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思考 重点倾听 理性表达
2020-12-23张育华符卷
张育华 符卷
【教学目标】
1.借助《列那狐的故事》一书,学会从文本中寻找论据立论观点。
2.把握辩论程序,学会辩证地思考、抓重点地倾听、理性地表达,初步形成思辨能力。
3.从辩论课堂走向思辨人生,学会辩证地看待事物,体会人无完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回顾文本·辩人物
1.自由讨论
同学们,我们用一周的时间读完了《列那狐的故事》,你认为列那狐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2.表达观点
学生自由表达观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综合全书,提炼观点。
3.小结提升
根据讨论,我们发现了列那狐的很多特点,如聪明、负责任、敢于对抗强权,这是典型的君子特质。同时也看到了它的另外一面,如狡诈、贪婪、欺负弱小、不信守承诺,这是典型的小人作风。那么,列那狐到底是君子还是小人呢?我们开展一场辩论。
【评析:小学生辩论时最容易走入辩之无物、内容空洞、无病呻吟的误区。张老师这一教学板块的设计就是为了给辩论赋予载体,在阅读整本书的基础上提炼、理解、运用,提取、归纳信息,通过探讨将列那狐的特性从书中的平面人物化为课堂上的立体人物。在讨论过程中,丰满对人物的理解,感知辩论的第一步——确立论点。在听与说的过程中,形成对人物的评价,感知辩论的第二步——寻找论据。】
二、走进赛场·辩主题
1.确立论点
正方:列那狐是君子 VS 反方:列那狐是小人
2.整理观点
(1)整理书中的观点与论据,生活中与之相关的事例,在本方小组内互享。
(2)正反双方辩手(含群辩)汇总信息,进一步完善本方观点。
3.展开辩论
(1)主席发言。
《列那狐的故事》一书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多的启迪,特别是主人公列那狐时而勇敢、聪慧,时而残忍、狡诈,时而勇挑重担,时而寡信轻诺。就是这样一个复杂的“人”,让人读之无不引发深深的思考。今天我们就以此来展开辩论。正方观点是:列那狐是君子;反方观点:列那狐是小人。
(2)双方辩手个性化介绍(2分钟)。
(预设:有人说辩论的女孩伶牙俐齿,其实不过是点到为止;还有人说辩论的女孩强词夺理,那我就来说说道理,我是正方一辩……)
(3)开篇立论 (2分钟)。
正反双方一辩立论陈词。(预设:亮出观点,说明理由。)
(4)攻辩(4分钟)。
第一轮,正方二辩提问,反方二辩回答,反方二辩提问,正方二辩回答。第二轮,反方三辩提问,正方三辩回答,正方三辩提问,反方三辩回答。个人单次回答和提问时间不超过30秒。(预设:最重要的是向对方有效提问)双方一辩做攻辩小结。
(5)自由辩论(5分钟)。
接下来进入自由辩论阶段,正反双方交替辩论,个人单次发言不超过30秒。(预设:抓住对方的话语漏洞进行反驳)
(6)群辩(5分钟)。
反方先开始。
(7)总结陈词(2分钟)。
正反双方四辩总结。(预设:强调观点,即时总结,再次表明立场。)
(预设辩论双方部分论点和论据)
正方:负责任:列那狐偷来的东西不是独享,而是带回家给亲人享用。比如,偷吃鱼后,它冒着生命危险,将死鱼串在脖子上带回家给妻儿吃。勇敢:敢于对抗强权,比自己强大的狮、狼、熊等动物,都是它抗争、嘲弄、奚落的对象……
反方:狡猾险诈:列那狐戏耍花猫蒂贝尔、大狼狗伊桑格兰,还用花言巧语欺骗狗熊朗伯,将其骗至农民家,险些使其被杀。贪婪:每次看见小动物,它那贪吃的本性就暴露无遗,比如看见车上装载的鱼,它就忍不住装死上车饱餐一顿……
4.麻辣点评
(1)点评整体表现。
点评嘉宾分别对双方的表现评点,评出获胜方。
①开篇立论: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言简意赅,推理清晰。
②攻辩:提问有力,回答干脆;逻辑严密,陈词流畅。
③自由辩论:提问直接,回答中肯;反应机敏,配合有序。
④总结陈词:整体明了,总结有力;首尾呼应,有感召力。
(2)点评优秀辩手。
点评嘉宾根据赛场实际表现,从六大方面综合评价辩手(含群辩),评选优秀者。
①观点明确,论据充足。
②论述流畅,逻辑严谨。
③发音标准,用词得体。
④提问得当,反驳精准。
⑤反应灵活,配合默契。
⑥仪表端庄,辩风良好。
5.赛后总结
本场辩论已经落幕,真正的辩论不一定是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是通过辩论,你学会了辩证地思考,抓住重点倾听,理性地表达。这才是辩论的意义,也是辩论的最高境界。
【评析:课标指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并结合日常生活和学习表现,综合考察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张老师以真实的辩论赛场景来设计,综合运用讨论、应對、转述、即席讲话、反驳等口语交际策略开展辩论。整个赛事,从辩手到点评专家均由学生组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辩论结束时,以具体的数据、现场的表现,运用麻辣点评的方式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提升。“群辩”环节的设置是创新,突破了常规辩论赛程序,使辩论会不仅是八个人的舞台,还是全体学生的赛场。】
三、联结生活·辩人生
1.聊辩论
经历了这场辩论赛,你有怎样的收获?
2.说辩题
为什么这个人物这么具有“可辩性”?
3.谈人生
我们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人?
【评析: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一切学习的原点必将回归生活。三個环节“聊辩论、说辩题、谈人生”让学生有言可发,言而有得。从辩论到辨人,目的是让学习更有厚度,不能光为辩而辩,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要蕴含于学习的始终。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这一刻相互交融,为日后的学习埋下伏笔。】
【总评】
这节课,真正做到了“品味辩论之旖旎,聚焦语文之根本”。
“辩论”是小学阶段最后一项口语交际任务,它将“讲述、应对、复述、转述、即席讲话、主题演讲、问题讨论”等口语表达能力融合于一体,考察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如何能巧妙地让学生形成这种能力呢,张老师的辩论课做到了。她从辩证地思考、抓重点地倾听、理性地表达三个维度展开教学,以阅读为载体、以学习共同体为核心、以辩论赛为组织方式,力求在真实的情境教学中,使学生掌握口语交际的综合能力。
一、聚焦阅读,让辩论有据可依
“有根有据,有的放矢”,是初步掌握辩论的关键。为了让学生会找论据,第一次的辩论,张老师以《列那狐的故事》一书作为载体,让学生根据辩题,通读全书,勾画要点。进一步让学生明白,勾画的要点就是论据,辩论时要借助论据丰满本方的观点。
二、聚焦生活,让辩论焕发活力
为了让学生保持兴趣,必须设置贴近生活的辩题。除了从课外书中提取外,还可以从课文中提取,比如“桑娜到底穷不穷”,更可以从生活中提取,比如“小学生该不该拥有手机”等。从前置学习到辩论比赛、从阅读文本到提炼信息、从个体构思到群体讨论,学生就在这种真实的交流、辩论、评价中产生学习的兴趣。
三、聚焦能力,让辩论伴随一生
“系统的思考,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思辨能力的形成,需要有引发思辨的环境。将大学生辩论赛的整套程序引进小学课堂,让每位学生都体会了一番辩论赛的紧张与妙趣。语文口语交际的综合能力“讲述、应对、即席讲话、问题探讨……”就在这种实实在在的辩论活动中悄然而生,“辩证地思考、抓重点地倾听、理性地表达”,这些交际习惯也会在不断的锤炼中慢慢形成。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龙岗区兰著学校/ 广东深圳市龙岗区平湖凤凰山小学)
责任编辑 张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