入,而是按照预收账款处理;预算会计则在收到款项时计入“事业预算收入”。如果一项科研项目不是一年期项目,按要求需要报送月报和季报,单位也可以选择按年处理[4]。当每年末或者项目结束时,财务会计需要将预收款项转出,确认其为当年项目收入,预算会计不做处理。

(二)计提和使用项目间接费用或管理费用

与旧制度会计处理比较,需要明确的是科研项目间接费用和管理费主要为了补偿项目承接方为该项目实施所发生的间接成本。针对在未发生时,间接成本无法直接分摊至具体项目的情况,新制度引入了“预提费用”科目,“预提费用”是指应由受益期分担计入成本对象的成本费用,而以后月份才实际支付的费用。计提后,统一由单位财务安排管理。同时通过“项目管理费及间接费用”进行明细核算,对于涉及资金收付业务采用计“事业支出”,做预算会计处理。

(三)购进固定资产会计处理

新旧制度在固定资产取得时对于其成本的计价并无太大差异,加入预算会计处理,能够更好的体现购入固定资产的资金来源及组成,对固定资产的后续处理提供了重要支持。在计提折旧的过程中使用实提折旧的方式,在固定資产的用途基础上,将折旧费包含到当期成本费用,反映到财务报表中,有利于客观真实地反映单位固定资产的实际运营成本,更有利于合理高效的管理单位资源。

四、新制度高校科研经费会计核算难点

(一)完成进度确认方法选择难

为确认项目收入,新制度下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采取累计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占合同预计总成本的比例,已经完成的合同工作量占合同预计总工作量的比例、已经完成的时间占合同期限的比例、实际测定的完工进度的方法来选择合同完成进度进而确认收入。一旦做出选择完成进度确认方法就不能随意变更。但高校中由科技管理部门负责制定项目管理办法,控制项目完成进程,财务部门人员负责对实际开支登记入账,两者缺少有效沟通,难以有效选择适用于项目本身的完成进度确认方法,进而导致收入确认难。

(二)新增固定资产折旧和摊销会计处理

旧制度虽然在原则上要求高校要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和摊销,但由于缺少具体细则,多数高校并未严格执行。新制度实施后,需要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和摊销,但高校科研经费金额较大,所涉及的固定资产数量较多,其剩余使用年限不好确定,种类繁多、存放地址多等问题都加重了日常管理清查工作。由于旧制度下高校往往未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从购进固定资产直到报废都保持购入时的价格,故高校应当遵循新制度折旧年限规定,根据固定资产性质和实际使用情况,合理确定折旧年限,这极大的考验了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

(三)会计核算难度加大

在收入确认、计提项目管理费用或间接费用、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处理时,加入财务会计核算,对预算会计标准化,需要财务人员对业务流程和制度有相当的熟悉程度。尤其是面对高校承接科研项目时开支需要与项目对应,报销时需要财务部门加强对各院校上交项目报销单据、证明材料等进行初步审核,确保单据的完整性与真实性才可以做账务处理,极大考验了财务人员专业能力。

五、新制度高校科研经费会计核算建议

新制度在解决旧制度存在不足时,使高校科研经费会计核算在实务中面临一些难题。以下是对高校落实政府会计制度的几点建议。

1.加强人员培训。新制度的实施,要求财务人员要同时掌握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记账原则以及账务处理方法,面临新旧账户的转换、财务系统更新、信息一体化处理、账户报表生成等问题,增加了工作难度,对财务人员专业知识和职业判断能力、综合素质等要求大大提升。因此,财务部门应该有计划地组织人员培训,财务人员应尽快熟练掌握新制度核算方法,有效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水平。

2.加强各部门合作。在科研经费会计核算过程中,需要合理选择合同完成进度确定方法。高校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做好前期調研工作,从四种合同完成进度确定方法中选择与科研项目相适应的方法。同时由于新增折旧和摊销的处理,也需要各学院各部门协同合作,理清固定资产问题。这就需要财务人员与校方人事、科技、合同、固定资产管理等多个部门合作,对项目本身有一定的了解,需要承接项目类型参与制定项目管理办法,加强各方教育理解项目管理方法具体内容,串联科研经费资金的流动轨迹,明确科研经费的来源与走向。

3.加强信息化建设。单位要积极与有关方面多探讨如何制定综合解决方案,和财务系统软件供应商座谈,力求尽快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可以通过提前设定账务处理规则,对于送检接受扫描的凭证由计算机扫描判断是否需要进行预算会计账务处理,在财务人员输入财务会计内容时即时做出反映,然后由计算机批量进行相应预算会计的账务处理,可以极大的降低财务人员工作压力,进而有效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政府会计制度编制委员会.政府会计制度详解与实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

[2]吴林.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科研经费会计核算的探析[J]. 商业会计,2019,(02):58-60

[3]赵琳.浅谈新会计制度背景下高校科研经费核算问题研究[J].财会学习.2017.(17): 92-93

[4]林海云.政府会计制度疑难问题深度解析[J].商业会计,2019,(01):8-12

[5]陈儒刚.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中疑难问题的会计处理及解析[J].财会研究,2019,(12):35-40

[6]周兵.新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特点及处理[J].财务与会计,2019,(09):64-65.

[7]财政部.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S].财会[2017]25号

(作者单位:东华理工大学)

猜你喜欢

科研经费政府会计制度会计核算
涂料企业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
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探析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
地勘单位会计核算管理相关问题及措施
关于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
以政府绩效评价为导向的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政府会计制度》模拟测试探究
《政府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的问题及改进
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完善政府会计制度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