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体育教学课堂指导策略初探
2020-12-23陆芳
陆芳
摘 要: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教师在活动中成为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为了帮助教师解决教学实际,改善幼儿体育活动开展的有效性。通过日常体育教学课堂的实践经验,我运用了多种指导策略,其中有适应性、情景式激发兴趣、个体差异性等指导策略,收获的效果显著,可以帮助提升教师的教学指导策略。
关键词:提升;体育课堂;指导策略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教师在活动中成为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由此可见,教师在组织活动时,扮演的角色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在日常体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教师们的指导策略上存在着一些问题:
案例一:某教师在开展大班体育活动《下冰雹》活动时,活动组织随意,缺乏目标性和计划性,还忽略了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力特点、个体差异和孩子们的兴趣点。教师对幼儿需要发展哪些能力也不明确,没有及时调整对幼儿的引导方法,这种“放羊式”的户外活动大大降低了幼儿的活动质量。假设:教师有预设活动目标,环节中增加些幼儿间的互动、小组闯关等游戏,可以激发幼儿主动参与运动的兴趣,并且能达到预期的动作发展目标和增强幼儿的体质。
案例二:在《小马过河》的体育活动中,教师为了让活动组织有序,在预设活动时,并没有设置较多较复杂的环节,以至于在活动中出现:情节单一,缺乏挑战性和趣味性。如:在小马怎样过河时,投放的障碍物有局限,场地也不够宽敞。还有在越障碍物时,跨过去和钻过去没有难易程度,我们看到的是幼儿能很好的掌握并完成。这时,老师可以及时的调整难度和增加不同的障碍,来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发展和整合多种运动方法进行趣味性游戏。
由此可见,教师在日常体育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有效的教学指导策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会直接影响幼儿对户外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而且还会阻碍幼儿自主性和创造力的发展,在体能的锻炼上也缺乏有效性。那么,教师该如何有效的组织幼儿开展户外体育活动,是随意放任还是过多干预,或是提高教学指导策略……为此,结合教学实际情况,针对如何提升教师的课堂把控能力,提升教师的教学指导策略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加强教师的业务学习,针对性的探讨有效的解决方案
多阅读相关“幼儿园体育活动”的指导书籍,多观看学习关于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课件及其优秀的体育活动案例,从而可以进行多元化的学习和了解每个年龄段的幼儿年龄特点和动作发展要求。结合本班幼儿的体能特点和兴趣点采取有效的指导策略,做到事半功倍。例如:在《幼儿园阳光体育》一书中讲到:体育活动的开展要具有科学性(有阶段目标、月目标、周目标)、趣味性等。这些好的指导策略都是值得很好借鉴和学习的。
开展读书分享会,结合自己的从教经验的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通过观点的碰撞和指导方法的积极交流,起到相互学习和促进的作用。在交流中发现相同年龄班,不同班级的幼儿动作发展水平也可会存在个体差异,如:××班幼儿的攀爬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度上有很好的发展;××班幼儿在投掷动作的协调和规范上有较好的表现等。为此,教师通过读书分享和自身经验的牵引与交流,能有效的促进教师间相互学习和获取经验,是值得极力推广的。
二、设置各类情景,开展模拟课堂
(一)适应性指导策略
在幼儿园里,每个学期都会添置或自制许多适合各年龄层的运动器械,但应该怎样才能有效的发挥它的作用呢?教师的适应性指导策略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首先,在材料的选择上和场地的布置上,要考虑到是否是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如:在设计大班体育活动《有趣的沙包》时,沙包的大小、投放的数量、场地的空间大小,以及轮胎等的投放,是需要活动前就计划好的,充分的课前准备及适宜的丰富器械的投放,能更好的发挥运动器械的功能性。
此外,《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十条也曾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教具、玩具。”我们在班级公共区设立废旧材料收集箱,家园共同收集生活中的各类废旧材料,如奶粉罐、旺仔牛奶罐、软水管等。利用废旧材料,与幼儿一同制作多种户外活动器械,我们还充分发挥家长资源,一起进行自制运动器械。如:小马跳、弹弹球等;大量的自制运动器械投放于每日的晨间户外活动中,给各年龄层的幼儿增添了许多乐趣,这种适宜性多样性的自制运动器械投放,不仅有效的支持教师的指导策略,而且也丰富了幼儿的运动项目,通过多元的身体动作及体能的锻炼,幼儿的身体得到了全面发展。
(二)情景式激发兴趣指导策略
情景式激发兴趣指导策略,对于幼儿来说,很适宜。充满童趣的情景创设,不仅能吸引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而且能促进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起到自主游戏的作用。例如1:在中班体育活动《传递沙包》中,场地的布置,障碍物的投放,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设置适宜的层层“闯关游戏”,还配上音效,让整个活动“活”起来!幼儿通过体验不同难易程度的动作练习,一次次的挑战自我,成功感和幼儿动作的发展并存。例如2:在大班体育活动《疯狂的不倒翁》中,首先是准备了装有五彩沙子的高矮矿泉水瓶,幼兒第一时间会被鲜艳的色彩给吸引,同时,还设计了分组限时扶起或推倒物体的PK环节,挑起了幼儿的斗志,活动的专注性也得到很好的保证;整合大声数数、报数的互动环节,给活动增加了趣味性。情景式激发兴趣的指导策略是最适宜幼儿阶段的教学方法,需要靠不断的情景创新来吸引幼儿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三)个体差异性指导策略
每个年龄段的幼儿在动作发展和体能上都存在个体差异,怎样才能更有效的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呢?例如:在《小猪运西瓜》中,针对动作发展较好的幼儿,我们可以要求幼儿,如:加快运“西瓜”的速度,并控制在自己的运输道上,一趟可以多运几个西瓜;但针对动作发展较弱的幼儿,我们就要降低要求:如:只要能较平稳的将西瓜运到对岸就行,偶尔掉到地上,也可以继续在掉的地方接着往前运等等。
(四)层次性分组指导策略
层次性的分组投放器械,可以满足不同能力发展水平的幼儿需要。例如:在户外体育分组活动时,投放的器械很多,如:跳格子、顶沙包、打羽毛球、旋转球、流星球等等,幼儿可以自主的选择运动器械,进行分组活动。在体验的过程中,幼儿间有互动,还会自发的进行PK小游戏,看到同伴玩的器械有趣,也会进行自我调整,相互协商交换,会找到自己适合的和喜欢的运动器械进行体育锻炼。此外,在体育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设置环节也要循序渐进,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小组到整体等,针对不同的幼儿能力水平进行有效的指导。
(五)幼儿自主挑战策略
在《指南》精神的背景下,我们非常重视幼儿自主性的培养,它涵盖的范围很广。其中,在体育活动中,也可以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设计自主挑战环节,供幼儿进行自主活动。例如:在大班体育活动《青蛙跳荷叶》中,给幼儿提供宽敞的场地和数个跳圈,活动开始时,可以鼓励幼儿尝试探索跳圈的各种不同的玩法,并与大家分享,从而丰富幼儿对跳圈玩法的经验。探索的过程中,其中有一位幼儿想出了找同伴帮忙,一起合作跳到河对岸,紧接着,又有三组幼儿看到同伴合作成功也纷纷进行模仿。当幼儿探索成功后,可以建议幼儿自由选择伙伴进行小组跳荷叶PK游戏,以速度和成功率取胜。整个活动过程,教师可以适时的观察和引导,但不需急于介入,最后引导幼儿进行经验分享。自主挑战的培养适用于大班的幼儿,其中还融入了意志品质、合作、协商、交往等能力的培养,体现了教育的多元性。
(六)同伴互助式指导策略
在游戏中,有各种促进同伴互相帮助的好方法,其实也就是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如:当幼儿不小心碰撞到对方,或同伴碰到自己时,可以主动和对方握握手,表示和解,这样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化解矛盾,而且减少了幼儿告状想象。在以小组为团体的活动时,团队意识很重要,就有很多动作需要同伴间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例如:大班幼儿在玩套圈时,怎样才能很好的将套圈从头部套到脚上,再從手臂传给另一位幼儿(规则:不能用手),这个活动是需要同伴互助配合才能完成的。同伴间的互助指导,贯穿于每个体育活动,需要教师们积极正面引导,才能使幼儿的交往能力能到很好的发展。
(七)材料隐性指导策略
隐性指导策略大多数体现在体育材料的玩法、数量投放和指示标记上,使该器械材料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在不用教师一一讲解、指导的情况下,幼儿一看就知道该怎么玩,这样不仅锻炼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而且充分调动了幼儿的自主性、参与性。如:幼儿准备玩呼啦圈时,当你投放3个圈,幼儿就知道每次玩的时候,只能三位小朋友;还有在自由活动区投放用纸皮自制的小“坦克”,供幼儿钻爬时。一开始没有任何暗示标记,幼儿在钻爬的时候往往会偏失方向,从而爬到纸皮的外面,甚至幼儿就躲在里面躺着。后来,教师在纸皮“坦克”上进行了调整,并划上了许多“小手印”,这样幼儿就可以顺着手印的方向进行前行就不会偏失方向,而且增加了触碰手印的乐趣,小小的暗示,就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把握课堂目标要点,进行课后反思
每次活动目标的设计,需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动作发展水平以及锻炼的动作目标等多方面,来进行每个阶段活动目标的制定。在组织过程中,还需时刻关注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适时的调整,扎实有效的开展每次的体育游戏,让每位幼儿都得以身心发展。每次的课后反思尤为重要,它能有效的推进下一次活动目标的设定,以及及时发现幼儿的体能发展和大肌肉发展情况,并针对每位幼儿的体能发展进行纵向分析,有效的设置每次的体育课堂活动,从而更好的促进我们的体育活动在有效的指导策略下开展的有声有色。
参考文献:
[1]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年9月.
[2]国家教育委员会.《幼儿园工作规程》.1996年3月9日.
[3]玛利亚.蒙台梭利.《蒙特梭利教学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