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峨山彝族花鼓舞
2020-12-23许宁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峨山彝族花鼓舞在长远的发展过程中,从祭祀走向娱乐和表演,其功能和意义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进而提出彝族花鼓舞的保护和传承。
关键词:花鼓舞;丧葬仪式;娱乐性;传承保护
峨山彝族自治县地处滇中腹地,是中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县,境内居住着彝、汉、哈尼、回、蒙古、傣、白、苗等27个民族,彝族是峨山的主体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56.6%。勤劳的彝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彝族文化并形成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不同程度的反映了峨山彝族的历史传统、生产方式和文化生活。彝族花鼓舞是峨山彝族优秀文化的代表,主要流行于峨山甸中、塔甸、富良棚、大龙潭、岔河等山区乡镇。2006年峨山彝族花鼓舞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为《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从此峨山彝族花鼓舞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野,也被更多人所熟知。
一、丧葬仪式上的花鼓舞
花鼓舞在彝语中叫做“者波必”,最初是丧葬时跳祭祀性乐舞时使用的一种舞蹈形式。其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其间的跳法、唱词都有相应的规矩。“彝族民间丧葬仪式上,在出殡前夜孝子孝女们必须在毕摩的带领下,在锣鼓家什伴奏下,逆时针绕棺跳《笃慕罗思则》,意为为死者亡魂踏平归祖路上的尖刀草,以使亡灵顺利归祖。”按照彝族民间丧礼传统,死者去世,丧家需自请一支花鼓舞队,死者外家需请民间花鼓舞队等前去吊唁。葬礼的重要环节都有花鼓舞队的出现,如守灵夜要唱跳“扫堂调”,唱词悲伤凄凉;闹堂结束后由丧家主队带头按班辈大小排序做“大联合跳”;出殡前由丧家花鼓舞队起头各花鼓队依次在灵堂前跳《送丧调》;拴棺仪式时,丧家自请花鼓舞队起头,引领其他花鼓舞队组成螺蛳转阵型逆时针、顺时针各绕棺三圈后,轮流在棺材前跳“拜四方”套路;送葬队伍来到村口献祭完,花鼓舞队要以螺蛳转套路送灵,接着依次在棺前拜跳;棺材放入坟坑时,所有花鼓舞队必须保证锣鼓不停。
近年来随着殡葬改革的推行,丧葬的古老习俗也在改变,将死者火化后直接埋入村里的公共墓地,农村跳花鼓舞的越来越少,作为葬礼上承担“驱鬼”“安魂”“送灵”功能的花鼓舞面临挑战。云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黄龙光认为“随着2017年3月1日起峨山彝族自治县全面推行殡葬制度改革,作为彝族花鼓舞原生展演、传习时空的传统丧礼已消失,彝族花鼓舞‘送灵归祖的原生功能也随之丧失,彝族花鼓舞背后的民间花鼓会组织及其功能也将发生转变,转向作为纯粹艺术形式审美的各类现代展演成为彝族花鼓舞未来发展的趋势。”
二、节日中的花鼓舞
随着社会的发展,花鼓舞的传播日益广泛,越来越多的人跳花鼓舞,人们在咪噶哈、开新街、上新房、火把节的时候也跳花鼓舞,这时的花鼓舞有了表演和娱乐的性质。
咪噶哈是峨山彝族一个大型春祭仪式,人们认为咪噶哈不仅能带来风调雨顺、丰年丰产,且促进人自身的增殖增福。毕摩在咪噶哈神树前念诵祭祀辞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后,花鼓舞队即面向神树跳“拜四方”等套路,接着在祭场跳大娱乐,娱神娱人。
开新街是每年春节后的第一个街天,意味着新的一年开始了,人们在这一天购买农用物资和家庭日用品,各村各寨群众身着节日的盛装,集中到街子舞龙、跳花鼓,祈求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平安吉祥、健康如意。上新房时跳花鼓,意为驱魔除妖,祝愿主家顺利平安、招财进宝、家道兴旺。
三、文化展演中的花鼓舞
近年来经过很多花鼓艺人的改良,花鼓舞逐渐发展为一种表演舞台艺术,在全县、全省、全国的文艺表演中演出。通过不断的走出去表演,不仅促使花鼓队成员们积极学习提升表演水平,还彰显了彝族花鼓舞的无限魅力,向外宣传了峨山彝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花鼓舞从祭祀舞蹈走向群众广泛参与的具有娱乐性、观赏性的舞蹈,走向舞台的表演艺术舞蹈,从以前是唱词多跳的少到现在是唱词少跳的多,都体现了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中传统民族舞蹈多元化的走向和形态变迁,其功能和意义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四、花鼓舞的传承保护
花鼓舞的套路指的是由一系列规定动作组成的一套动作,一场花鼓舞可以由多个套路组成。但是各种套路所代表的含义和出现的场合,却有着相应的规矩。花鼓舞据说最早有70多个套路,其中部分套路、动作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渐渐消失。秉持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1987年峨山彝族自治县民舞集成办公室编《云南省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峨山彝族自治县资料集》,共搜集整理35个套路。这是首次对彝族花鼓舞进行专业调查、整理的书籍。2006年塔甸政府组织拍摄制作了花鼓舞光碟《花鼓飞花》,动态复原了《云南省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峨山彝族自治县资料集》中的套路,具有很强的舞蹈艺术价值。未来应继续做好彝族花鼓舞的基础性调查,系统整理彝族花鼓舞套路、动作、唱词,完善彝族花鼓舞档案。
2006年举办彝族花鼓舞学术研讨会,出版论文集《花鼓舞彝山—解读峨山彝族花鼓舞》。2016年峨山彝族自治县县委、政府主办了首届中国彝族花鼓舞传承与保护学术研讨会,出版《首届中国彝族花鼓舞传承与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7年继续举办第二届中国彝族花鼓舞传承与保护学术研讨会,出版《第二届届中国彝族花鼓舞传承与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连续举办的中国彝族花鼓舞传承与保护学术研讨会是高规格的學术会议,邀请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各大院校的专家学者们以及部分彝族毕摩、彝族花鼓舞传承人代表参加,专家学者们的研究发言主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思考、彝族鼓舞源流、彝族花鼓舞内涵、彝族花鼓舞的功能、彝族花鼓舞的传承与保护等方面,对彝族花鼓舞的全面深入研究具有重大学术意义,对当前彝族花鼓舞的传承与保护具有较强现实指导意义。
彝族花鼓舞套路繁多,需经师傅传授动作套路和表演程序,必须专门学习才能掌握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是要确保其生命力,作为峨山彝族花鼓舞的传承人,掌握并承载着花鼓舞的知识和技艺,同时肩负着开展传承工作的重任。花鼓舞的传承方式主要为社会性群体传承,有少部分家族传承。在甸中、双江、富良棚、大龙潭、塔甸的主要村寨中有稳定的社会传承谱系。
彝族花鼓舞来自民间,直接反映了彝族人民的生活经验,在生活中有着强大的群众基础。早在2007年,塔甸中学、中心小学开始将彝族花鼓舞,整合进校园活动和课间操,一经推广受到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这个尝试不仅可以让缺少运动的学生活动起开,增进身体健康,还丰富了校园文化,让学生们认识到彝族花鼓舞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热情。但因为目前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课业负担重,学习压力大,要将花鼓舞作为中小学生健身或娱乐性舞蹈纳入素质教育范畴,进入校园文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与文献
[1] 黄龙光 《民间仪式_艺术展演与民俗传承》,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第63页。
[2] 黄龙光 、杨晖 《彝族花鼓舞的历史源流、主要特征与多重价值》,《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第27页。
作者简介:许宁,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云南新平,出生年月:1976年9月3日,学历:本科,工作单位:玉溪市博物馆,职称:文博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