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蝶腭神经节联合普通针刺治疗突聋伴耳闷胀1例

2020-12-23陈燕宋红梅林俞利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8期
关键词:右耳左耳神经节

陈燕,宋红梅,林俞利

(1.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

0 引言

突发性聋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NHL,以下简称突聋)亦称急性特发性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突聋指在72h内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听力损失为非波动性,原因不明确,且至少2个频率听力损失 20 dB 以上[1]。近年来我国突聋发病率升高,有年轻化、高知化趋势。当前突聋伴耳闷胀者约占50%[2],临床观察各种类型听力下降的突聋者均有存在耳闷症状。目前尚无特效治疗突聋伴耳闷胀的方案;故治疗重点仍为改善患者听力,以糖皮质激素加血液流变血治疗(改善微循环的银杏类或降低纤维蛋白原如巴曲酶等)。但临床上对突聋的具体疗效并不确定;因此探索具体有效的改善、治疗突聋伴耳闷症状的治疗方法迫在眉睫。

1 病例

患者,女,50岁,2019年12月3日初诊。主诉:眩晕呕吐伴耳鸣、耳闷胀感1-天。病史:患者于 2019年12月2日发怒/情绪激动后出现左耳闷胀不适,未予重视;3日凌晨2点即出现眩晕、视物旋转、恶心呕吐,伴持续性左耳耳鸣、左耳闷胀不适;闭目静止时眩晕稍缓,纳可,眠可,便秘(近4日大便未解),小便可。专科检查:耳:双侧外耳道通畅,双侧鼓膜完整,标志清楚。鼻:鼻腔粘膜色淡红,鼻中隔基本居中,双侧下、中鼻甲不大,各鼻道未见分泌物附着,鼻咽部未见明显异常。咽喉:咽部粘膜色淡红,咽后壁淋巴滤泡少量增生,双侧扁桃体未见明显肿大,会厌无红肿,声带未完整窥及。辅助检查:血常规、生化全套、凝血全套及小便常规未示明显异常。大便常规示:隐血(+)(考虑患者便秘,腹胀大便难解,灌肠后取大便标本送检后复查大便隐血阴性)。心电图: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范围。头颅CT:平扫未见异常。头部MRI:平扫未见确切异常。2019-12-04听力监测示:右耳高频听力轻度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左耳听力测不出、全聋;双侧鼓室图:A型。中医诊断:暴聋;西医诊断:突聋。住院治疗10天,期间予激素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抗炎(予静脉输注10mg qd,5天后减量为5mg qd维持3天后停用);银杏内酯活血化瘀;天麻素及甲磺酸倍他司汀对症止晕;阿普唑仑助眠,泮托拉唑钠护胃。出院前2019-12-10听力监测:右耳听力正常,左耳较入院时无改变。双耳鼓室图:A型。2019年12月12日查房患者目前病情稳定,眩晕呕吐明显好转,听力下降及左耳耳鸣、耳内闷胀不适未见明显改善,建议患者于门诊治疗。

患者于门诊寻求针灸治疗,每周5次。选穴以翳风(患侧)、听会(患侧)、耳门(患侧)、率谷(患侧)、瘛脉(患侧)、风池(双侧)、中渚(双侧),外关(双侧)为主。1周后患者诉听力无明显改善,左耳闷胀堵塞感及耳鸣症状未觉改善。2019-12-19复查听力示:右耳听力正常,左耳极重度聋,平均听阈约90dBHL。患者自觉症状改善不明显,故每周加用患侧针刺蝶腭神经节1次。患者诉针刺蝶腭神经节后有面部发麻、放电样感觉,出针后自觉耳闷胀症状明显减轻。因来回路途中声音嘈杂,患者耳闷症状时有反复。2019-12-27复查听力示:右耳听力正常,左耳中-重度聋,平均听阈约70dBHL。2020-01-06复查听力示:右耳听力正常,左耳中度听力下降,平均听阈约60dBHL。针刺蝶腭神经节4次后患者耳内堵塞感消失,患者自觉症状缓解,于2020-01-15复查听力示:右耳听力正常,左耳中度听力下降,平均听阈约60dBHL(较2010-01-06测听结果几近相同)。此患者经一月余针刺蝶腭神经节联合普通针刺后疗效显著,受损听力提高30dB以上。患者欲暂停针灸治疗;嘱患者畅情志,早休息,忌熬夜;合理用耳,避免接触嘈杂环境。

2 讨论

近年来,突发性聋伴随有耳闷出现率高。耳胀闷感作为突发性耳聋的常见伴随症状,首诊发生率为 40.2%-55.18%,患者通常表现为耳胀满感、堵塞感、压迫感,不少突聋患者的耳胀闷感可作为首发症状。突发性聋属祖国医学的“暴聋”范畴,又称“风聋”等,《灵枢·终始篇》提出:“少阳终者,耳聋,百节皆纵”。《诸病源候论》中讲到:厥气相搏,入于耳之脉,则令聋。从中医来看耳胀从症状命名,耳胀是指耳内胀闷堵塞感为主要特征的中耳疾病。病初起,耳内胀而兼痛,称为“耳胀”或“耳胀痛”;病之久者,耳内如物阻隔,清窍闭塞,称为“耳闭”。耳为宗脉之所聚,主乎听觉,属人之清窍。叶天士认为,窍闭骤作,其病因主要是“恼怒烦动”、“大声喊叫”、使“少阳之火陡起”、“少阳相火上郁”,加之季节更替,时邪随之侵袭,胆经之火或挟风温,或挟暑邪,或挟湿热,内外相合,上干清窍,蒙蔽清阳而致。耳为人体清窍之一,清窍功能正常,有赖于正常的清阳上达,浊阴下降,所谓“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若清窍为诸邪所侵,邪气窒塞耳窍,耳部诸疾随发。耳胀、耳闭病因多为邪毒滞留于耳窍,阻于脉络,并与脏腑虚损有关,多为虚实夹杂之证。中医治疗此症在辨证的基础上多辅以通窍开闭。

中医古籍对耳闷的记载也较早出现,而且针灸等传统医学疗法在治疗耳闷方面历史悠久,而且临床上针灸治疗突聋伴耳闷疗效确切针灸治疗突聋方面历史悠久,手少阳三焦经之翳风、耳门,足少阳胆经之听会、风池等腧穴位于耳周,针刺近部腧穴可有效的刺激耳廓周神经,激发耳部深层经脉气血;远部配中渚、外关等穴位可调整全身气血和调整全身脏腑气机。现代医学中突聋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可能的发病机制有病毒感染、内耳微循环障碍、膜迷路积水、毛细胞损伤、血管纹功能障碍、内耳血管痉挛、内耳血管栓塞、免疫性疾病等。现代医学认为针刺能有效改善耳内血管痉挛的状态,扩张血管,改善缺血缺氧状态,增强血液与内耳迷路间的离子交换,引起内耳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改善微循环,促进血液与迷路之间的氧气交换,有利于耳内病理进程的好转针刺同时具有“维持神经功能”的功能,针刺能阻止且减轻内耳毛细胞的坏死,可有效提高耳蜗机能,有助于听力的恢复。最重要的是针刺对听觉中枢的作用,能使其兴奋性增高,有利于与各级听神经之间联系及传导的恢复与建立。针刺的此项作用可有效解释临床上部分病人纯音听阈测定未有改善,但患者自觉听力明显好转的情况。

自李新吾教授报告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头面五官部位疾病以来,尤其在鼻科专家张罗教授在首部《中国过敏性鼻炎诊断的治疗指南》中推荐了针刺蝶腭神经节后;针刺蝶腭神经节得到了临床广泛展开和推广。我院应用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突聋伴耳闷症状明显减轻甚至消失的病例不在少数。目前此项技术主要的作用机制为蝶腭神经节其同时包含感觉神经、植物神经(其中含交感神经纤维及副交感神经纤维)是中枢神经系统 通过植物神经调节头面部血管和腺体的中转站[3]。针刺蝶腭神经节可以调整发生紊乱的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让过度兴奋或是过度衰弱的阴阳维持均衡,达成治疗的目标。针刺蝶腭神经节即中医、西医加以融合的一类治疗方式,借助中医一类治疗用具,穿透表层的经络穴位,深刺西医解剖位置中的神经节,且在治疗中感受到一穴多治的妙用。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统一整体,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尤其是高级神经活动-大脑皮层的机能调节,以保持机体的统一和平衡。针刺蝶腭神经节,其刺激可由感觉神经传入脑干,甚至大脑皮层,通过躯体内脏反射,以及神经、免疫、内分泌的整体调节达到改善病病理状态和临床症状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临床观察中,针刺蝶腭神经节可明显减轻突聋患者耳闷症状,短时疗效尤其显著;联合普通针刺治疗,有助于难治性突聋患者听力恢复。针刺蝶腭神经节技术在操作标准、以及安性等方面相对成熟,同时此技术有效率高,见效快,副作用小等优势。故此项技术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亟待临床推广运用,期望为改善突聋伴耳闷症状提供新方法和思路。

猜你喜欢

右耳左耳神经节
奇神经节介入治疗的应用进展
基于对背根神经节中神经生长因子的调控探究华蟾素治疗骨癌痛的机制
电针“梨状二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NPY、SP及神经节的影响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应用高压氧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用右耳听 记得更牢
用右耳听记得更牢
用右耳听记得更牢
左耳问题
左耳问题
凡高的左耳