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师角色实证研究

2020-12-23乔锟华

丝路视野 2020年29期
关键词:教师角色实证研究互联网+

乔锟华

摘 要:本文在立足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 对“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英语教师角色展开实证研究,并对教师角色的重塑与转变进行针对性的策略探讨,提出了可行性建议,旨在进一步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形成师生互动、共同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互联网+” 教师角色 实证研究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给高校英语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这种新型的时代背景下,教师的角色亟待转变。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是教学过程的掌控者和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教科书、黑板和粉笔是主要的教学手段。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丰富,他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了解最前沿最权威的信息,教师不再是唯一获得知识的途径。那么,作为信息化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主体,教师该如何改变过去传统的角色,重新审视自身的定位,从容地面对各种新角色的挑战,以建构符合时代特色的教师角色是目前十分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一、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

自教育部2004年1月颁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通知以来,“互联网”等多媒体手段辅助英语教学的新模式在全国很多高校实施和推广,由此而引发了外语界教育工作者从不同角度展开对“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师角色的研究。笔者通过梳理后发现,国内专家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视角:教师角色意识、教师角色定位、教师角色行为和教师角色影响因素等。许多学者能结合当前信息化时代特点,提出适时转变教师角色的必要性。另外,目前针对教师角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思辨研究上,相对而言,调查研究不多见。

国外有关互联网信息技术引入教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Nagata认为通过信息技术等多媒体手段参与第二语言学习,改变语言习得环境,教师从主控的角色转变为监管的角色。总体而言,国外学者在教师角色研究上表现出多元化特点。比德尔、佛兰德斯、迈克尔·威廉士和D.John Mclntyre等学者都是这一研究领域的典型代表。其中,D.John Mclntyre在他所著的《教师角色》一书中指出,教师所扮演的各个角色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互联网+”背景下教师角色的研究探讨正在逐渐展开,并已进入到更為本质的层面。然而,各方面原因导致了研究的诸多局限,这也为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留下了较大空间。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1.“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师对教师角色变化的认知情况如何?

2.“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认为教师角色发生了哪些变化?

3. 高校英语教师该如何应对“互联网+”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二)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华东地区某普通本科高校50名英语教师和2019级通信工程、计算机、电子信息、经济管理专业等155名学生。其中,50名英语教师和155名学生参加了问卷调查,参加问卷调查的10名教师和10名学生参加了访谈。本次问卷采取无记名方式。教师问卷共计发放50份,回收50份,其中有效卷为49份,有效率为98%;学生问卷共计发放155份,回收155份,其中有效卷为153份,有效率为98.7%。

(三)研究工具与数据分析

调查问卷和访谈是本研究采用的主要研究工具。

笔者在相关文献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对10名英语教师和10名学生进行了访谈。访谈分两类,一类是针对10名完成问卷调查的英语教师,另一类是针对10名完成问卷调查的学生。

教师访谈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认知,第二部分是“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对教师角色变化的认知,第三部分是高校英语教师该如何应对“互联网+”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学生访谈同样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互联网+”背景下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的个人观点,第二部分是“互联网+”背景下,学生对教师角色变化的认知,第三部分是学生该如何适应“互联网+”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通过教师和学生访谈,笔者对“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英语教师角色的现状有了初步了解。

在访谈的基础上,笔者设计了一套调查问卷。问卷采用里克特五级量表,选择项为五个等级,1~5分,非常不赞同为1分,非常赞同为5分。问卷用Cronbachs Alpha系数进行了内部一致性检验,显示此问卷有较好的信度。回收问卷后,笔者对问卷结果用SPSS19.0等软件进行了统计分析。

三、研究发现

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角色发生较大转变。从图1可见,教师普遍认同的角色分别是引导者、监督者和评价者,占比85%、78%和76%。所谓引导者就是帮助学生搜集、甄别与掌握有价值的信息,引导学生更好地开展自主学习,做到授之以渔。监督者则为检查监督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和活动完成情况。评价者就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并给予及时反馈以及教师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价和反思。另外,参与调查的近一半的教师认为在信息化时代,教师还应当担任协调者和参与者的角色,比例分别是46%和42%。现如今,学生关系更多是协作而非竞争。作为老师要承担起协调者的角色,努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成为社会上的有用之才。参与者,顾名思义就是采用平等对话的方式,教师将自己在教学中想要表达的观点和传递的思想传递出来,并亲身参与到英语知识的学习和英语文化的体验当中。通过与学生展开平等交流与合作探究的方式,构建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是教学环节中的控制者,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的人,但调查显示,仅有2%的教师支持教师仍应继续扮演控制者的角色。

图2反映的是在“互联网+”背景下,学生对教师角色变化的认知。在学生心目中,引导者,协调者和参与者三个角色占比最高,分别是82%,79%和73%,其次,部分學生还认为,教师应当是评价者和监督者,这两个角色所占比例为51%和35%,没有一位学生认同教师继续扮演控制者的角色。

通过本次研究,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

1.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产生了较大影响,教师角色应该重新定位。教师可以扮演各种新角色,如引导者,协调者,监督者,参与者和评价者等。

2.学生认为在“互联网+”背景下,英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多变化,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师角色有较大不同。

3.教师应该结合实际,采用针对性的策略,及时转变角色,以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的需求。

4.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将是教师更好地自我发展的趋势和目标。

四、讨论

针对目前“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师角色的现状,笔者认为教师角色转型势在必行,具体而言,提出以下几点策略:

(一)改变传统教学思想,树立符合时代特征的教学新理念

在“互联网+”时代,高校英语教师不应继续停留在只需课本就能授课的传统教学观念的阶段,故步自封,墨守成规,而应主动面对信息化时代带来的全新挑战,树立崭新的教学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能,尊重学生的个人思想,培养和鼓励学生的独立自主、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提升信息素养与教学技能

现如今,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很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高速发展的需求,作为高校教师,应该具有探索新兴事物,与时俱进的思想,紧跟时代的步伐,主动学习日新月异的现代信息技术,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及时更新知识体系,不断探索新型教学模式,熟练掌握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以更好地引导、监督、评价学生课前、课后各个环节的学习情况,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三)塑造新时代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在传统师生关系中,往往教师有着绝对的权威性,师生之间很难做到充分的沟通。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手段与学生开展平等交流对话,共同探究,并且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与帮助,使师生关系更加紧密、融洽,从而建立一种平等、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

五、结语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英语教师角色转变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它需要我们以观念为向导,以行动为准绳,采用切实可行的有针对性的策略和途径,从而使素质教育理念得到提升,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为师生共同进步,和谐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顾明远.对教育本质的新认识[N].光明日报,2016-1- 5(14).

[2]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Z].国发〔2015〕40号.

[3]雷丹,柳华妮.外语教师角色与教师生态位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5(3):59.

[4]李爽,张艳霞,陈丽.网络教育时代开放大学课程辅导教师角色定位与职能转变[J].中国电化教育,2014(9).

[5]刘爱楼.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型[J].中国成人教育,2016(14):93—95.

[6]王守仁.《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点解读[J].外语界,2016(3):5.

[7]文秋芳.“产出导向法”的中国特色[J].现代外语,2017(5):350,357.

[8]“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2):70—73.

项目名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YBJG201864。

猜你喜欢

教师角色实证研究互联网+
教师角色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及角色转换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的角色与教学行为
新媒体环境下多模态商务英语课堂教师角色定位
玉雕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认知语言视角下英语词汇多义习得的实证研究
实证分析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