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环境下初中数学教学的策略研究

2020-12-23王新芳刘尚旭

求知导刊 2020年46期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王新芳 刘尚旭

摘 要: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应重视运用信息化手段,借助信息技术来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信息化发展趋势,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

关键词:初中数学;信息化环境;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46-0021-02

引 言

信息化环境下,随着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中,调动了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教师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本文对此展开深入分析,阐述了信息化环境下的数学教学实践策略,希望能够不断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

信息化整合应以学科特点为依据。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1],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用不同的形式和符号语言来讲解教学内容。为了更好地结合信息化技术展开数学教学,教师需要深入思考,全面了解信息化技术,进而更好地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帮助学生提高抽象概括能力。

信息化的整合应建立在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信息化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更好地针对学生展开教学,运用信息化技术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因此,在信息技术和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特点展开相关教学[2]。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展示生活化的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进行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不仅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还要教师充分了解课堂教学的特点,合理地将信息化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中。但当前阶段,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仍以口头讲解和板书为主,没有合理运用信息化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需要借助动手操作,如果教师不能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不能合理地运用信息化技术,就难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分析

1.在教学方式上优化教学策略

(1)创新的网络教学

信息化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开展教学,将传统的板书教学转变为网络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3]。教师可以针对教学重难点内容,录制教学视频并上传至互联网,让学生自由下载视频并展开学习,进而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来进行自主学习,并让他们结合教师发布的导学案展开预习。

(2)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需要教师结合教学课件、音频、视频等内容展开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具趣味性[4]。多媒体教学能够更好地将抽象、枯燥的内容变得直观、有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进行“统计图”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制作相应的直立方图,并通过多媒体课件统计相应的数据,然后不断改变数据来调整直立方图,从而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数据的变化,进而明确双方关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信息化课堂教学

在数学教学中,信息化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教師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播放一些动画,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降低课堂的枯燥性,使教学内容变得简单生动,从而让学生在观看动画的过程中掌握相关教学内容,进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2.教学内容上的信息化策略

(1)创设科学的教学情境

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应围绕实际生活创设相应的情境,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

例如,在讲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太阳升起的视频,帮助学生了解直线和圆的关系。海平面是直线,太阳是圆,这样学生能够根据视频中二者的变化,归纳和总结出直线和圆的关系,进而达成课堂教学目标。

(2)增强课堂趣味性

信息化技术具备较强的互动性,为了更好地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一些教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信息化环境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

1.进行直观演示,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解较为抽象的知识时,通常会采取挂图或者在黑板上绘图的方式。这样的方式与纯粹的语言讲解相比,虽然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但教具具有不便携性,绘图时间较长,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展示相关内容,以增强教学内容的立体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教学不同的图形及不同图形的发展变化等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几何画板这一功能,向学生展示这部分内容。在教学四边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先绘制一个基本的四边形,之后通过拖拽变形,向学生展示不同的四边形,进而帮助学生归纳四边形的特点。

动态几何是初中数学的重难点内容,其中动点问题、平移、翻转问题等都是十分常见的考点。教师应借助多媒体设备讲解这部分内容,展示动态几何的变化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制作相应的课件,在课堂上用鲜艳的颜色标注出重难点知识,进而帮助学生提高对这些知识的重视程度。例如,在教学“三角形三线合一”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在大屏幕上画出?ABC及其内角A的平分线、BC边的垂直平分线和中线,之后拖动鼠标到点A,让学生观察?ABC和“三线”之间的变化关系。

2.有效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对初中数学教学而言,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教学的关键。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尤其是要利用数学思维,使学生充分锻炼解决问题、优化思维的能力。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搭建良好的思维框架,让学生遇到问题时主动思考,并学会适度地想象和知识迁移。例如,在教学几何图形的过程中,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展示教学内容,包括滴水成线,时钟上时针、分针绕一圈形成一个圆形等。这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印象,还能锻炼其思维能力。又如,在教学应用题时,教师要主动运用信息技术,创设逼真的问题情境。如轮船触礁是典型的应用题类型,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难点,教师可用多媒体画板将具体情况展现出来,并以动画的方式演示计算结果,从而帮助学生抓住应用题的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师还可以将应用题改成一题多解的模式,利用信息技术对比、分析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灵活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为其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3.运用微课模式,发挥学生主体性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微课成为教学手段的一种补充和完善。所谓微课,即借助信息技术,针对课程的重难点进行5~10分钟的讲解,帮助学生切实掌握教学内容。数学学科的学习难度较高,面对复杂枯燥的数学知识,学生难免会失去学习兴趣。而微课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让学生更为主动地学习。将微课运用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是较为常见的教学方式。许多学生缺乏良好、规范的预习习惯,不利于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因此,教师可以制作微课视频,并引导学生观看,使他们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以“勾股定理”的教学为例,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可以勾股定理如何发现、如何证明的内容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再将公式的运用和推导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最后设计一定的题目,让学生自主分析、完成,以考查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微课预习的学习效果及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结 语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技术能够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学生的学习特点,科学地制订更加完善的教学方案。这样做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应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积极开展教学实践和创新,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吕建虎.用“互联网+”助推初中數学核心素养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3):49.

陈建伟.信息化教学,引领初中数学生本课堂新革命[J].数学教学通讯,2019(32):46-47.

仇玉海.基于信息化环境下的初中数学函数教学[J].求知导刊,2019(44):8-9.

严保同.基于教育信息化下的数学教学瓶颈及解决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32):34.

作者简介:王新芳(1975.3—),女,甘肃永靖人,本科学历,中学中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学。

刘尚旭(1973.5—),男,甘肃永靖人,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信息化环境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析信息化环境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