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智慧课堂,激活初中数学教学

2020-12-23蔡长芹

数学大世界·下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智慧课堂初中数学策略

蔡长芹

【摘 要】 在新课改背景下,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教师要善于创建智慧课堂,引导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课堂,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步找到科学的学习方法,以实现思维、能力的发展。本文将结合实际,从互动、多媒体及生活化三方面阐述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 初中数学;智慧课堂;策略

何为智慧课堂?就是通过先进的智慧教育模式开展课堂教学行为。在新课标理念下,要能实现这一点,就要突出学生主体性,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其互动、交流、合作、探究,以此促进思维能力发展,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习惯。下面,我将从不同方面具体阐述智慧课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构建方法。

一、加强互动,深化交流

在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很有距离感,只限于课堂上的问答交流,而关于问题、知识点的沟通上缺乏交流,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教师获得真实的教学反馈,还会阻碍学生深度学习,最终妨碍学生思维发展,难以获得突破性发展。

有效的互动交流要避免出现形式重于实质的问题,确保真正融入学生中,展开集体性的交流、沟通。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对将要探究的问题充满期待。例如,在教学“概率”内容时,考虑到这一知识点与生活联系很密切,就可先创设一个有趣的问题情境:现在有这样一个游戏,一方先抛三个硬币,如果三枚硬币同时朝上或者同时朝下,那么抛的那一方就可获得10元钱,反之,就要交给另一方5元钱。了解这个游戏规则后,你觉得这个游戏公平吗?对于这个问题,学生有不同的想法,这时,作为学生“伙伴”的我建议他们实验操作一下。在巡视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很难成功达到“同时正面朝上”或者“同时正面朝下”,大多数情况都拿不到“10元钱”。这时,就可进一步引导,启发学生运用概率的知识揭穿这个游戏骗局,从而在生活实际中运用数学知识。

此外,教师还可借助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在拉近与学生距离的同时发挥其主体性,让其在数学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这样就能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让数学课堂充满思维活力。

二、巧用媒体,与时俱进

不同于小学,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如果只是单一地讲解,学生很难深入理解,还会影响其下一阶段的学习。针对这一问题,就要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将原本抽象、复杂的知识直观呈现给学生,以此激发学生思考。

在教学时,教师要借助多媒体增加學生与知识的接触面,让其在认知过程中有独特的感触,并在不断深入中提升综合素养。例如,在教学“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时,教师就可借助多媒体先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相似图形,在这一基础上,播放金字塔的图片与视频,随后提问学生:你知道金字塔有多高?对于这个问题,学生纷纷摇头,于是我播放另一个视频:泰勒斯用一根木柱立在金字塔的旁边,当木柱的影子和金字塔的影子长度相同时,就可直接测量地面上影子的长度,借此便可得知金字塔的高度。借助这一过程,学生对相似的数学原理有了初步的理解,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其中的原理,并且添加自己的想法,帮助其对这一知识点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无形中加深认知印象。在这一环节之后,教师可提出一系列的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结合例题引导理解,促进学生记忆,并尝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有很多,其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教学,还能突出学科自主性、开放性等特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以此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促使教学不断深入,达到预期效果。

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逐渐趋向抽象、复杂,但与生活仍然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利用这一点,在设计教学时,就可联系现实,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并且尝试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运用中深刻意识到学科的必要性、实用性。

在设计教学时,对于蕴含生活元素的知识点就可借助具体情境讲解。以“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的教学为例,课堂上教师可以先问学生一个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比较简单的问题:“同学们吃过拉面吗?你们知道拉面师傅在做拉面的过程中也蕴含着数学知识吗?请同学们想一想,一个体积为20 cm3的面团,如果将其做成拉面,面条的总长度y与面条粗细(横截面积)s之间有着怎样的函数关系?”学生不知该如何回答,因为还没有接触过反比例函数这一概念,于是教师引导道:“面条的总长度越长,那么面条的横截面积越……?”学生齐声回答:“越小!”教师说:“也就是说,面被拉得越长,就会越细。两者刚好是相反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成反比例关系。反比例函数的公式是y=,其中k是固定值,且不等于零。那么下面请同学们继续思考一个问题:张师傅手艺精湛,他拉的面条粗 1mm2,面的体积为20 cm3,面条总长是多少?”通过上面的题目条件我们知道面条的粗细就是横截面积s(面团的体积V=s×y),我们可以知道面条的总长y==20÷0.01=2000cm,也就是20m。该问题就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以帮助学生弄清题中各数量之间的关系,知道问题中的常量与变量。在学生计算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提醒学生注意单位的换算。

生活与课堂的衔接不仅能发挥学科价值,解决现实问题,服务生活,还能培养学生运用能力,让其在问题情境中发现问题、建立模型、运用公式并解决问题,以此发展学科思维,为长远的数学研究奠定基础,让其在数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潘乐毅.智慧课堂下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实践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30):90.

[2]孙潇桐.智慧课堂下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J].文渊(高中版),2019(5):604.

猜你喜欢

智慧课堂初中数学策略
浅谈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探究数学奥秘,创生智慧课堂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