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课堂文化的构建摭探
2020-12-23陈方军
摘 要:如何让各种优秀的课堂改革方案与思想理念形成课堂文化,并能广泛推广与传承,是摆在新时代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课堂文化体现着教师的教育智慧,不仅关系着学生的学习,还关系着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文章从课堂文化的重要性、开源性、人文性三个方面对新时代课堂文化的构建进行探讨,以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
关键词:课堂文化;课堂改革;重要性;开源性;人文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34-0044-02
当前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各地学校和教科研部门纷纷推出自己的课堂改革方案,各种教学模式及教学方式精彩纷呈,力求向40分钟要质量。如何让各种优秀的课堂改革方案与思想理念形成课堂文化,并能广泛推广与传承,是摆在新时代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下面从三个方面对新时代课堂文化的构建进行研究。
一、课堂文化的重要性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课堂一端连接学生,一端连接着民族的未来,教育改革只有进入到课堂的层面,才真正进入了深水区,课堂不变,教育就不变,教育不变,学生就不变,课堂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地带。只有抓住课堂这个核心地带,教育才能真正发展。”可见,课堂改革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课堂改革其实一直都在进行着,但要真正让改革成果长久传承,就需要把课堂改革的优秀经验上升到文化的高度,形成课堂文化。课堂文化体现着教师的教育智慧,不仅关系着学生的学习,还关系着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因此,课堂文化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科研力量相对薄弱的学校来说,课堂文化的构建更是重中之重。
二、课堂文化的开源性
肖正德博士在《教学的文化研究:价值、进展与方向》一文中指出:教学的文化研究,即运用文化学的理论与方法来探讨教学现象或教学问题。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雷荣媚、陈红平在论文《中西方课堂文化差异小议》中指出:课堂文化是指在课堂当中教师和学生所共享的价值观、思维方式、信念以及行为模式等的总和。也就是说,课堂文化是在长期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形成的,一旦形成这种文化,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都要遵循,所以这是一个不成文的规范,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的一个体现。
不过,一种良好的具有传承性的课堂文化的构建,除了专家学者的研究之外,往往还需要一线教师、科研工作者甚至学生与家长的共同参与。课堂文化应该是开源性的,是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一种精神,不能是一套固定的模式,应该是开放性的,可以自由发展和开发的。
一些先进学校的课堂改革成果凝聚了无数一线教师及科研工作者的汗水和智慧,但如果将其照搬过来直接模仿使用,事实证明效果并不理想。而原因是他们的课堂改革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课堂文化,这些个性化的课堂文化是不能直接照搬的。别人的一盆旺盛的花,搬到我家来却逐渐枯萎,为什么?养花的文化不同。这就涉及课堂文化的开源性。只有认真研究众多的课堂改革成果,上升到课堂文化的高度,然后再让这种课堂文化“开源”,才能真正让改革成果发扬光大。例如,杨思中学、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文化方面的共同特点主要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如果把这种课堂文化的共性推广开来,在它的基础上开发、改进,再融入个性化的内容,就能成为新的课堂文化。这种新的带有共性的课堂文化仍然是开源性的,它可以指导我们形成每个地区、每所学校甚至每个教师的课堂文化,这样个体的教学改革成果才能得以共享和传承。这种共性的开源性的课堂文化,好像一个百花園,一线教师与科研工作者可以在里面“百花齐放”。
三、课堂文化的人文性
人文是指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课堂是学生吸取知识、锻炼能力的主阵地,是教师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场所,所以课堂文化必须注重人文性。
1.“人文”之“爱心滋润”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舞台,是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的阵地,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摇篮。在课堂上,维系师生关系最重要的纽带不是申斥与责罚,而是关爱。学生不是工厂的产品,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都是有情感、有思想的。作为一个从教三十年的老教师,笔者深深地感到:老师内心对孩子的“喜欢”或者“讨厌”,“鼓励”或者“鄙视”,学生的内心是能够感觉到的。很多时候学生学习的动力来自老师的潜移默化的情感感染。
冰心说:“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这是学生的潜能。”孩子是最渴望理解和关爱的,教师的“爱心滋润”是构建现代和谐课堂的重要基础,爱心也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就会滚落破碎,不复存在。学生的心灵,如同脆弱的露珠,需要老师的加倍呵护。一个时时充满“关爱”的课堂,才能真正唤起学生内心学习的动力,“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的点滴鼓励与关怀胜过千万遍训斥和惩罚。一个充满凛冽的寒风的课堂,不可能有百花烂漫的春天,人文的“爱心滋润”应该充分融入到课堂文化之中。
2.“人文”之“主动独立”
课堂文化要重视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学生应该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一堂好的课,要看留给学生多少主动活动的空间,采用了多少措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的能力。有时候获取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比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自主去获取知识,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培养学生的“主动独立”精神,应该成为现代课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方面,中外已经有大量的论著纷纷阐述理论和方法,并且可能每个教师也有自己因地制宜的方法,但始终遵循这种规律并不容易。这就需要让其成为一种文化,成为每一个教师的共识,才能让教师本能地去发展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才能让学生成为知识探求与学习的主要力量。
3.“人文”之“愉悦快乐”
重视学生学习的愉悦性,是人文课堂应该关注的重点之一。愉悦性原则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创设一种和谐的学习环境,尽可能利用有趣的教学材料,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状态下投入到学习之中,并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乐趣,轻松掌握知识。试问,有几个学生不希望自己能轻松地掌握新知识呢?古罗马诗人贺拉斯提出“寓教于乐”原则,就说明很久以前人们就非常乐意在愉快的环境中获取知识。不过,这对教师的要求还是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清楚自己的教学方案及体系,才能愉快地进行知识传授。学习其实是一件艰苦的事情,但是教师要让学生在探求知识的同时获得认知和探索过程中的快乐感受,这也应该成为现代特色课堂文化的重要内容。
四、结语
课堂文化体现着教师的教育智慧,不仅关系着学生的学习,还关系着学生理想人格的培养。一线教师和科研工作者要理解课堂文化的重要性、开源性、人文性,不断积淀,不断提炼,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逐渐丰富课堂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使模糊的课堂文化逐渐明晰起来,真正得以传承,进而形成更加优秀的课堂文化。
参考文献:
[1]肖正德.教学的文化研究:价值、进展与方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7(04).
[2]王娜.课堂文化氛围营造与教师文化身份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4).
[3]刘桂影,李森.论课堂文化的本真、结构与价值[J].当代教师教育,2012(03).
[4]朱熠,霍涌泉.基于学习共同体的课堂文化重建[J].中国教育学刊,2011(05).
Explor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lassroom
Culture in the New Era
Chen Fangjun
(Central Primary School of Deping Town, Linyi County, Shandong Province, Linyi 251514, China)
Abstract: How to make all kinds of excellent classroom reform programs and ideas form classroom culture, and can be widely promoted and inherited, is an important topic placed in front of educators in the new era. Classroom culture embodies teachers' educational wisdom, which is not only related to students' learning, but also related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deal personality.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importance of "brick jade" and "open source" cultur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open source" culture in the classroom.
Key words: classroom culture; classroom reform; importance; open source; humanity
作者簡介:陈方军(1972-),男,山东临邑人,中小学一级教师,从事新课程改革、课堂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